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训是传统的三大训诂方法之一。它在传统训诂学中虽和形训、音训并列,却无疑占据着中心地位,因为训诂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和解释语词的意义、探究其因果渊源、说明其孳生流变,训诂始终都是以语义为中心进行的。意义是语词的内容,文字和声音是语义的形式。运用形训,是从分析文字形体(或云语言的书面形式)入手探究词义,所以称作“因形索义”;运用声训,是从探究语音关系(或云语言的口头形式)入手探究词义,所以又称作“因声索义”,两者的最终落足点都是弄清语义。可见义训作为直接从词义本身的运动规律来探究词义的方法就更是训诂的主体方法了。黄季刚先生把传统训诂归为四类:一曰“本有之训诂”,即探究词的本义;一曰“后起之训诂”,即探究词的引申义和转化义;一曰“独立之训诂”或“说字之训诂”,即探究一个个语词的各种义项之间的关系;一曰“隶属之训诂”,即探究置身于语文之中的具体语词的具体意义。其中包括了形训、声训、义训三大方法,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殊途同归的意思。这也表明:三大方法事实上是不能绝对割裂开的。  相似文献   

2.
一、兼词古汉语中的兼词,常用的有“诸”、“焉”、“曷”、“盍”等。这些词可分为两类。1、合音兼词“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助词“乎”)相结合的兼词。它不但在意思上是“之”同“于”或“之”同“乎”的相加,而且在读音上  相似文献   

3.
王灼《碧鸡漫志》可谓词学史上首部成规模的词学专著,其主要探究了自古至宋的诗、词、乐之源流、演变,论证了诗乐一体、诗词同源,且贯穿其间的是诗、词、乐的辨证关系,从而解决了词与乐、词与诗的关系问题,为突破“倚声填词”之束缚来推崇“以诗为词”,同时保持词的音乐文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姜夔作为南宋格律词派的杰出代表,其词音律和谐精密,词句雅正工丽,词风清空峭拔。“清空”、“骚雅”是历来批评姜夔艺术风格之定论。从姜词色彩词语运用这一角度可以分析其清空骚雅的艺术特质,从姜夔生活的时代及身世背景等可以探究造成其词清空骚雅的艺术成因。  相似文献   

5.
王灼《碧鸡漫志》可谓词学史上首部成规模的词学专著,其主要探究了自古至宋的诗、词、乐之源流、演变,论证了诗乐一体、诗词同源,且贯穿其间的是诗、词、乐的辨证关系,从而解决了词与乐、词与诗的关系问题,为突破“倚声填词”之束缚来推崇“以诗为词”,同时保持词的音乐文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顺诒在《词学集成》中通过对万树《词律》“未探词皆可歌之源”等进行批驳,透出江氏词学研究的用心,他的词学音律思想集中体现在《词学集成》前四卷,其中心旨意就是通过“审律考音”、“旁通曲证”,“以曲悟词”、“以五音配宫商”和“由工尺求旋宫之法”等方式,“寻源竞委”,探寻词可歌之源,以期还原词体原貌,实现其“存前人之正轨,示后进之准则”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高度关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今,“阅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表面热闹的阅读探究,过分追求模式,实则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本末倒置,严重违背了探究式学习的本意. 一、语文阅读教学“伪探究”现象例举 1.探究与思维脱节——“伪”在教师提问不合理. 探究激发思维,探究源于问题,探究过程是学生不断思维,不断消除疑惑、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老师在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提问:“这首词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典故,有人说它有堆砌之嫌,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稼轩词》却说稼轩驱遣典故,无一点斧凿痕迹.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从语言功能和语言发展的角度,分析近指代词“之”、“者”、“这”的语言变化。上古近指代词“之”在文言文中逐渐消失,而它在口语中仍然存在并发展着。由于“之”、“者”、“这”的语言功能的不断扩大,在口语中最终完全代替了近指代词:“是”,“此”、“斯”。  相似文献   

9.
《游褒禅山记》中的第三题要求从每组加点词中选出一个与其它几个词义不同的词。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在也。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C.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本题加点词“求”的词义分别为:A.探求、探究;B.寻找、寻求;C.索求;D.乞求,请求。A、B词义之细微差别尚且不论,C、D词义显然有别。C、D之词义虽然同样有向对方的要求,但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优势,用空话“索求”和氏璧,显然是对赵王的“强求”;而D之“求”,显然是齐国臣民对齐王的“乞求”、“请求”。两者异义显而易见,因此本题没有切合题目要求之答案。  相似文献   

10.
前些天听课,几位老师讲的是同一个课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占》。讲这首词,避不开的一个问题是它的流派归属。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称这首词是“豪放词的巅峰之作”,“豪放词的代表作品”。并言之凿凿,“这首词的豪放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词中的豪放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见人教课标版《教师教学用书》)。但在问题探究环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论的“中性词”,是指汉语词汇学里感情色彩意义下的相对于“褒义词、贬义词”而言的并与之并列的那个中性词。它既不指普通语法上的与“阴性、阳性”并称的“中性”之词,也不指汉语词汇学中语体色彩意义下的“口语”和“书面语”都可用的所谓“通用词”①的那种“中性”②之词。  相似文献   

12.
今日教育,创新是核心,实践为重点,数学教学,应该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学.在美国,如果非要用某个词来描述近30年来科学教育工作者所努力追求的目标,这个词一定是“探究”.在近几年来的中国,“探究”之风也日益高涨(初中数学有“探究性活动”、高中数学有“研究性学习”,两者名虽不同,但实质大体一致).笔者在这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尝试,以下是在高一(上)试教时设计的案例,及一些不成熟的做法:1 抓衔接——低起点、密台阶设计课内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3.
具有“爱国词”、“豪放词”、“英雄词”之称的辛弃疾的词,在属于艺术范畴的词文学世界里,却遭到了自宋迄今的众多词论家的非议。具体为:虽豪放,但只是“长短句之诗”;“稼轩为词论”,过于散文化;盘空硬语,“最不工绮语”;率尔而为,不合格律音韵等;“掉书袋”与“不协律”。对这些非议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助于从另外的角度对辛弃疾其人其词作全面地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4.
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文“无”和“毋”,课本解作“不要”不妥。按“毋”作表禁戒之词(《说文》:“止之词。”),意义和现在的“别、不要”差不多。“无”用作表禁止之词,通“毋”。又“勿”字也有此用法。这种意义的“毋”  相似文献   

15.
李新华 《语文天地》2011,(12):24-25
人们一直对《诗经·静女》的“静女”一词的解释争论不休,概括起来有以下多种见解,现在简单抄录一些。如“安静娴雅的姑娘”,“贞静之女子”,“贤淑的女子”,“娴雅的女子”,“文雅的女子”,“美女”等。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不很理想,未能符合诗意。虽然历来有“诗无达诂”之语,但对“静女”这一关键词理解越接近原意,就越能把握诗歌意旨。因此还是有必要对静女的含义再作些探究,下面笔者从诗意出发,运用训诂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知识求证“静女”一词的原意。  相似文献   

16.
唐、五代以来,新兴的诗歌形式——词登上了文坛,很快风靡一时,蔚为“大观”,至今不衰。在传世的万千首词中,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公元1125—1209)和他的前妻唐琬的《钗头凤》词,常为人们忆诵;并结合词的本事编绎为戏剧、电影,广传海内。可见其影响的巨大。对于陆、唐《钗头凤》及其悲剧,特别是对于陆游的词与事,经常听到的是“溢美”之辞。经过一番探究,觉得事实可能并不是那样。我们应该还历史以真面目。下面,谨提出  相似文献   

17.
不少人在书写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颇费思量的词。例如“按语”和“案语”、“致词”和“致辞”、“号啕”和“号咷”、“嚎咷”、“嚎啕”。“黑压压”和“黑鸦鸦”等等。大家在问:这些词到底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是一个词哪个写法对?是两个词又如何分辨?问题提得很有道理。这些同音、同义、异写的字(或词)古书称“破体字”。现在有的称“异体词”、“异体词”。称呼多样,意思一个。为了便于论述,姑以“异体词”名之。  相似文献   

18.
澳门俗称“澳门街”,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但几个世纪以来却一直被西方人称作“MACAU”。这个带着殖民色彩的“洋名”,曾刺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写下了锥心泣血的诗篇《七子之歌·澳门》。关于“MACAU”一词的由来,近百年来许多中外学者作了不少考证、探究。这些考证、探究,虽然对其词源众说不一,但都一致认为与中国沿海人民千百年来信奉的女神“妈祖”有关。澳门内港旁供奉妈祖神像的“妈阁庙”已有500多年历史,为澳门最古老的建筑物,至今还香火鼎盛。而葡语“MACAU”一词正是汉语“妈阁”的译音…  相似文献   

19.
五代词风经历了由花间词至士大夫词的转变,境界由狭隘而宏大,这些变化可从五代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楼”的演变探究得知:从“画楼”、“小楼”,词的境界一步步回归到诗教传统上来。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汉语中,由于词汇不够丰富,各类词的分工不明确,经常出现词的兼类现象,即某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性质。这和古代汉语中词的活用现象不同。常有兼类现象的词是“以”、“乃”、“而”、“之”、“焉”、“然”等。鉴别某个词的类别,一要看它在文中所处的位置,二要看它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