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剃头纠纷围绕剃头活动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而发生,剃头的人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剃头匠与客人之间的主客关系,他们最容易产生的纠纷是客人亏欠剃头钱。剃头铺内有多种关系,也发生各种矛盾:剃头铺主人与帮工的纠纷,工钱往往是纠纷的导火线;剃头匠师傅与徒弟、剃头合伙人之间、帮工与店伙也有各种纠纷。清代的剃头铺服务,为客人梳辫剃头、搅剃耳窍,剃头铺帮工每月工钱大约四五百文,铜盆剃刀是剃头行业最主要的谋生工具。剃头匠年龄分布比较均匀,多是父母俱故、到外地谋生的穷苦手艺人。僧人与剃发结缘,剃刀伤人事故多。民间自备剃刀,也成为轻生的工具或杀人的凶器。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实录一、场景引入——“开心男孩”们的故事师:每个小孩都有自己快乐的童年,请你分享一件你的童年趣事。(生分享童年趣事)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在《开心男孩》这本书中,给我们讲了一群男孩在生活中令人捧腹的事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认识两位跟我们差不多大的男孩,其中有一位还自称是剃头大师。剃头大师就是——生:剃头技艺特别高超的人。  相似文献   

3.
一把剃头刀     
陶行知写过一首《吾母所遗剃刀》诗:“这把刀!曾剃三代头。细数省下钱,换得两担油。”诗的后面还加了注:“吾母治家,最为勤俭,连剃头都是她一人包办。这把剃头刀是传家宝。”这把剃头刀是奶奶传下来的。奶奶老了,传给了妈妈,但妈妈刚学,常把人头皮刮得很疼,陶行知一听要剃头,就吓得躲起来,还吵着要街上的剃头师傅剃。妈叹着气说:“咱们家穷,省下剃头钱好买油给你们烧菜吃啊!”陶行知从此不再吵,他顺从地让妈给自己剃头,硬是咬着牙不哭出来。妈只会剃光头,后来大家都叫他“小和尚”。陶行知的父亲和自己四个儿子的头,一直是他妈妈剃的。这把…  相似文献   

4.
理发师悖论     
一个小镇上只有一名理发师,他设定了一个不成文的法则,规定自己只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剃头. 这条法则看起来十分合理,可其中却产生了一个疑问:理发师本人的头谁来剃呢?如果他自己剃头,那么按照规定,他就不应让理发师(即他本人)去剃;如果他自己不剃头.那么按照规定,他应该请理发  相似文献   

5.
老行当     
《红领巾》2006,(3):48-48
世界发展得真快,快得我们还来不及认识一些老行当,它们就快消失了。老行当1号剃头大家都是到理发店剪头发的吧。在以前,人们理发得靠走街串巷(zǒu jiēchuàn xiàng)的剃头匠呢。有句话叫“剃头担子一头热”。剃头匠是挑着剃头担子做生意的。一头的担子装着剃头的工具,另外一  相似文献   

6.
(1)张师傅3.5小时加工零件140个。张师傅加工零件的个数与时间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相似文献   

7.
宰相的肚子     
这天,宰相来到理发铺理发,剃头师傅怕得两手发抖。 没等理完发,剃头师傅便停下手来,神色惊慌地望着宰相的肚子发呆。 宰相问剃头师傅为什么盯着他的肚子。  相似文献   

8.
题目: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要9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2天;王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要3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如果两人合做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少要用多少天?联系实际生活情况,张师傅和王师傅合做完成这两项工作,有以下三种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叙述童年趣事的课文,《剃头大师》蕴含着丰富的童真童味。在教学此文时,教师应通过沟通文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让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基于已有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由此,才能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体会童真童味,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一、遵循文本规律,初感童真童味师:同学们,通过预习《剃头大师》一文,课文中的关键人物——小沙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胆小,是个胆小鬼。  相似文献   

10.
剃头     
我的头发又长长了,剃头的日子又来到了,我心惊胆战,因为我最怕在学校剃头。上一次,我尝到了在学校剃头的滋味。剃过头,我往镜子里一看,没想到自己变成了一个“二傻”。顿时,我像打了败仗的小兵狼狈地回到教室,同学们都叫我“大傻”,我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脸红到了耳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相似文献   

11.
习惯的威力     
习惯的威力○蔡秀荣刘志江某日晚饭后,婆婆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剃头师傅教徒弟剃头,先从剃葫芦开始。每次教完,师傅总是习惯地把剃头刀往葫芦上一扎,徒弟也就学会了这个习惯。徒弟出徒后,去给别人剃头。结果,剃完头后,他又习惯地把剃头刀也往人家头上一扎,那...  相似文献   

12.
不再怕剃头     
有句俗话说:小怕剃头,老怕放牛。这话的确有道理。很多小宝宝一进理发室就像是到了医院,连哭带闹就是不肯让理发师碰自己半下,而有的爸爸妈妈想在家里给宝宝剃一下头,也会被宝宝的眼泪和挣扎弄得无从下手。唉,这可怎么办,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宝宝的一头“乱草”就那么任意生长呀。为了让小宝宝乖乖地剃头,我们特意请来了被称为“剃头爸爸”的爱婴理发师章永炎,他给宝宝剃头的一个个妙招,一定会给爸爸妈妈们提供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
人到中年,早已没有名人情结,对追星族的狂热更是不以为然。但是,最近与好莱坞的不期而遇还是令我有些激动,都因为好友张师傅与好莱坞有约。张师傅(Peter Chang)是享誉亚城餐饮业的金牌大厨,其主理的"Peter Chang川娃  相似文献   

14.
妙算     
班长:张师傅今天下午加上了七个零件,你怎么才干了两件?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收录了何满子先生的《剃光头发微》一文。这是一篇极好的文章,但到目前为止,对它的解读并不尽如人意。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所附吴庚振先生的《(剃光头发微)赏析》(《教师教学用书》的“课文鉴赏说明”即以此为蓝本)也是舛误颇多,如:“作者……展开了一连串的联想。”“首先,由剃头联想到掌权。”“其次.由剃头联想到清代‘留头不留发’,联想到古代的‘髡’刑(剃掉头发).联想到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给犯人剃光头……”本末倒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我在小学教学中,十分注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已知条件上找出要求的问题我经常向学生提出两个已知条件,启发他们从两个已知的同类量上找出要求的问题。如:“张师傅每天生产零件50个,李师傅每天生产零件40个。启发学生思考,“象这样的两个已知条件,能求些什么问题?”学生作了以下回答:①张、李两个师傅一天共生产零件多少个;②张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比李师傅的多多少个;③李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比张师傅的少多少个;④张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是李师傅的多少倍;⑤李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是张师傅的几分之几。我再问学生:还能求些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不能。接着我小结:“因为四则运算中的和、差、包含除法(即倍比关系)都是反映的同类量之间的数  相似文献   

17.
陈震的《剃头匠》,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乍一看似乎抒写怀旧情结,细探究便发现作者原来是借“剃头”和“剃头匠”之事引发人生感慨,其中包含了极其深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如此常识     
《中学理科》2009,(11):9-9
一大早,厂长刚来到办公室,小李便窜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给厂长,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商量个事儿,带我的那个师傅,能不能换成徐科长?”厂长大惑不解:“怎么?张师傅对你太严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到,  相似文献   

19.
"祖传三代手艺,绝顶剃头功夫",店门口挂着这么一条幌子,不用说,这是一家剃头店了。店主阿七正在店里忙个不停,手中一把剃刀"刷刷刷",刮胡子、修眉毛、剃头发,手法利索快捷,轻松熟练。  相似文献   

20.
办剃头酒     
在我们绍兴,孩子出生到满月后,要办剃头酒。今天是小弟剃头的日子,我早早起来帮忙了。先是祭祀祖先。桌上放了许多东西:馒头、米糕、荔枝、桂圆、鸡、鸭、鱼、苹果、香蕉、梨……整整放了两大八仙桌。奶奶说:“今天这么高兴,让死去的亲人也来分享这份喜庆。”接着就是给小弟剃头了。剃头师傅的动作非常熟练,“刷刷”几下就剃好了。咦,小弟后面怎么还留一缕头发呀?“这叫‘孝顺发’,将来你的小弟准是个孝顺的孩子。”奶奶乐呵呵地说。头刚剃好,奶奶忙着叫大姨把脸盆里的鲤鱼去放生。“奶奶,这又是为什么呀?”“从前有个故事叫‘鲤鱼跳龙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