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习作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提起习作教学,总有那么多老师和学生感到茫然无助,究其原因,既有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积累少、思维闭塞等因素,也有教师在习作课堂教学方面的误区。因此,在习作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运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帮助学生启发习作思维,克服习作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假、套、空"的现象,倡导学生有感情、有激情地进行习作。本文将对如何构建习作  相似文献   

2.
朱月琴 《小学生》2013,(2):21-21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对情感的表达可直接写,也可侧面烘托,但都要真实自然。特别要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想诉说的情感体验写出来,比如自己性格上的弱点等,不要怕别人嘲笑。有些文章往往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到所写事件中去,从而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这是文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  相似文献   

3.
“言之无物”是学生习作时的通病,亦是我的苦恼之处。究其原因,当然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无话可写。叶老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可见,习作是离不开生活的,生活是作文的乐园,因此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平时,我总是这样去做.并从中收获着学生带给我的惊喜。本学期初,我的一次偶然所为,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生的习作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认识感受和想象大多不一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王进 《学科教育》2000,(12):16-19
本认为评语内容是由习作本、习作活动、习作主体组成的动态系统,因而评语写作角度应着眼于此系统的各构成要素,实现评语的个性化,表现在评价的用语上,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6.
王学林 《中国教师》2010,(12):17-18
<正>写作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生动、丰富的习作表达需要生活素材的积累。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泗阳县,南临美丽富饶的洪泽湖,既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名,又有"中国意杨之乡"之称;既是古泗水  相似文献   

7.
正观察是重要的学习手段之一。观察力的培养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细心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观察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那么观察就是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增强孩子的观察意识,怎样指导孩子观察,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课程改革纲领下的作文教学,教师该如何教,学生又改如何学,已经成了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个性有差异,作文水平也有差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上写作文,他才能体会写作文的乐趣,从而喜欢写作文,自觉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生的习作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认识感受和想象大多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相对于以往的"被要求写作",自主写作的优点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写作不单单是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而是学生自己的事,是生活学习的需要,是学生合理表达自己的必要手段。1激活主体,写真实的文章现在的学生周围并不缺乏丰富的生活,而在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正习作教学应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和心里话,展现出自己比较真实的内心世界。在惊喜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同时,我们又会担忧一些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侵蚀孩子纯真的心灵。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启发学生易于  相似文献   

12.
陈祖梅 《教师》2011,(25):78-7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即习作要有学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灵魂。这就要求学生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在生活中寻觅和积累习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徐卫清 《生活教育》2011,(7X):82-83
<正>我校南校区是由原来的三所农村小学撤并而成的,成立之时,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比例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50%。开学初,为了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学校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作了一次习作调研。我负责六年级学生习作的调研与分析,六年级学生习作调研的内容是《记暑假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很多学生的普遍感受,也是语文教师面对的一大难题。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不喜欢———望文却步;咬笔头———无从下笔;数字数———无话可写;写空话———凭空杜撰。造成小学生作文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学生不善于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不善于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不善于把自己的生活写进作文。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多方面挖掘写作资源,善于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的殿堂,去聆听、去感悟、去体验、去观察。  相似文献   

15.
<正>习作,记载着学生的生命与思想的变化,表达了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孩子的本性就是向往快乐、追求快乐,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就要顺应孩子的本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生活为教学资源,以"实践""创新"为走向,力求灵动、鲜活、快乐。然而,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往往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待习作教学,教学中带有极大的功利性,教学往往只为应考需要而安排习作训练,习作课显得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6.
进入三年级以来,在作文教学方面,我感觉特别棘手,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最关键的,我觉得是学生缺乏想象力。语文教育大纲要求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在学生已掌握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如何很好地完成新大纲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老师必须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的新课题。通过深  相似文献   

17.
顾卫忠 《江苏教育》2008,(18):22-23
在一次作文评改课上,笔者先让一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别了,我的同桌》,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习作中的一段话经过修改前后的不同,修改前的内容是:“我记得那天下着雨,我对叶子说,我要转走了。”修改后的内容是:“我对叶子说,我要转走了。这时窗外的雨下得正起劲,看不清雨丝,只觉得四周都是灰蒙蒙的雨帘,到处都是湿淋淋的。”学生读后各自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大家都认为修改前的内容真实,  相似文献   

18.
荆新仓 《师道》2016,(4):39-4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的好坏直接反映出语言能力训练的效果如何。然而,目前在许多农村学校,作文教学却成了语文教学的附属品,许多教师心里虽然明白作文的重要性,课堂上的训练却流于形式甚至几近于无,许多学生也害怕作文,写作水平普遍较低。写作本质上是个人情思的表达,也即通常所说的"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然而,  相似文献   

19.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奉命而教",学生"奉命而作".因此,我们只有广泛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加强习作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习作空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长期存在的"习作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学生都怕写作文,遇到作文就像是看到一座高山挡在面前一样,总是难以逾越。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学生没内容可写。而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关键还得给学生找来写作之“米”——写作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素材的源泉在哪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捕捉生活细节,从生活中找“米”,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作文素材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