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二语文新教材《左忠毅公逸事》,选自《方望溪先生全集》,是清初桐城派鼻祖方苞的作品。左忠毅公(1575-1625),名光斗,字遗直,明安庆桐城人。忠毅是他的谥号,公是对他的尊称。万历中与杨涟同举进士。任御史时,“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辇下(京城)震悚”。(见《明史》)后又办理屯田,在北方兴修水利,提倡种稻。天启四年(1624年),任左佥都御史。杨涟弹劾魏忠贤,他参与其事,又亲劾魏忠贤三十二斩罪。次年与杨涟同遭诬陷,死于狱中。弘光帝时追谥为“忠毅”。逸事,是指散失而没有流传的事迹。一般地说,记叙  相似文献   

2.
吕坤对明末社会贫富不均的批判及其“均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坤(1536-1618年).字叔衡.宁陵(今河南宁陵县)人.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历任知县、户部主事、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左都御史、刑部待郎等职。万历二十五年.上《化危疏》批评时政。由于建议未被神宗采纳.称疾去官。致仕后致力于学问著述.一坤刚介峭直.留意正学。居家之日.与后过讲习.所著述多出新意”。①去世后.赠授刑部尚书。著作有《去伪斋集》、《呻吟语》等。吕坤的经济思想形成于明朝末年。吕坤清楚地看到当时明王朝所面临的经济政治危机.由此出发.他广泛地议论了和维护封建统治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正>《金瓶梅》中的过场人物陈四箴,首先为台湾魏子云先生在论证时拈出,引起中外学人的注意。黄霖先生继之,在《金瓶梅成书问题三考》(载《复旦学报》1985年第4期,以下凡引黄先生语,均出自此文)文中,以此作为“成书万历说”的重要内证,言:……总的说来,《金瓶梅》中的人名确实多有寓意。因此《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五回出现的“两司卜府”中的“布政使陈四箴”这个名字就值得注意,因为它与万历年间的一大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当时的万历帝,贪于酒色财气,特别宠信郑贵妃,以致在册立太子问题上迟迟不下决断,颇有废长立幼(郑贵妃子)之意,引起朝廷内外不安。于是从万历十四年起大臣们围绕这一问题纷纷谏诤,连年不断。至万历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大理寺左评事(名隹)于仁上疏规劝皇上戒除酒色财气,并进陈有关酒色财气的“四箴”。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79页有一幅插图《孙中山手书同盟会纲领》(右图),有学生问我“毅生同志”是谁?我只能尴尬地说不知道,等回去查查资料。  相似文献   

5.
重论《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学者魏子云通过民国《吴县志》考证,否定鲁迅的《金瓶梅》初刻本问世于明代万历庚戌(三十八年)的权威论点。但魏的考证中存在三个问题。通过对清康熙《浒墅关志》考证,解决了魏的考证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从而彻底否定了鲁迅的权威论点。又通过多个考证,认定《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在万历四十五年冬到万历四十七年之间,从而提出了《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说”。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论语)十则》第45页注解.把“弘毅”解释为“刚强、勇毅”。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多家注疏都从“弘”与“毅”两方面诠释,即“心胸开阔,意志坚定”或“志向远大,意志坚毅”。不知教材舍“弘”取“毅”是何考虑?  相似文献   

7.
[民国]《台州府志》卷二二《选举》二转录[万历]《仙居志》所载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戊辰科进士有吴全智、樊蜚卿2人,其按语曰:“时钱镠称天宝,杨渥仍称天祐,安能假道吴国北应汴梁之试,颇为可疑。”言外之意似认为此2人为吴越自行开科所取的进士。其实,钱虽称天宝却又声称“奉中原正朔”,吴虽独立而当时尚未称帝,吴越境内的士人还是有可能赴汴京应试的。据《登科记考》卷二五,开平二年进士郑希闵、陈沆都是莆阳(今莆田市,当时属泉州)人;贞明二年进士何泽是广州人;贞明四年(918年)状元陈逖、天成二年(927年)状元黄仁颖也…  相似文献   

8.
王穀,字半江、汝璧,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王镐之孙、王洙之子。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举,隆庆五年(1571年)至万历二年(1574年)任福建漳州府海澄县知县。任内恪尽职守,励精图治,深得民心,先后兴建海澄县城、际留仓、养济院等,还参与修纂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他主持兴建的海澄县城被尊称为“王公城”。他离任后,获建生祠“王公祠”。吕旻《新建海澄县城碑记》曾述其宦绩,傅夏器为其撰《王公城碑记》,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崇祯《海澄县志》、嘉庆《台州外书》均有传。  相似文献   

9.
围炉静赏     
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阅读此书,正如一位老人坐在你面前,用沉稳的语调,将那些陈年旧事、浮光掠影一一道来。他的笔墨饱含深情,极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最早当刻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冬季至四十七年(1619)秋元,即所谓“万历本”,今已亡佚。今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当刻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秋冬之际,刻成于天启三年(1623),称之谓“万历至天启刻本”。《新刘绣像批评金瓶梅》为“崇祯本”,它以《新刻金瓶梅词话》本为底本,刻成于崇祯年  相似文献   

11.
涪陵北岩名胜点易洞因我国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程颐曾在此地点《易》而得名。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洛阳(今河南伊川县)人。年18,游太学,以《颜子所好何学论》名震当时,拜授学职。少时曾与其兄程濒学《易》于周敦颐,后同为北宋理学的中坚,“程朱理学派”的创始人,并称“二程”。程颐“力学好古,动尊礼法”,“用敬涵养”,“格物穷理”,创造了一种以“理”为本的哲学体系。他讲学达30余年,影响很大,因此.他的学派当时被称为“洛学”,一时学者风从。涪陵学者谯定本学《易》有师,“闻之洁衣往见,造诣…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选自《艺文类聚》(据中华书局影宋本卷七)。朱元思这个人不甚有名,乃至有些选本选这篇文章,把朱元思的“朱”误为“宋”。黎经诰《六朝文絜笺注》还说:“‘宋’,一作‘朱’,非。案宋元思,字玉山。刘峻有《与宋玉山元思书》。” 作者吴均,字叔庠,梁朝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西北)人。生于公元469年(宋明帝泰始五年),卒于公元520年(梁武帝普通元年)。出身贫寒,自幼聪慧好学,官至奉朝请。他曾因私撰《齐春秋》免官;后奉诏撰通史,未成而死。他的诗歌、散文多描绘山水景物,风格清新挺拔,曾得到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沈约的称赏,时人仿效他的文体,号为“吴均体”。至今有《吴朝请集》和小说《续齐谐记》流传。  相似文献   

13.
陈忱,明末清初湖州籍的小说家,字遐心,一字敬夫,笔名古宋遗民,自号雁宕山樵.据《光绪乌程县志》记载.他的先祖原籍长兴,后迁移到南浔镇,从陈忱开始定居于湖州城.他的生卒年代,由于缺乏资料,已不可洋考了,据他留下的诗歌作品,我们还可以推断他生活的大致时期.他在一首题为《九歌》的诗中曾说“我生万历时”“我今潦倒垂半百”,这首诗后自注为“壬寅初夏作”.有的说他生卒是1590—1670年(见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有的则认为他生得可能迟点,约1613年.(《辞海》)我个人意见是大约生于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卒在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以后.  相似文献   

14.
李之仪,字端叔,滴局太平站热时。因家临姑溪,乃自号“姑溪居上”。元丰进土,曾从苏武于定州幕府。哲宗时曾任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药房),徽宗初,提举河东常平,坐草范纯仁(范仲淹次子)遗表及行状。因其“过于复直,许蔡京意”,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久之,徙唐州,终朝议大夫。其祖籍为沧州无棒(今山东无棒),先祖仕于楚州后家山阳(今江苏淮安),父李颀,曾为小官,仕途不利。李之仪生卒年历来无考。仅从《姑溪集·跋东坡诸公追和渊明《归去来》引后》推断,他生于庆历六年(1046)楚州山阳。据《挥麈录》等书载,之仪“年八十而卒”,或云:“年八十余。”若以八十岁计,则当卒于宣和七年(1125),也有的认为其卒年是在宣和末年。以宋史》卷三百四十四李之纯传附)著作今存《姑溪居全文集》五十卷,南宋吴布编集,考订不严,有将唐诗误人者。《姑溪居士文集》后集二十卷,编者无考。 对李之仪晚节在当时曾受到非议,因其晚年干谒权贵,甚至吹捧曾残酷迫害过他本入及其师友苏款等人的蔡京。当时正直之士纷纷指斥蔡京好邪误国,而李之仪颂之日:“鲁公忠义,皎如星回”(《姑溪居上文集》前集卷三十九《跋鲁公题记后》)对此,吴布在《姑溪居上文集序》中为其辩解周:“或调端叔晚节税  相似文献   

15.
《杨子晚报》2010年3月26日B7版上的《胡耀邦跟秘书谈为人处世之道》一丈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到勤政殿去看他,实际上当时已经在削弱他(指胡耀邦——引者注)的权力和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有近二十年教龄的教师,对文言文的经典篇目(沪版高一册)《左忠毅公逸事》(以下简称《左》文)的教学似乎驾轻就熟,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基本教学内容,按照习惯,总是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随意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感想。多数学生皆表示为左光斗的“忠毅”品质所感动,也对作为左光斗学生的史可法表示出极大敬意。可是,一位学生却对别人的发言似乎很不以为然,不停地摇头、嗤笑。我用目光询问他,示意他谈谈想法。没想到他的一番话使我无法顺利结束这篇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李精白谄媚     
《阅读与鉴赏》2002,(5):6-6
明朝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口含天宪,手握王爵,权势炙手可热。 当时,不少地方大员为了仕途腾达,纷纷为魏忠贤大建生祠。攀龙附凤,献媚取宠。山东巡抚李精白就在蓬莱阁、宁海院建造魏忠贤生祠,并亲笔题词:“尧天巍荡。帝德难名。”但在写“巍”字时,却将“魏”字上面的“山”字头改写在下面。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写,他竞恬不知耻地说:“怕压着上公(魏忠贤)的头。”此等谄媚,真是挖空心思,无耻之尤。(据(清)梁晋竹《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四编写)  相似文献   

18.
牙齿与蛋壳     
一天中午,我在照顾小朋友用餐时,发现王洵毅小朋友不吃饭。我走到他身边亲切地问:“王洵毅你怎么了?”他双手捂着嘴边哭边说:“我牙痛,不能吃饭。”我让他张大嘴巴,  相似文献   

19.
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理解:“莫我肯顾”应译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理解: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理解: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相似文献   

20.
李志珍 《文教资料》2014,(31):150-151
孙郁,清初戏曲家,字右汉,号雪崖,直隶大名府元城县人(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著有《漱玉堂三种传奇》,分别为《绣帏灯》、《双鱼珮》、《天宝曲史》。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明末万历时期,康熙初期在世。因为与苏州的著名戏曲家李玉为同时期的戏曲家,所以,他的署名为“苏门啸侣”的传奇《天宝曲史》的著作权遭到了质疑,本论文根据《天宝曲史》的序文和孙郁友人对其的评价资料,考出《天宝曲史》为孙郁所作,“苏门啸侣”也为孙郁的别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