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志龙 《天津教育》2022,(3):144-146
<正>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说假话、套话、空话,而是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尤其是要求学生动真情、说真话,用真心、真情写作文,使作文生动形象,打上学生的个性烙印,蕴涵学生的真性情,从而打动读者之心。结合当前小学生习作问题,笔者通过促使学生“我手写我心”,真心写作,唤醒真情,让习作呈现生机与活力,也让学生借助习作提升个人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对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诉真情,说真话,讲述自己日常的一些点滴小事,或基于内心的想象与创作不断付诸笔端,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这是近年来我一一直探索的…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确,生活就是作文。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又是平淡似水的,限于学生认知、情感、经历的局限,要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却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吧!作文“假”、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这是近年来我一一直探索的…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确,生活就是作文。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又是平淡似水的,限于学生认知、情感、经历的局限,要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却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吧!作文“假”、  相似文献   

4.
说真话、诉真情是写作的前提。我们在作文时,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真正做到像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即篇篇写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那样,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写出的文章才能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里提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呜出内心的感受。”也就是说,作文必须说真话,诉真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呢?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这是近年来我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确,生活就是作文。  相似文献   

6.
法国著名的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真情是文章的生命.作文提倡说真话、抒真情。它是作者心灵的歌唱。但如今很多同学一写作文就东拼西凑、生编硬造、缺少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力度不够。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下面笔者结合具体课例.谈谈写作时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在关于作文的“课程目标”中指出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一切 ,可以说是吹响了扫荡以“假话、空话、套话”为特征的“灰色作文”的进军号 ,同时郑重地让“绿色作文”登堂入室。那么 ,“绿色作文”的纯天然性体现在哪里呢 ?简单地说就是真实 ,即说真话 ,写真事 ,抒真情。唯有真 ,方显其美。《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已明确指出 :“要求学生说真话…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在给《学作文报》的题辞中指出 :“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 ,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让学生的真情在作文中闪光 ,是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此 ,谈谈个人的一些作法。  一、解除束缚 ,培养兴趣 ,以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为先导  要让学生作…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这应该是学生写作最起码的要求。那么,现在的学生写作真的做到了这最起码的要求了吗?我们先来看一篇题目为《美丽的校园》的小学生作文吧。  相似文献   

10.
习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因此,小学生作文改革当务之急在于引导学生说真话,鼓励学生在自由表达中充分述说自己的真实感受。最近,听了一节《XX,我想对你说》的习作指导课,老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何严真 《现代语文》2014,(10):129-131
胡适先生曾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古人也说,情乃文之本,情者文之径。可见作文不可没有自己的真性情,正所谓“情动而辞发,因情而缀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优秀的作文要有真性情,唯有说真话,抒真情,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感受和认识的作文,才能展示生命的高度,才能让作文达到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高考作文中,瞎编滥造、假话空话、仿写套作之风屡禁不止。这与平时作文教学中的“空对空”及应试前的“背文上阵”不无关系。针对学生作文“造假”现象,教师们高举“打假”的大旗,提倡作文写真话、抒真情,这两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也体现了这种“求真”精神。对此,笔者高举双手赞成。但在“打假”的同时,出现的另外一些现象令笔者十分担忧。现象一:在提倡“写真话”的潮流下,不少教师认为学生写作文,只要写真情实感,实话实说实写就行了。现象二:在提倡“写真话”的潮流下,不少师生欢呼作文可以脱离政治宣传了,可以抒写灵性、张扬个性了。他们认…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新课程标准》)而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常常会无病呻吟。语言干瘪,缺乏真情。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真情习作,一直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近几年,我在习作教学中巧用电教媒体,诱导学生进行真情习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反省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小学到初中,似乎很少重视“人本”,短视和功利性(主要是应试的压力),使师生不约而同地瞄准了立竿见影的“文本”。于是,“模式作文”、“技巧作文”、“追溯作文”盛行不衰。为文而文,使作文与人格分离;为文造情,使作文的心理畸形。作文教学要重视“人本”,作文健康不得不讲!那么,怎样才算作文健康呢?一、人格要健康1.作文要具有诚实性。“做真人,说真话”,这是做人作文的准则。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说漂亮话。世纪老人巴金一生追求真理,抒写真情,晚年创作的《随想录》,可谓是“说真话”的典范。作文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5.
周启群 《初中生》2015,(2):17-19
说真话、抒真情,是指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它是文章打动人心的魂魄所在. 著名作家曹文轩说:“写作不过就是真实地、充分地、独特地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心底的真情爆发了、喷涌了,当我们的文字个性化了、细节化了的时候,我们笔下的作文就一定会打动人心.”可见,作文贵在情真意挚.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说真话、抒真情”的典范,不概念化、不矫情、不套作、不乱编,而要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写作中,我们如何做到说真话、抒真情呢?不妨试试下面四招.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也都有这样一个导向: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作文所涉及的都是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内容。这类作文常常能触发学生流露出真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说真话、诉真情,核心是真。真,是善与美的基础,是文章能够说服人,感染人的重要条件。因此,着重指导学生把真话说出来,用真情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是疏、堵结合.堵,即堵"宿构套作",涤荡学生作文的陈腐之气;堵"虚情假意",力绝学生说空话、套话、废话.疏,则是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有创意、有个性的思想;鼓励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使文章活色生香.这又依托于高考作文题引导写作教学对生活的关注与回归.  相似文献   

19.
真性情作文倡导说真话、抒真情,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真个性。同学们作文应当立诚求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把写作当成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的改革让作文课充满了趣味与活力,让学生从“见到作文就头疼”渐渐变得“乐于表达”。然而在激动欣喜之余,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反思轰轰烈烈的作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过于”现象。一、在思想上,过于迁就“个性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是在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过程中,有很多老师对于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不健康思想也不敢批评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很多时候,学生流露出来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