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内微电影自2010年异军突起至今,在三个维度上发展着,这三个维度是艺术维度、商业维度和话语维度。每个维度又包含正负两个向度,这三个维度六个向度,让微电影呈现出一种立体的三维架构和不断变化的态势。艺术维度:起步之中艺术维度是微电影作为影视类型所具备的一种共性维度。微电影是独特的电影类型。过去很多人不承认微电影是电影,把它等同于网络视频,认为它没有艺术性可言。的确,很多网络视频不能称之为电影,比如网民拍的家庭录像、搞笑片段、以及一些新闻报道、纪实视频等都不是电  相似文献   

2.
宋瑜 《报刊之友》2014,(9):97-98
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兴大众文化形式,微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带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化特征——依托“高技术”、运用“浅表达”满足现代人心理的“高情感”需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电影所具有的创作上的自由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内涵上的包容性和与时代同步的高科技运用,迎合了当代观众的心理,潜移默化中的价值观引导更是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成为电影艺术向观众审美需求靠拢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微电影中的恶搞进行了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的划分,相对于现代性而言,后现代性是扁平的、无深度的,但后现代主义却充满了对现代性缺陷的反思和叩问。这是站在后现代的视角,对微电影中的恶搞进行的质的区分。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摒弃了传统电影的主体性和内在性,凸显出开放性和多维性的特点,为当今微电影生产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因此,将后现代主义创作范式引入我国的微电影生产无疑是一种创新的举措,从而使微电影生产摆脱了刻板、僵化的困境,取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双赢,不过二者在融合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试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营销理论,长尾效应贯穿于微电影制作、传播、销售以及衍生品开发的全过程。制作主体多元化,制作成本低廉化,微电影颠覆"二八"定律;传播内容丰富性,用户体验多样性,微电影受众趋于小众化;传播渠道多级化,传播效果裂变化,微电影需求曲线向尾部移动;销售渠道多样化,营收模式多元化,微电影利润趋于最大化;内容创意版权化,电商营销影视化,打造微电影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受众满足理论视域下微电影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云 《新闻世界》2012,(7):244-245
微电影不是普通DV拍摄的短片,也非制作精美的MV,它是具有微型性、商业性、多元性、艺术性等特征的电影形式,微电影受众主要为80、90后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及目标广告受众。从受众满足角度出发,微电影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它的制作主体应具备以下观念:剧本第一,创意为王;艺术先于营销;多媒体平台拓展建设。  相似文献   

7.
8.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是在后现代视域下进行的,它不仅仅是传播介质的转换,而是由此带来的传播范式和思维方式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和文化潮流,随着上世纪后半叶现代性思潮的式微而异军突起.以法国哲学家利奥塔的《后现代状态》为发轫,形成了后现代的立场和基本观念,逐步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主流.大众媒介与文化工业呈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特征.笔者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后现代媒介理论进行理解和剖析,有利于“互联网+”新时代国内大众传媒的效果的促进和自身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下依托互联网而兴起的网络综艺节目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病毒式传播,已发酵成为现象级事件。本文试从后现代视域探讨网络综艺节目狂欢背后体现的后现代特性并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已进入Web 2.0时代,UGC模式已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满足人们的新型欣赏需求,产生了一种新的影视艺术形式——短视频。本文从美学的视角出发,结合黑格尔的"艺术终结"理论,分析时下大热的短视频对传统美学的影响,探讨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周薇 《兰台世界》2012,(29):96+50
作为传承文化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平台,提供优质服务是促进图书馆建设的切入点和立脚点.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质量也有高低优劣之分,突出服务质量,彰显知识价值,自然成为图书馆建设所追求的远大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张科 《传媒》2016,(24):72-74
商业微电影以较高艺术水准和软植入的商业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换,成为广告营销的重要手段.商业微电影发展至今,还处于已小成气候但产业化方向尚不明确,有一定影响力但生命力不足,艺术水准高而商业价值存疑的状况.其应在内容上继续遵循高品位的电影艺术生产逻辑,推广上遵循跨界商业化营销逻辑,帮助企业实现商业和社会传播效果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16.
在融媒体视域之下,快速发展的新技术与环境为微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通过借助融媒体可以使得微电影得到充分的发展与进步,然而这一环节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微电影的传播特征、融媒体视域下微电影内容生产的优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浅要探析,旨在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思路,促进其不断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移动终端裹挟着新的话语方式、传播方式带领人们进入"微时代",从而滋生出各种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就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至今为止,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并不统一,比较常见的说法,如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个界定明显倾向于传播的发起者与接收者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则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新媒体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纸媒等传统媒介形式,接受"短、精、碎"的新媒体语境,发着微信、读着微小说、看着微电影.在种种现象的背后,除了信息科技发达恰好迎合了年轻一代时间紧凑、碎片阅读习惯这一显著原因之外,后现代文化时代的悄然来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后现代语境下考量和重新审视新媒体以及其派生物微电影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电影广告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电影广告的出现为广告主重新分配广告预算、选择广告宣传方式提供了可能性,而其快速的发展也体现了其生命活力,在此背景下,结合微电影广告案例,分析微电影广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后现代的大潮来势汹汹地把一切都解构,把一切都变得支离破碎时,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维护知识和思想的自由却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愈发突显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荣荣 《东南传播》2011,(12):33-34
对于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及叙事艺术,已有少数学者进行过相关的研究,但更多的学者和界内人士关注的是其营销价值,而从传播学的视野对微电影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者更是少之甚少。运用传播学的原理解读微电影的叙事艺术,不仅能够指出微电影在叙事及功用层面上流行的原因,还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