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汉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人的思维和情感,具有人的“灵性”,它积淀了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那么.我们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相似文献   

2.
《语课程标准》提出:“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又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性,二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与传统的语文工具性的理念相对照,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深刻感悟能力,在情感熏陶中体现人文色彩。面临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现状,要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笔者愿以拙作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于漪老师也说:“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本身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文言文教学不仅要重视文字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73):39-40
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格理想道德,向往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初中语文教材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初中阶段又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初中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大责任。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的人文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可以从阅读、写作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韩艳秋 《小学生》2010,(10):16-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足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体制和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目标不再单纯地以学生成绩的提高为唯一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上升和提高。语文课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特点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客观存在,关注语文课程和教学的人文精神,不是什么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一个自觉程度高低的问题。《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语文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提高人文素养的  相似文献   

9.
首先来看一下语文学科的性质,教育部制订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这样描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中可以看到语文教育新的理念转换轨迹:它在原"工具性"本质的基础上融入了"人文性"的内涵,使二者在学科性质的地位上等量齐观,也就是说,"新课标"  相似文献   

10.
董学敏 《学周刊C版》2011,(7):170-17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门学科。这就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龙头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并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人格完善,使儿童成为事理通达的人。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分开来说就是人与文化,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任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充实、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个体通过对语言、文字、哲学、历史、宗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本质的重新、科学而又全面的认识。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语文课程标准》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放在了首位。也就是说,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即“人文性”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其精髓是"以人为本",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达到解放人、发展人、提升人的目的。如何充分认识人文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热爱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强化人文精神。初中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编排、课程标准的重新考量和教学观念的重新设定对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精神,提高整体文化素养起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对语文课程而言,还是对语文教材而言,“人文性”都尤为重要。新课标强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基于语文课程对人文内涵的要求及其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极为重视人文精神的有机渗透,努力以文载道;广大一线的教师也极为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选自经典的名家名篇,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古诗词中优美的语言、超然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对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针对性实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升其教学成效,不仅能够起到学习、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还存在一定不足。教师教学中侧重字词讲解,关于诗词中情感的剖析介绍很难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因此为切实提升古诗词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成效,本文从古诗词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入手,探讨教学中的不足并最终提出优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这样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纵观笔者从教以来的三次教材改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呈现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