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影《庭院里的女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合作的电影《庭院里的女人》是继《大地》之后改编赛珍珠小说的第二部成功之作.此片问世的艰难过程反映跨文化创作之不易,强大阵容体现伟大作家的成功之作对艺术家的感召力.这部中国产的好莱坞电影精品其情节、主题与原作有所不同,但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却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2.
在《群芳亭》这部作品中,赛珍珠以吴府这个封闭空间为背景描绘了吴太太不断探索自我精神和构建自我身份的过程。过去的研究大多认为吴太太完成了自己的身份转化,从一个缺乏自觉意识的封建女性转化成为一个精神自由的独立女性。但首先吴太太的自我仍被家族这个牢笼所围困,不过是在牢笼上粉刷了一层人道主义精神的金粉;其次吴太太从卧室中搬离使身体得以解脱,却又将其他女人捆绑于床榻之上;最后吴太太看似在书斋中解放了自己的思想,只不过是将禁锢自己思想的锁从封建思想换了“安德雷思想”。  相似文献   

3.
赛珍珠的自由博爱思想在小说《群芳亭》中性格和灵魂残缺的男性身上得到了演绎和诠释。女性主义在性别对峙基础上提出的对一元化自由的追求和绝对的平等是与赛珍珠自由博爱以及异质文化交流的思想相违背的。两性的自由和平等是绝对的全人类的自由和相对的两性间的平等。赛珍珠的作品不仅为东西方异质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而且对我们致力于两性平衡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赛珍珠《群芳亭》与沈复《浮生六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珍珠的《群芳亭》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印痕的长篇小说,主要内容与清代沈复《浮生六记》有许多相似之处。赛珍珠可能藉由林语堂《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著作的启发而关注到这部清代随笔。《群芳亭》在情节基础和人物性格设计上虽受该作启发,但人物身份地位、生活目标和生命轨迹都发生了现代性转变。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要为中国传统女性探索一条通向现代的自救之路,体现了她特殊的东西方文化观,但人物形象难免因观念先行而有失自然真实。  相似文献   

5.
《群芳亭》这部小说中,赛珍珠对精明干练、追求精神自由的吴太太的形象塑造使西方读者重新认识了中国女性;而与昊太太处于同一社会转型期的疯狂女人周蘩漪是曹禺笔下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受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和西方婚姻自由观念的影响,她们积极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之爱,渴望拥有婚姻生活中的话语权,但又在根深蒂固的封建男权思想中苦苦挣扎。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来看,她们的觉醒、反叛和追求独立,缘于当时社会环境下女性意识觉醒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电影《庭院里的女人》是根据美籍女作家赛珍珠的长篇小说《群芳亭》(Pavilion of Women)改编而成。该片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南方大户人家内部复杂的人物关系及情感纠葛,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女性的情感生存状态。而本文则试图从对原著和影片的解读中,寻求一种跨越文化障碍的女性情感自省。  相似文献   

7.
从后殖民视角看《庭院中的女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珍珠虽然出生在美国,但自小就随父母来到中国。作为一个在中国前后度过了40年时光的作家,以其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作品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中国的境况,在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中为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但同时,由于赛珍珠对其所属的美国及西方文化矢志不移,她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难免打上后殖民的烙印。试从后殖民的角度分析、解读她的作品:《庭院中的女人》。  相似文献   

8.
《庭院里的女人》自公映以来,反响较大,出现了种种批评的声音。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这些批评存在的偏颇性,充分认识影片的内涵与价值,也应看到罗燕为沟通东西方文化所做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作为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以创作中国题材的小说闻名于世的美国作家,其身上的后殖民倾向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她的中国题材小说以她的亲身经历为素材,为西方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方面,她的小说中也存在着浓厚的说教意味或说是化殖民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作为河南人,还原1942年河南受灾饿死300万人的历史,刘震云萌生创作,但小说中被采访者呈现模糊或冷漠叙述,这又与河南多灾的背景及灾民身份有关,在此基础上刘震云用农民立场、民间视角、调侃口吻连缀文本。当小说进入影视,沉闷与血腥的画面让人们对"饥饿"有更深的视觉感受。在小说与电影两种视角观照下,更能理解河南人的性格。  相似文献   

11.
小说《色·戒》被争安改编成为电影引起了轰动效应。张爱玲的原作带有明显的女性叙事的特点,这是由作家的性别决定的,表现出女性对传统男权主义的解构。李安的电影,却不自觉地将小说诠释成为一个男权主义文本,并且带有浓厚的后殖民想象。  相似文献   

12.
小说《色·戒》被李安改编成为电影引起了轰动效应。张爱玲的原作带有明显的女性叙事的特点,这是由作家的性别决定的,表现出女性对传统男权主义的解构。李安的电影,却不自觉地将小说诠释成为一个男权主义文本,并且带有浓厚的后殖民想象。  相似文献   

13.
《铁皮鼓》:从小说到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导演施隆多夫的大多数电影作品是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其中《铁皮鼓》被认为是对君特·格拉斯同名小说的成功改编。《铁皮鼓》向人们展示了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基本范例,包括对原著风格的继承、叙述视角和语气的转换、内容的截取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牡丹亭》《桃花扇》中杜丽娘和李香君两位女性,是明清女性爱情意识觉醒的典型代表,她们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是女性对自身爱情观念的探索和深化。也反映出现实中女性渴望解放,对个性自由不断追求,暗示了社会思潮的变革和进步。杜丽娘和李香君对于爱情的觉醒同样会影响现实中的万千女性,为自己而争取幸福,不甘于做闺房淑女.关心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平等,女性解放的呼声不断涌出,可以说杜丽娘和李香君对于爱情意识的觉醒,给清代以及后世带来了一定解放思想的作用,值得我们肯定和赞扬。  相似文献   

15.
赛珍珠发表于1946年的小说<群芳亭>堪称一部女性成长小说.小说以主人公吴太太的女性意识转变过程为主线,描述了吴太太从萌生出懵懂的女性意识萌芽到成熟的女性意识的确立过程,探讨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如何打破菲勒斯中心主义、构建自我意识体系、实现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问题,提出了人人都有获得幸福和实现自我权利的两性和谐平等观,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对当今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而有个性,他们有自主的思维,有凝重的意蕴,但也有虚幻的理想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湘南学院学报》2019,(3):57-59
电影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极具个性化的精神作品,小说到电影中间存在着改编剧的叙事转换问题。从冯小刚导演改编严歌苓小说《芳华》的叙事转换入手,分析两种不同叙事类型在叙事视角、叙事时空、情节方面发生的转换,以及两者之间的微妙差异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