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提德布罗意关于微观粒子能量振动的观点,并加以修改。在此基础上应用相对论理论得到了运动粒子能量的拍脉动,由此推出德布罗意波长和薛定谔方程,给出了粒子能量脉动波的波粒二象性图象。  相似文献   

2.
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因发现原子理论的有效的新形式——波动力学和狄拉克(Paul Adv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因创立相对论性的波动力学方程——狄拉克方程,共同分享了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薛定谔(右图)第一饮发表波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确定了波函数的变化规律。1923-1924年间,德布罗意对与自由粒子运动相关的波进行的研究,对薛定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薛定谔试图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应用于束缚粒子,以改进玻尔模型。在新的原子模型中,电子可以位于一个周长为其物质波波长整数倍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3.
薛定谔(Erwinschrodinger,1887-1961)因发现原子理论的有效的新形式——波动力学和狄拉克(PaulAdvienMauriceDirac,1902—1984)因创立相对论性的波动力学方程——狄拉克方程,共同分享了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薛定谔(右图)第一次发表波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确定了波函数的变化规律。1923—1924年间,德布罗意对与自由粒子运动相关的波进行的研究,对薛定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薛定谔试图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应用于束缚粒子,以改进玻尔模型。在新的原子模型中,电子可以位于一个周长为其物质波波长整数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薛定谔方程与经典波动方程及热传导方程的比较。以及对薛定谔方程解的分析。说明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波函数用复数表示是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必然要求,并非是为了简化运算而引入的。从而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了波函数。  相似文献   

5.
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从17世纪初开始,至20世纪初以波粒二象性告终,前后共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惠更斯、胡克、牛顿、托马斯·杨、菲涅耳、爱因斯坦等多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成为这一论战双方的主辩手.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所有的微观粒子是波还是粒子,你和我到底是波还是粒子,这个物质世界到底是波还是粒子?本质是什么?有没有本质?波粒二象性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了我们答案.  相似文献   

6.
钱振华 《物理教学》2013,(2):6-10,13
中学物理教材中没有量子力学的内容,但学习一点量子力学,对理解原子结构等中学物理知识是有帮助的。本文研讨普朗克能量子假设、波粒二象性与德布罗意波、海森堡不确定关系、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及其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7.
量子力学作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中包含了很多观念上的革新和方法上的突破.从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本质的确立、波函数假设和薛定谔方程的提出、电子自旋假设的引入和对应原理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师生两个方面就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波粒二象性,粒子,特别是稳定粒子应该相应于孤子。由粒子物理中的非线性方程,讨论方程的孤子解及其推广。并研究粒子方程和各种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与通常的思维程序不一样,不是从原因(或条件)来推知结果(或结论),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展开思路,分析问题,从而得出结论.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历史,逆向思维在科学探索中往往孕育着伟大的发现和创新.如物理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的现象中得到启发,他从反方向思考并提出创见:磁能不能产生电呢?经过10年的艰辛努力,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再如物质波的提出,1923年,德布罗意受到爱因斯坦光量子说的启发,提出了他的大胆设想:既然光量子论把过去认为本质上是波的光加以粒子化,那么把问题倒过来考虑.过去认为本质上是粒子的东西、是否也是具有波动性呢?1924年他进一步提出一个假设: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观粒子,包括电子、质子和中子  相似文献   

10.
一、波粒二象性的基本概念知识总结: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因此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相似文献   

11.
光的波粒二象性被发现之后,德布罗意由此得到启发,大胆地把这二象性推广到物质客体上去,提出了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学界,薛定谔猫可是大名鼎鼎,并不比风靡世界的加菲猫逊色。薛定谔猫最早被放出是在1935年,一问世就让当时所有的物理学大腕痛苦不堪,半死不活。这就是当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物理学佯谬:  相似文献   

13.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象电子、质子、中子这一类微观粒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例如:当一个电子打在萤光屏上,就会出现一个亮点;但如果让一束电子通过单缝或双缝,则会在照相底板上显示出波动所特有的衍射或干涉条纹。微观粒子所具有的这种双重性质,称之为波粒二象性。  相似文献   

14.
微观粒子具有二象性这一不可否认的事实早已为人们普遍接受,但在对二象性的理解上却存着很多的疑虑和矛盾。本文企望通过对人们一些思维误区的分析,来加深对微观粒子二象性的认识。1微观粒子二象性的假设及实验验证法国的物理学家德布罗依在仔细地研究了光的微粒性与波动性的发展史之后,注意到几何光学与经典质点力学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了物质波的假设,他认为:与光的波粒二象性类似,实物料子也应该具有二象性。为了更自然地理解微观粒子的不连续性,并且能把实物粒子与光的理论统一起来,德布罗依提出:与具有能量为E,动量为声的粒…  相似文献   

15.
<正>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困扰了科学界几百年,主要原因来自于对于光是波或是粒子的解释存在相互不协调。直到20世纪20年代"波粒二象性"的提出,关于光本质问题的争论才告一段落。目前光的波粒二象性是被科学家普遍认可的观点,这一论断可以解释很多光的现象。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种物质同时具备波和粒子的特征,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波粒二象性这么重要的概念科学家探索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早  相似文献   

16.
对自旋1/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极化矢量问题,在薛定谔表象和海森堡表象中求解,得出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但应用海森堡运动方程比用薛定谔方程来求解,容易简单得多。因此,一般凡是涉及求解力学量问题,采用海森堡运动方程来解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S.A.Gurvitz等人通过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方法,在一些假设和近似下计算出电子在三个耦合量子点模型中的输运主方程,即几率演化方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自由粒子按照相对论的理论修正后,利用薛定谔方程对氢原子的能级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19.
光电效应以及康普顿效应表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表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光是一种波 ,同时也是一种粒子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为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提供了实验基础 .但“光的波粒二象性”对大数中学生来说 ,都感到很抽象 ,比较难于理解 .笔者从认知的角度谈谈难于理解的原因 ,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 .一、认知原因皮亚杰认为 ,学习的过程就是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所构成的认知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 .我们在思…  相似文献   

20.
论光子和粒子的物理图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统量子力学关于波粒二象性的解释是电子同一时刻既是粒子也是波,这种观点从逻辑上讲含有自相矛盾的概念。本文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分析,结合理论体系的研究,推断出粒子(或光子)在某一个时刻只能是非经典的波(或经典粒子),在另一时刻可以转变成经典粒子(或非经典的波);这种转变满足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正如电子和正电子能湮灭成光子那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