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瑜 《神州学人》2007,(7):20-21
杨肖娥,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植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成为创新团队的领头人。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70多篇,科研成果曾荣获国际水稻研究所“世界杰出青年妇女水稻科学研究奖(全世界5名获奖者之一)、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等。  相似文献   

2.
雷杰能 《江西教育》2012,(13):11-13
2012年元旦刚过,从北京传来喜讯:由南昌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为主力,以洪葵、程晓曙教授为团队带头人整合的南昌大学相关领域领军人才共同申报的“遗传性心血管病与猝死关联的遗传基础与防治研究”项目,成功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这是我省医疗界首次获此殊荣.消息传来,洪葵教授和她的团队成员欢呼雀跃,笑意写在脸上.  相似文献   

3.
结合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学术团队发展计划”,本文简要分析“创新团队”的含义,并从创新团队建设的特点、意义、关键因素、评价指标等角度,分析如何更好地建设创新学术团队。本文指出,发现、培养和选定合适的学术带头人是创新学术团队建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促进学科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努力建设创新团队,培养科研人才,是确保学科科学发展、增强学校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和根本保证。本文结合药学院无机化学学科团队建设过程,深入阐述了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对学科科学健康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海教育》2011,(11):17-17
9月18日,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在青海师范大学举行论证会,对教育部2010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青海师范大学“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创新团队建设规划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神州学人》2007,(7):41-42
《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确定的“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培养造就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举措。自2004年实施以来,得到全国高校的高度重视。各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凝练方向,培育  相似文献   

7.
加强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团队建设,就要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和学术科研水平,开发、组织学科资源,建立科学的学科人才管理、评价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领导力是影响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分布式领导”为分析框架,以3 个科研团队为案例,呈现了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中的领导实践现状,探讨了领导力得以分布的条件与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对“跨界”(学科边界、范式边界、代际边界)与“创新”的追求是领导力分布的内在动机,领导力分布主要通过形成共同目标、责任与表现监控、资源支持与分配3个环节进行。高绩效团队中领导力在3 个环节均实现了分布,中低绩效团队中领导力仅在部分环节实现分布或未实现分布。我国大学科研团队领导力分布的困境在于大学逻辑和市场逻辑的冲突,以及中西管理文化的差异或融合。  相似文献   

9.
融合与创新: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运行模式剖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团队理论的基础上,界定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内涵与特征,运用输入-过程-输出团队理论模型重点剖析师生团队、学科团队与项目团队三种类型科研团队的内在运行模式,提出以师生团队为支撑、以学科团队为龙头、以项目团队为纽带、以创新基地为平台,构建融合与创新的科研团队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背景下,立足于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绩效,基于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了其不同于传统团队的固有特性,内容包括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方式、团队目标、成员特性和管理手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科研团队是大学打破既有管理模式所构建的一种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环境适应能力"的群体,它本身根植于大学这样文化氛围浓厚、知识资源丰富的有机土壤,同时,大学教师自身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不同学科的理论专长也为攻克高尖端的项目难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此,科研团队建设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安徽教育》2012,(1):20-20
<正>本刊讯近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入选名单的通知》,批准了安徽农业大学"茶树次生代谢与茶叶质量安全"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3.
“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是什么为推动相关的重点或优势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培养和凝聚一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中国科学院新一代骨干人才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2001年中科院启动了“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依托具有良好工作基础和实验条件的国家或院重点实验室,组建和支持一批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科研团队是由以科技创新为目的,围绕共同愿景,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相互承担责任的若干技能互补的科技研发人员组成的团队。它既具有一般团队的目标共同性、知识共享性、利益依存性等特征,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组织形式创新,管理行为创新,研究方向与内容创新。就此特点,文章从体制、学科建设、环境等方面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进行探析,以期发挥高校人才、学科等优势建立起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5.
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 打造研究生创新团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全面实施,如何聚集高校优秀的科研力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在优势学科和重点领域做出相关的创新成果,是研究生创新计划走向纵深的一个重点。在科研活动“社会化集体协作”的背景下,作为高校最具活力、最为活跃的研究生创新团队,不仅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力量,也是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的一个主要生长点,更是繁荣学术科研、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力量。而打造结构合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研究生创新团队,促成一些针对各学术领域中的前沿、现实社会中的重点热点以…  相似文献   

16.
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 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关键是要整合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力资源的有效结合,以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基地为依托,以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北京大学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一直以来都在认真组织实施“211工程”和“985计划”,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高等学校第一资源”的观念,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高校创新团队计划”为重点,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抓住吸引、培养和…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行为模式应当与科研团队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创建阶段要明确团队目标和定位,选拔优秀的团队领导,营造和谐的团队文化;发展阶段要构建高校科研团队高效的运行机制,创新团队管理理念,营造宽松和谐的团队工作环境,科学设计团队组织结构;提高阶段要完善高校科研团队的保障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健全激励机制,改革考评机制,形成高效、高产的优秀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高校目前极为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会根据专业学科的需要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将师生共组科研创新团队建立起来,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在专业领域更好地发展,而且还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支持。本论文对实践教学建设师生共组科研创新团队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有利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特色学科的培育,科研方向的整合以及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的产生。笔者分析了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及其现状,指出了科研团队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如何管理科研团队,最后就如何建设科研团队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集群创新:研究型大学学科团队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阐述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等概念;其次,根据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内涵,从资源集中、学科综合、职能多样、文化宽松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的优势;最后,从发展规划、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环境氛围等角度提出了学科团队向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