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易发来很有创意的2011十大儿童权利事件备选资料,我的遴选结果是: 1.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为解救被拐儿童建微博:“如果您走在路边,看到有乞讨的儿童,请您拿出手机拍张照片上传到微博,让更多的人看到,或许他们就是被拐儿童,或许他们的父母正在天涯海角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天使的眼睛     
小小的儿子拿着一本画册来问我:“天使为什么长着一对翅膀?”我说:“因为天使在传播爱,人间太需要爱了。”儿子想了想,摇摇头说:“不对,天使太小了,他做不到。”儿子又问:“他为什么要拿着箭?”我说:“天使的箭射穿两个人的心,他们就会相爱。”儿子又想了想,摇摇头说:“把心射穿人就死了,怎么去爱呢?”我惊讶地看着儿子,却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反驳他,因为这是他的眼睛从画面上得到的最直观的印象。但是如此直观的东西,大人怎么就忽视了?突然就想起一本书上说过的话:面对孩子的眼睛就是面对上帝的审判。在《皇帝的新装》里,指着不可一世的皇帝说“他没有穿衣服”的是一个孩子,而不是勇士。报纸上也有过这样的报道,某地发生了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将自己洗脱得天衣无缝,但是,公安人员拿出作案现场的一件凶器时,孩子马上说:这把钳子是我爸爸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这句话将爸爸送上了断头台,因为他是孩子。孩子眼睛里的一切,既没有主观臆测也没有人为虚拟,只有事实,连灰尘也不可能掺进去的真实。所以,我很害怕孩子的眼睛,它流出的不管是欢喜或者悲哀,都会让人的灵魂哆嗦。所以我固执地认为,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等等加在一起,也无法诠释现代文明的方...  相似文献   

3.
张立卫  马丽清 《大观周刊》2012,(32):213-213
捷尔仁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她才可以教育孩子”.我把它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也是二十多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灵魂.虽然这份工作辛苦责任大,但是看到小学生天天长大,由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癔到非常快乐。所以我把它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快乐自己,温暖孩子。  相似文献   

4.
曹林 《青年记者》2017,(4):19-20
看到一个段子,很有意思.布什说:“我们准备枪杀4000万伊拉克人和1个修单车的.” CNN记者问:“1个修单车的?!为什么要杀死1个修单车的?” 布什转身拍拍鲍威尔的肩膀,说:“看吧,我都说没有人会关心那4000万伊拉克人.” 段子本是调侃,却很有意思地表现了“媒体偏爱奇怪个案”的报道特点,用夸张的方式让人们看到了新闻价值认知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降生     
我老妈的肚子一天天大了,但大又不是很大,好多人都说不够大,又讲孩子一定很小. 我只知道那里面的妹妹是个很顽皮的娃娃,因为她特别爱动、爱转,我妈常吃饭吃一半,摸着肚子说又在转了,我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那肚皮果然在动,好像里面的妹妹在翻身、打拳.  相似文献   

6.
我承认,虽然工作已经八年多了,但是仍然很浮躁,至少对于《花开有声》这本书就是如此,现在想想都觉后怕,要不是看到那些“光环”萦绕在这本书,我很可能就此放弃了这个选题.毕竟,一个13岁的孩子能写出怎样惊世骇俗的文字呢?是贾平凹先生的题字,是曹文轩先生的序言,让我决定静下心来仔细看看书稿本身.  相似文献   

7.
朦胧诗人顾城于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激流岛用利斧砍死妻子谢烨再上吊自杀后,新闻媒介很是热闹了一阵。最近谢烨的母亲谢文娥悲愤地向《青年报》记者哭诉:“我们谢家的孩子被人杀了,看到的却都是同情杀人者的文章,这是什么道理呀!” 其实,许多文章对顾城还不仅仅是同情,更有一些简直是赞美。比如:说顾城杀妻,是因为对妻子爱得“太执著”;说顾城自杀,是一种“以身殉妻的忠诚”;至于“顾城之死”,则是“一种哲学”,“是一种艺术及审美方式”,“他的死也是在写一首诗”…… 对于顾城本身的是非,笔者不想再多说什么。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一些编辑,为什么竟让这类同情与美化杀人凶  相似文献   

8.
我9岁那年的夏天,父母的感情出了问题。暑假结束的那个晚上,我终于鼓足了勇气问父亲:“是您不爱妈妈了,还是妈妈不再爱您了?”父亲惊讶地看了我很久,低着头说:“孩子,都是我的错,我,我爱上了别的女人。”他的回答让我很愤怒,母亲既漂亮又能干,难道还有谁会比母亲更出色?  相似文献   

9.
“妈,我告诉您一件很恐怖的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烧死的人,真是恐怖。”这是消防员张虎在7月1日写给母亲的信。4个月后张虎成了他不愿看到的“面目恐怖的人”。 衡阳大火,使20个年轻的生命化成轻烟。这应该是1949年以来最为悲壮的一次消防战  相似文献   

10.
侯立颖 《大观周刊》2011,(6):184-184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的确,作为一个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出,又马上走回高中校园的“新老师”,我初出茅庐,没有精湛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日子,有一位很有名的人去世了,我在网上看到帖子后,认为是值得“传播”一下的“新闻”。刚好一个朋友打来电话,我迫不及待地对他说:“你知道吗?某某去世了。”“谁?”朋友很认真地追问一句。我说“某某去世了!”“噢,与我没关系,我以为他早就不在了  相似文献   

12.
周国芳 《青年记者》2016,(13):43-44
2月28日,作为齐鲁晚报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团队的一员,我第一个到达北京.去梅地亚中心拿会议请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培训,虽然距离两会开幕还有几日,但那时的我们早已进入媒体人的“两会时间”. 今年是我入职齐鲁晚报的第二年,很幸运,我参与了两次全国两会报道.与前辈们比,我是个初出茅庐的新闻“菜鸟”.2015年3月,我清楚地记得,一通电话打来:“明天晚上来北京,跑政协,没有证.”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4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倡议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团体,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推广活动,鼓励读者积极参与“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的征文活动.之后,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经过十年的时间,一个“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正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形成.同时,我们高兴地看到,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出版企业,正在积极有序地加入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行列中来,并且成为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的生力军,为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妈,我告诉您一件很恐怖的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烧死的人,真是恐怖。”这是消防员张虎在7月1日写给母亲的信。4个月后张虎成了他不愿看到的“面目恐怖的人”。 衡阳大火,使20个年轻的生命化成轻烟。这麻该是1949年以来最为悲壮的一次消防战  相似文献   

16.
陈朴 《出版史料》2003,(1):64-65
我是个爱读书爱淘旧书的人。在多年的淘书经历中,既有意外收获的惊喜,也有一时懵懂错过时机的悔恨。“文革”刚结束时,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线装旧书颇多,价钱也很便宜。一次看到一部木版的《越谚》,略一翻阅,便见到十分熟悉的绍兴家乡方言,但觉得书太破旧,纸张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两住女老师都是孩子的母亲.她们一定很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了让处于危险中的孩子能够继续享受母爱、让这些孩子的母亲能够继续爱自己的孩子,两住女老师义无返顾地选择成全孩子们的爱,放弃对自己孩子的爱,这是一种何等的大爱啊,她们又何尝不是爱之大神!  相似文献   

18.
“我爱你”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恋人之间一句“我爱你”,常常是情感升温的开始。夫妻之间一句“我爱你”,往往是爱情保鲜的秘方。游子遥望故乡一句“我爱你”,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父母对子女说一声“我爱你”,那是给孩子注入成长的“维生素”,或者是孩子事业成功的“催化剂”。然而,子女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那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刘云霞 《传媒》2015,(5):57-58
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我国历史的瑰宝,做好少数名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很有必要的.在民族文化逐渐消沉的今天,用一种新的媒介来传播它,是与时俱进的做法.《天籁之音中国藏族歌会》(以下简称“藏歌会”)以“中国爱”为大背景,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让全国观众对藏歌有了进一步了解,对藏族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服饰舞蹈等有了更深的认识.“藏歌会”沟通了藏汉文化,为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条件.“藏歌会”的成功举办使得藏族民俗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传播,同时也使得四川卫视的影响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得知《我爱我儿》作者刘嘉身为母亲,早就在自觉地探索如何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引领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很有一番体验,一种心得。惊喜、感叹之余,请求作者将那份原是伴随孩子成长的自然记录赐与我看。记得那一日,接到一叠誊抄清楚的给孩子的信——作者称为“母子心语”,我便迫不及待地一口气把它读完了,编辑的直觉当即告诉我,它可能成为一部非常不错的现代素质教育书稿。我也是母亲。当我把这些信一封封读给我十一岁的女儿听时,从她的眼神我看出了她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