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谢谢”和“Thankyou”的异同及跨文化语用失误,探讨了礼貌言语行为语用切当性的问题,指出礼貌并非切当,切当决定于礼貌的相对性,礼貌的相对性又决定于礼貌与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正确的语境认知是实现切当性的关键,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礼貌言语行为就贵在用得切当。  相似文献   

2.
礼貌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话语礼貌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礼貌程度相对较高,但这只是不考虑语境生成的作用,静止地从语言形式本身来判断礼貌的程度,因而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动态地考虑交际生成语境。文章主要从顺应性的认知视角来研究距离象似性与话语的礼貌程度。  相似文献   

3.
礼貌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话语礼貌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礼貌程度相对较高,但这只是不考虑语境生成的作用,静止地从语言形式本身来判断礼貌的程度,因而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动态地考虑交际生成语境。文章主要从顺应性的认知视角来研究距离象似性与话语的礼貌程度。  相似文献   

4.
Leech等提出的礼貌原则是一套规约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尽管礼貌原则考虑到损益、间接和选择对话语礼貌的影响,因没考虑交际者所处的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依照礼貌原则的话语有时也不恰当。只有结合具体语境,话语的礼貌才更得体。话语礼貌依赖于特定的语境,语境影响着礼貌原则得体地运用。本文旨在从不同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来探讨礼貌原则的得体性。  相似文献   

5.
礼貌理论自问世以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持续关注。然而礼貌理论中的过度礼貌的语言现象,即说话人有意识地打破言语交际的恰当性常规而形成的特殊话语,在已有研究中虽较少涉及但值得进行探究。该文拟从语言学、语用学角度对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过度礼貌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中文语境中过度礼貌造成的语用失误,以便提高在相亲语境中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6.
陈芳 《海外英语》2014,(22):222-223,228
礼貌理论自问世以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持续关注。然而礼貌理论中的过度礼貌的语言现象,即说话人有意识地打破言语交际的恰当性常规而形成的特殊话语,在已有研究中虽较少涉及但值得进行探究。该文拟从语言学、语用学角度对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过度礼貌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中文语境中过度礼貌造成的语用失误,以便提高在相亲语境中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顺应理论为指导框架、以交际语境为视角,研究礼貌生成状况.指出话语礼貌、而不是语言礼貌,才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认为礼貌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使语言与交际语境动态地、完美顺应的结果.顺应理论在对礼貌的阐释中显示出强大的解释力和高度的概括性,不仅很好地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现象,而且为人们的交际,无论是语内语交际还是语际语交际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礼貌与语境     
赵小红 《培训与研究》2006,23(12):26-27,30
礼貌言语行为是各语言社团长期的历史传统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并且密切地联系于该社团的其它文化因素,本文从概述礼貌研究入手,分别讨论了礼貌与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的关系,为正确使用礼貌语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最佳礼貌假设",认为礼貌是明示和推理的结果,说话人通过认知语境中的最佳关联来确定明示方式,听话人通过认知语境中的最佳关联来判断说话人的礼貌意图。该假设强调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互明的重要性,揭示了言语交际中双方的共同责任,帮助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把握礼貌程度。  相似文献   

10.
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遵循礼貌是语用能力的重要一环。调查表明,学习者的礼貌语用能力过多地体现在语用语言能力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语境的制约作用。据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语用能力,凸显礼貌的级别性与文化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礼貌现象一直是语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特定的表达法,没有固有的礼貌和不礼貌之分,言语行为的礼貌与否,会受到一定语境条件的制约。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对"礼貌"与"不礼貌"进行细致的界定,并力图从语境角度对言语行为进行礼貌得体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虽然B&L(Brown & Levinson)没有对“礼貌”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众所周知,恰当的礼貌言行在日常生活中会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然而,在探讨礼貌问题时,必须要考虑语境(context)——即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对礼貌的影响。因为礼貌在语境的影响下存在着转变为非礼貌或普通话语的危险,即从无标记(Unmarkedness)到有标记(Markedness)过程。这里旨在讨论语用学视角下被标记礼貌性语言的内涵及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象似性的研究大多涉及词汇、句法、语义,而应用于语用层面的研究却鲜见。在指出数量象似性对话语礼貌解释力不足的基础上,将距离象似性运用于语用层面,并从语言礼貌与话语礼貌的区别、话语礼貌的推断、话语礼貌与否的受话人标准等方面作具体分析,旨在说明话语礼貌具有距离象似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杨宪益英译本《红楼梦》使用了6种不同的英文称谓语来翻译同一个中文称谓"老太太",这种语言的选择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基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礼貌顺应。从顺应理论的视角研究礼貌,将有助于更全面地阐释翻译中的礼貌现象,从而对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秦勃 《考试周刊》2011,(82):107-108
礼貌原则较好地弥补了合作原则所不能解释的语言使用中的间接表达现象,但此准则存在一定的矛盾,忽视了情景语境的作用和礼貌的文化内涵。其原因在于该理论将语言礼貌和言语礼貌等同起来,模糊了语言表达和语言表达效果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礼貌与语境     
语境层级与礼貌之间有密切关系,语境不同,所要求的礼貌语言也不同;一个特定的表达法,没有固有的礼貌和不礼貌之分。言语行为的礼貌或不礼貌,归根结底是受一定的语境制约的。  相似文献   

17.
吴迪  朱蔚贤 《考试周刊》2014,(64):22-23
会话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统一于语境之中。本文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礼貌用法的语用分析,指出在判定禁忌语是否礼貌时,语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礼貌是一种语用策略,而在特定语境条件下所形成的临时性语用意义及其修辞性恰恰从语义表达角度迎合了这种语用策略,表现出了与礼貌原则策略要求的功能默契,即词的语用意义顺应了Leech的礼貌原则,具体表现在对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的顺应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对礼貌研究的成果,继而从原型理论入手,在设定交际双方社会地位相同但彼此不熟悉,且一方请求另一方做事情的条件下,就礼貌原则、面子观在不同语境的交际中的运行机制进行具体讨论:(1)说话者如何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请求;(2)听话者如何礼貌地接受说话者的请求;(3)听话者如何礼貌地拒绝说话者的请求。最后,通过分析和举例说明,本文得出结论:采用非典型的表达不失为表达交际者间礼貌的一个良策。  相似文献   

20.
对动词进行体进行认知研究可以从直接语境和间接语境来分析。直接语境描叙了动词进行体的本质含义:动态的过程性;间接语境描述动词进行体的外延作用:描绘、情感和礼貌语境。对动词进行体的认知研究不仅反映动词进行体的本质属性,同时反映了动词进行体丰富多彩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