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实践上,创造使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说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  相似文献   

2.
一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要保证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就必须把教育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育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双重调节,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运用。实现教育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计划与市场是必须和可以相互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加强计划管理。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计划体制和计划部门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辩证、精辟、科学的概括,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有关计划与市场经济思想为这理论的创立作出了突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规划了我国未来十年发展的蓝图,明确指出:“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这对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究竟怎样结合以及结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本文就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方式与条件,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邓小平同志在去年年初的重要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精辟论述.不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而且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管理二重性原理,进一步告诉人们.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也具有二重性.马克思对经济管理二重性的论述经济管理二重性原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他认为,凡是直接生产过程中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都具有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想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计划内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形式、计划与价值规律等问题,谈谈个人意见。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计划内容  相似文献   

8.
以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作为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实现方式,已成为全党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识之一。这一共识是经过长期探索,并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笔者认为,我党领导下的对经济运行机制实现方式的探索及与其有关的理论探讨,大体可分为计划排斥市场;板块式结合;有机结合论确立等三个阶段。系统地考察这三个阶段的利弊得失,将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进一步明晰和深化。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的。它一提出就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展开了长期的研讨。在这过程中,虽然我国相当部分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社会科学词典中都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经济规律,但在“一五”计划期间就有人提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根本不是客观经济规律。前不久,胡培兆同志也撰文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并不存在,它是斯大林的主观规律。之所以这些针锋相对意见交错并存,我们认为它首先导源于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有相似之处,这就是都需要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来调节经济运行、配置经济资源。在我国继续深化计划体制改革的今天,考察和研究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所推行的“经济计划化”,对我们开阔思路,更深刻地认识我国计划体制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论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也是深化改革、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九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指导下,计划体制改革在由以直接计划为主转向以间接计划为主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进一步推进计划体制改革,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更新传统计划观念,改革传统计划体制,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劳动力的安置上也必须做到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现在的情况是,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失衡,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市场供应失衡,劳动力的待业比重太大,带来了社会化生产与劳动力安置上的深层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既关系到待业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宁、稳定。笔者就劳动力的安置余量与分流问题谈点看  相似文献   

13.
计划与市场都是调控经济的手段各有其长,又各有其短,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并不存在根本矛盾。如何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今年年初的南巡讲话,回答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长期争论不休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他作了明确的总结:“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本文谈谈自己对这一重要论断的粗浅认识。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管理的现代的市场经济,它并不排斥计划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计划,仍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它既不同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又与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有本质之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经济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对于中国的改革究竟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体制,曾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曾提出了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讨论,接着十二大报告又提出了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原则,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应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和发展。党的十三大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是对上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随后十三届四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应该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自此,计划和市场如何结合,计划和  相似文献   

17.
当前正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以推动社会化生产的大力发展。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计划经济必须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经济也能够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实行结合,怎样把计财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得更好。要使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很好地结合起来,必须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早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的时候,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在这基础上产生的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存在,使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对经济实行计划指导。遵守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正确地安排社会主义再生产过  相似文献   

19.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即“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①这与社会主义历史上曾经或正在实行的经济体制相比较,无疑又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但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就已明确指出,十三大又再次重申“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②因此,我们认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是一种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必须实行的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及其特点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谈一些祖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