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环境变化的演变问题和研究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未来而言,全球环境变化(GEC)包含着许多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中有沙漠化、滥伐、酸沉积、同温层臭氧消失和气候变化。过去十年中,人们已制定了许多探讨全球环境变化的多学科研究计划。本文描述了全球环境变化的演变,探讨该问题的国际研究计划,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全球治理视域中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在创造了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环境等许多领域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全球性问题。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应积极努力,加强合作,进行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3.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9,(10):102-103
全球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找应对措施。全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大气组成变化、气候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3个方面。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全球变化研究有四个国际科学计划,即WCRP,IGBP、IHDP、DIVERSITAS,这四个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签署新的协议。气候变化作为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环境挑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核心议题。它不仅事关人类生存环境、经济发展,更是各国争夺未来发  相似文献   

5.
IHD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影响国际研究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2000,(1):20-21
  相似文献   

6.
<正>受全球变暖影响,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我国最大生态功能区—三江源地区冰川退缩现象正在加剧,多数冰川出现退缩现象:黄河源区阿尼玛卿冰川面积在1990至2002年间由166平方公里退缩为101.94平方公里,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地区冰川面积在此期间也呈持续下降趋势。据青海省气象局近日发布的《三江源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决策咨询报告》显示,若降平均水量不变,未来一百年内三江源区冰川面积将减少四至六成甚至可能更多。长度小于4000米的冰川大都消失,整个长江源区的冰川面积将减少60%以上;若降水量增加,届时冰川面积约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日益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因为,气候的变化严重影响了水文与水资源系统,将对人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主要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是具有科学支撑的严肃事实,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巴黎协定》是国际合作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重要进展,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流共识。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目标,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要尽快实现低碳转型发展,发展中国家也要加快低碳创新发展。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了积极建设性的作用,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政策将不断强化和实施,从而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人类如何合理管理“地球生命支撑系统”,以满足人类对可持续发 展的追求,是 全球环境变化(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简称GEC)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国际全球\\\\\\r 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 mental Change,简称IHDP)侧重于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 l Environmental Change,简称HDGEC)研究方面。本文在对国际HDGEC研究发展大势进行科 学判断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在HDGEC研究方面的进展,分析了我国HDGEC研究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探 讨了我国HDGEC研究的未来发展走势。我国HDGEC研究应根据国情,着眼全球,把 握趋势与时机,在重大研究问题、能力建设等方面有所发展、突破。  相似文献   

10.
蒲芳 《中国科技信息》2005,(10):144-144
一、引言随着经济、贸易、科技的发展,当今国际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形势,一些在过去被视为是纯国内事务的解决方式的国际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国家主权概念不断受到挑战,从环境的角度而言更是如此。当国际法律秩序面临全球性的、跨国的环境问题时,传统的主权概念仍将发挥作用吗?因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围绕应对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各种制度安排迅速发展,对国际政治外交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全面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影响,讨论了科学技术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中的独特作用,并结舍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科技应对策略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与气候变化的若干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认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认识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的特征是探索应对和适应的可能途径的科学基础。尽管有一些影响报道和影响的模型评估研究,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的具体机制对不同产业的影响特点和趋势仍然很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1):102-103
Nature近期报道了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TPE)计划”。准备通过开展这一国际研究计划来理解和减缓“第三极地区”的环境变化。面积大于500万平方公里、以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为中心的地区,研究人员称之为“第三极地区”。“第三极地区”拥有世界上除南北极之外最大的冰储量,  相似文献   

14.
盛瑾 《青海科技》2014,(3):58-6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我们这个时代、在资源配置的问题上,市场相对于计划更为有效。但是,市场也决非万能,"市场失灵"、"市场无效"等现象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而日增。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人类的活动(尤其是社会伦理活动)与公共产品(特别是环境)时往往无能为力,而当前的世界环境问题发人深省,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对于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难逃其咎,它们具有密切的连带责任,应当可以在彼此合作的基础上谋求集体的、理性的解决之道,恰如我们一直致力于的任何一个全球问题,譬如发展中的贫富差距,还有禽流感等等。  相似文献   

1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源-经济-环境政策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期召开了"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能源-经济环境政策"为主题的第71次双清论坛。会议围绕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重要选择、全球实现控制温升2℃的目标各国面临排放空间不足的严重挑战、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凝练了该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不确定性下的决策选择方法和评价、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技术创新、转移和竞争的规律、能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及内在影响机制、低碳发展的规律性研究等,并就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中管理科学问题的综合研究、建设能源与气候经济的基础数据平台、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末期以来,全球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和食物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近十多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的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严重灾害。非洲的连续干旱使许多国家的粮食严重减产,不少地方大范围颗粒不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非洲的沙漠面积年年扩展,已是个严重问题,而干旱更加速了沙漠化的速度。在我国,大范围的旱和涝也是屡见不鲜的。解放前,由于天灾  相似文献   

18.
王圣礼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86-88,80
本文首先对环境法的划代问题进行梳理,阐述各代环境法的特征,重点阐述纽约大学的Richard B.Stewart教授对理想的第三代环境策略的考量,并介绍了迈向第三代环境策略过程中国际上的部分做法及实现过程中的障碍,最后提出其对我国环境法能力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导致地球大气圈CO2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的燃烧。笔者研究表明,导致地球大气圈CO2气体的增加还有更重要的来源,即自然因素。它们是火山气体、泥火山气体、矿床中的气体(金属矿、盐矿、煤矿、石油天然气藏等),与地震、海啸、洋中脊、洋壳蛇纹石化有关的气体,以及与森林大火有关的地球排气等等。而海洋—大气、土壤—大气的碳循环作为CO2与CH4的汇涉及到CO2、CH4的演化与循环。相比之下,人类活动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很小的。只有全世界科学家通力合作,观测研究CO2、CH4气体的源与汇及其通量,进而对温室气体CO2与CH4做半定量、定量的评价,才能确定人类活动与地球排气对环境的影响孰主孰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蒋劲松先生题为"作为环境问题根源的实验科学传统初探"的报告中的两个主要论点:(1)实验室环境中得到的知识必然是地方性的知识,(2)大规模应用这种知识的企图是造成我们通常所谓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分析的结果是第一论点不成立,而第二论点的理由不充足.笔者对蒋先生的第二个论点在某种意义上表示赞同.为此本文最后提出一个在理解环境问题上的新维度:即从第三人称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