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节美国小学诗歌阅读教学课,其教学实录中所昭示出的鲜明的教学风格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篇教学实录对于正处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们来说,无疑是一篇可资借鉴的案例。【教学实录】教师:(将诗例板书出来,并向全班朗诵)人不过是有弱点的傻瓜天热的时候,他要凉爽天冷的时候,他要温暖没有啥,他偏要啥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些理解诗歌的方法。譬如我刚才朗诵的这首诗,看似简单,但其中的每一个词都经过了作者的细心雕琢并蕴含着丰富的意义。下面我就让你们来尝试一种方法,看看这样的诗歌应该如…  相似文献   

2.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实录及评析朱爱朝执教舒明华评析1.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受到革命传统思想的教育。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注意把诗的韵脚读出来。一、导入课文,提出问题(教师朗诵诗歌,激起...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节美国小学诗歌阅读教学课,其教学实录中所昭示出的鲜明的教学风格与智慧的教学理念,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篇教学实录对于正处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们来说,无疑是一篇可资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之友》2014,(11):27-28
在北岛老师选编的这本《给孩子的诗》序言里,他直言了编撰这本书的直接原因。他说:“三年前,我的儿子兜兜刚上小学一年级,被选人普通话朗诵组……他带回一首诗《假如我是粉笔》。”北岛直言,这首诗让他吓一跳,在书的备注中,节选了一点诗歌的内容:假如我是粉笔/我会很乐意牺牲自己/让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不需要你们保护/但求你们不要让我粉身碎骨。  相似文献   

5.
我在教学陈然烈士所写的《我的“自白”书》这首悲壮的诗歌时,是以充满诗意的方式来作总结的。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陈然同志是在敌人威逼他写自白书,也就是要他投降时写下这首诗的,陈然同志写的这首诗实际上是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宣判书。学完这首诗,我们能不能也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生:陈然同志,您所写的“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6.
徐蓉 《江西教育》2011,(12):21-21
<正>"轻叩诗歌的大门"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展示一]诗歌朗诵会一、活动计划1.准备朗诵材料: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课本中学过的,也可以是课外读过所喜爱的。  相似文献   

7.
<正>教师要更好地呈现小学诗歌教学课堂,首先就必须了解诗歌这一体裁的特点。关于诗歌,它不仅是情感思想的承载体,还是美的独立体,所以我们在描绘一件美的事物的时候,往往会用诗化的语言。那么诗是怎样展现自身美的呢?诗就像是一张用语言编成的华美席子,语言所能体现的美都在诗歌中集聚,如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美丽辞藻富有的色彩,诗行整体外形的均齐。可以将其概括为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这是闻一多诗歌理论的核心内容,小学教材涉及的诗歌均是以这"三美"作为基础的。所以,  相似文献   

8.
课堂回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师:今天的教学特殊一些,在未解读课文之前先来读一首哲理诗。也许这样做有喧宾夺主之嫌,但分析这首诗和解读这篇课文是相辅相成、互释互训的。这首诗名为《言词》,作者是史蒂凡·格奥尔格。请大家看大屏幕,并朗读诗歌。  相似文献   

9.
卢十四 《大学生》2013,(21):70-70
正说来惭愧,大学时代我也曾经是一位诗歌爱好者。那时候,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样的诗是好诗?怎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这两个问题让我想破了头。为此我读了无数诗,研究了无数诗歌评论,终于愈发糊涂了。大一的时候,我校文学社的社长是一位口语派诗人,富于领袖气质和雄性魅力,朗诵自己诗作的时候气势磅礴,还时常夹杂些不雅词句。这对当时只读过  相似文献   

10.
课堂回放《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教学实录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师:今天的教学特殊一些,在未解读课文之前先来读一首哲理诗.也许这样做有喧宾夺主之嫌,但分析这首诗和解读这篇课文是相辅相成、互释互训的.这首诗名为《言词》,作者是史蒂凡·格奥尔格.请大家看大屏幕,并朗读诗歌.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读到一篇好文章《"我就是一首诗"——现代诗教学手记》,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的周春梅老师,发表在《名作欣赏》2013年第6期上.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假如校园里没有诗》,对当下中国中小学教育中诗歌教育的缺失,感到忧虑.现在第一线教师发言了,而且一开口就呈现了如此成熟的有说服力的教学案例,让我既惊喜又感动,并立刻产生一种冲动,要向更多的一线教师,向关心诗歌教育与诗歌命运的朋友,推荐这篇文章,以分享其中"浓得化不开"的诗性——不仅是诗歌本身的诗性,更是教育的诗性,我们自己生命中的诗性.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儿歌、童谣、儿童诗、古典诗词等。诗歌是文学之母,其语言优美,内涵蕴藉,富含想象。让儿童在诗的年华,多诵读诗歌、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钻入心里,“是童年时代对儿童的最伟大的馈赠”。小学语文教育要给孩子提供最精粹的诗歌选篇,小学诗歌教学要让孩子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体验诗中的情感,呵护孩子纯真的想象和灵性。然而,“重意义、轻审美,重教化、轻艺术”的教学观、尚可斟酌的选篇、教师诗歌素养的欠缺……诸多因素使当下的诗歌教学并非尽如人意。小学诗歌教学究竟面临哪些问题?面对诗歌这种特殊的文体,我们有什么有效的教学方法?愿今天的讨论成为一个起点。  相似文献   

13.
诗歌要有音乐性,这不仅表现在押韵(yun)上,还表现在内容的安排上。一首诗有了音乐性,不但有趣(qu),还好记。学习诗歌课文,要多多朗诵(lang song),在朗诵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首诗很容易朗诵,也很容易记忆,这是因为它用有音乐性  相似文献   

14.
《古诗两首》的执教老师是一位教坛崭露头角的青年语文教师。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的教学才华在这个教学实录中得以初显。我以为让学生在比较中扣诗眼、悟诗情是实录的主要特色。这是值得赞赏的,也是古诗词教学带有规律性的反映,愿意为此写上些读后感,与老师共享。  相似文献   

15.
听课记     
曾经听一位名师授课,是一节关于新课程的目标设置与教学的课。 我很佩服。一节课.六十分钟,教师处理了一篇课文——一首很长的现代新诗。课堂上,教师只是亲自把诗歌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遍.朗诵到动情处,教师声音哽咽,似乎不能再继续下去.悲伤的颤音从舞台上滑落到大厅里每一个角落。滑人听课教师的耳鼓乃至心田并久久地回荡。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晚自习时,文学社的何安仁坐在我旁边。他飞快地在《病理学》的空白扉页上创作了一首诗《微笑的骆驼》,写完后移给我看。那首从蓝色钢笔墨水里捞出来的诗歌,带着湿淋淋的才气。是的,诗人并非只有我和陈冰两个,并非孤独的、沉默的、地下的。我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对何安仁说,我上台去朗诵这首诗吧。何安仁低着他的大鼻子,声音细小如蚊,不置可否。为了凑兴,我跟他打赌,如果我走上台去朗诵这首诗,他请我吃一个星期的盒饭。他兴致勃勃地同意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研究了诗歌名作《我爱这土地》中内在情绪的起伏,并用文字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为我们朗诵此诗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案例背景】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一首诗,要凭借诗情的激发,凭借诗意的追求,创造诗意,让学生也进入诗一般的意境。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首诗歌中,以“我想变……”的句式,  相似文献   

19.
课堂回放 《神的一滴》教学实录 一、生本对话,提出疑问 师:昨天布置同学们认真研读《神的一滴》,静心与文本对话,走进瓦尔登湖,走近梭罗.现在,我想了解一下,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这篇散文中为什么要放一首诗歌?这首诗我没全读懂. 生:将湖称为"一滴",可能是因为湖的形状和一滴水的形状相似,但为什么称为"神的一滴"? 生:"神的一滴"是神的一滴眼泪,还是一滴甘露?  相似文献   

20.
这首诗歌旋律和美,意境纯美,语言优美,情感至美,极具感染力。教学这首诗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教会学生自己发现诗歌的隽永之美上。我设定了一个诗歌欣赏节目,主持人提出欣赏方案:从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三个角度自由结合小组,教师作为特邀嘉宾与同学平等交流。一、激情相约主持人:我听说咱班有许多小诗人,真不简单。写诗不容易,欣赏诗歌更不容易。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做客“诗歌有约”沙龙,都来做一次小小点评员,看看谁有欣赏眼光,谁最善于发现美。二、相约沙龙1.相约旋律美。主持人:请听特邀嘉宾配乐朗诵《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希望大家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