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入21世纪文献信息服务的新轨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将是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信息快速传递的时代.信息是一种强大的竞争武器,谁拥有信息,谁就拥有财富和力量,拥有发展的主动权.信息将成为比资本更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传媒》2016,(4):6-7
@尹鸿: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我个人认为,当今电视必须符合网上扩散性的传播需求.电视传播应从过去一次性信息转变为再生产性信息. “互联网+”时代的电视发展,有5个关键词:第一是“粉丝”,广义的“粉丝”.为什么有“粉丝”,就是因为网络的特点,信息只有在网上更流通.同样一个节目,在不同的网站传播效果可能会大不相同.第二是话题性,在网络传播中,一个信息没有价值,但是集合在一起的信息有价值,这个话题性,就是互联网特别重要的传播途径.第三是争议性,在传播中也非常重要.第四是口碑,好的口碑,推动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新闻网有着比高校网站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大的影响力.它是互联网时代高校实现其自我信息整合和对外信息发布的重要窗口和工具,高校新闻网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因此,高校新闻网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益畅 《中国记者》2015,(4):45-48,10
互联网时代,信息过剩已成为常态,而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大众用于信息消费的时间始终有限,这使得包括新闻报道在内的所有信息,进入了买方市场时代。传统媒体要想从用户有限的信息消费时间中争夺份额,必须比以往更用心。同时,因为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传统媒体当前面临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传播力,即如何将报道快速、准确地送到用户手中、眼前;二是影响力,即做出让用户爱看、爱评论且乐于分享的内容和产品。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难题,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分析了当代信息社会(又称互联网时代)可能带给人类的各种新问题。作者认为,网络发展的任何一种趋势都是双刃剑,指出可能的负面影响比点赞正面影响更重要,纠正不科学的偏见认识更为可贵。向社会提出忠告、警告,是学界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电视台作为传播广,传播力强的传统媒介,是信息传递,信息传播的一种最有力的载体之一应该更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等特点;21世纪是依托互联网网络的发展的时代,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网络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速度、变化、危机",我们唯一的对策是"学习、改变、创新,电视台也是如此,为了能使信息更快更好更准确地传播给每一个受众,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所以建立电视台电脑网络系统对电视台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 数字阅读经历了互联网阶段,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是资讯内容的时代,是以"免费"为基本特征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是优质版权内容的时代,为知识创造价值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上网的代价很大,不但上网费很贵,电脑也很贵,网上支付条件不成熟,上网的局限性很大,因此真正的优质内容也比较缺乏.而移动互联网一出现就建立了付费的概念,手机短信每条两毛.但更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是随着智能终端的成熟和3G的普及而真正成熟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更迅速、信息载体更丰富的新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在这种情形下,传统媒体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创新,就会被市场所淘汰;传统媒体从业者如果不进行相应提升,也会被时代所淘汰.本文基于当前实际情况,介绍了传统媒体应如何应对,分析了相关从业者应如何对自身进行提升,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许晟  熊晓艳 《新闻世界》2012,(7):162-163
2010年以来,微博平台成为互联网最强大的应用,互联网随之进入微博时代。传统报刊在这个时代中,无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从信息的传播过程上看,需要更快速的信息发布与反馈机制;从分众传播来看,传统报刊需要利用微博的"虚假"名人效应;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则更有全能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杨洁 《新闻爱好者》2012,(14):45-46
从Web1.0时代到Web2.0时代是一个由专业IT人员创建互联网到非专业网民参与共建的民主化进程,也是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模式的创新过程。互联网Web2.0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其社会形态、信息生产、信息传播都与以往不同,互联网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在Web2.0时代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而这些变化也正影响着网络品牌广告的创意思路与策略的发展,网络品牌广告创意表现出平民化、个性化、隐秘化、互动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