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金香 《传媒》2018,(3):90-93
公共传播背景下,探讨传播中"传""受"关系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哲学范式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可理解为互为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哈贝马斯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颇具代表性,公共传播视角下对其理论价值的探索,有助于厘清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指导现实的传播实践."主体间性"理论与"公共领域"理论、"理想传播情境"理论以及"交往有效性"理论等密切相关,在"主体间性"的传播关系下建构的传播行为能够打破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建立起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助于信息双向、对称、平衡地传播和交往理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公共经济学视野下对农电视传播的公共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商业电视和公共电视泾渭分明,以此为参照考量中国电视,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电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电视.在目前社会转型和电视转型的背景下,产业化成为我国电视业界和理论界的"理念共识".这种"共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对农电视传播公共性特征在理论关注上的忽略,以及实践操作层面上"认识自觉"的某种缺失.以公共经济学理论来考察,对农电视传播属于准公共物品;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不能把这个准公共物品简单地扔给市场,政府的"补位"不可避免;而电视媒介自身的认识自觉和操作实施,更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珮 《新闻知识》2012,(8):55-57
微博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平台,在赋予普通人话语权方面具有比传统媒体明显的优势。许多学者看到微博的井喷式发展,都对其推动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表示乐观。本文从微博信息传播的公共性入手,结合哈贝马斯等学者关于"公共领域"的叙述,从微博信息传播的多个方面简要分析微博在网络公共领域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环境下,组织形象的传播发生了深刻变革,组织的理念与行为都可能产生与组织形象相关的舆情.对组织舆情的监测、引导、处理是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媒体多样化舆情,组织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有效对话,以真诚的态度及时告知公众真相,避免组织在舆论场中丧失话语权,走入传播误区.  相似文献   

5.
代雅赤 《传媒》2018,(12):83-85
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高校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就业难与媒介化社会对传媒人才需求日益上升、用人单位猎寻优秀传媒人才难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进入公共传播时代,传播关系由原来的强主体性特征转变为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传播过程中的公共理念与公共精神成为基本的传播伦理要求,传播目标的公共利益取向日益突出.与之相对应,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公共传播范式转向成为必然,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应转换原来的"新闻传播"范式为"公共传播"范式.  相似文献   

6.
丁宁 《档案》2013,(2):4-7
社会治理正在经历以公共管理为导向的变革,公共性的构建是变革的主题.国家档案馆是社会治理的组成部分,社会治理的变革也在推动国家档案馆的变革,因而,在公共管理背景之下,公共性的构建也成为国家档案馆变革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控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文章结合现实,将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控制问题置于政府形象建设的视域中进行研究。在阐释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控制与政府形象建设的关系基础上,指出了提升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控制能力的意义,进而从建立和完善信息机构管理制度、实现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控制中政府议程和新闻议程,增加信息传播控制系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培养专业的危机信息传播控制人员队伍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危机信息传播控制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益组织形象是社会对公益组织的整体看法和评价。运用CIS理论,可以发现公益组织形象符号的传播,主要包括视觉符号、理念符号、行为符号的传播。公益组织要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符号学理论视域下,必须实现组织形象符号的同频共振传播,其中视觉、理念、行为符号的同频共振传播是公益组织声誉形成的基础,而编码者、解码者符指意义的同频共振则是公益组织声誉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宋奇  李智 《现代传播》2022,(12):56-64+88
梳理社会学与国际关系理论发现,共同体是多元主体经由契约和身份认同所形成的,需要公共性作为支撑。托克维尔指出,公共性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中实现的,社会组织是主要行动者。故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国际传播不能重复霸权性的老路,而要通过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多元主体来进行国际公共传播。目前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国际公共传播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有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值得国际传播实践和研究重视的新兴领域。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恰当的政府形象管理.在当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话语考察出发.探讨政府与媒体、公众的对话误区,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传播原则,进而提出政府形象塑型传播和矫型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刘庆振 《今传媒》2015,(2):16-17
传播是政府公共形象树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发布信息、重归共识、价值塑造始终是政府对于公众传播的主线。本文主要着眼于新媒体时代的政府传播范式的转换,提出传播的态度要从单向灌输转向平等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公民精神以及新媒体手段的作用,从而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奠定媒体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媒介公共性的思考来源于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的概念,公共领域是相对国家并独立其外的社会生活领域,存在于涉及国家的公共权威和市民社会的私人领域之间。公共领域的目的就是让民众有能力对公共领域本身和国家诸项实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媒介公共性的含义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和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媒介技术论及公共性理论的视野出发来呈现当下对于传播的理解中存在的一些被忽略的维度。媒介技术论视野下,传播是理解社会、理解文明、理解现实的根本,传播中介了我们和现实的关系,现实便存在于传播之中;以"公共性"理论视野反观当下主流传播学发现,其遮蔽了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所提到的价值理性,忽略了传播本身作为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仪式,一种认识人类、社会的前提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美学视野中的网络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峰 《现代传播》2007,1(4):97-100
网络传播的美学内涵不在于交流信息,而在重构个体感知世界的方式,进而重构当代人的审美生活.空间维度上的"互联"和时间维度上的"互动",使康德所要求的"审美共通感"获得新的历史形态.网络浏览、网络写作和网络游戏,使主体间的非概念沟通真正突破传统的艺术范畴,扩展到整个生活世界.这使网络传播暴露出其内在的审美向度,同时也迫使当代美学扩展其理论视野,关注交流方式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已成为国家形象叙事框架能否成功的关键,文化间性是多种文化之间对话交往的前提条件,从主体间性到文化间性再到“转文化”间性是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在诉求。国家形象是基于文化间性理论意义生成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多维框架体系。本文基于文化间性、转文化理论,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的“自塑”“他塑”“间性”等维度,研究了挖掘中华文化元素、拓展泛媒介化空间等文化间性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利用媒介仪式来建构和传播典型人物形象成为媒体的创新之举。本文以典型人物形象系统中的平民楷模形象为研究对象,以央视寻找最美系列颁奖礼为研究个案,在媒介仪式观的视域下解读平民楷模形象的仪式建构与传播过程,探析其建构与传播的仪式陷阱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7.
微传播的兴起改变了高校信息环境,也为公共领域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基于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微传播环境下公共领域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依据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探讨了高校的微传播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分析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为提高校园微传播效果、建设校园公共领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析了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播学的理论以及主持传播的事件皆已经证明传播者的形象会影响传播效果。由于主持人工作的特殊性及角色的公共性.形象对于主持传播的意义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主持人的物质形象与精神形象两方面阐述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屈豆豆 《采.写.编》2018,(2):106-107,13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端的不断升级,媒介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城市宣传片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效果.本文运用多种理论分析永州城市形象宣传片,并针对永州城市宣传片存在的主题不清晰、定位不明确、个性不鲜明等问题,在形式、内容、手段等方面提出建议,从而更好地提升永州的城市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在他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到:“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他和私人领域之间是相对立的.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有些情况下,人们把国家机构或用来沟通公众的传媒,如报刊也算作‘公共机构”.①由此,我们可以整理出作为与私人相对的一种理想的交往场所的公共领域的一些核心要素:公共性的参与主体是作为自由独立之私人的公众,它的载体是作为提供自由沟通平台的各个时期的传媒,它的运行内容是作为公共意见的社会舆论.平等开放、自由讨论、理性批判、监督权力是其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实际上构成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