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新媒体从技术层面上为人人平等地参与信息的发布和交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媒体制作方与媒体消费者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而且,新媒体不仅是一种技术变迁,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变迁,它对经典和经典的传统发挥着解构与重建的功效。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态势下,经典的生成和传承需要媒体制作方与媒体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3.
中国传媒产业规制的解构与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有的游戏规则制约下,传媒产业发展已经到达某种极限。很显然,规制变革已经成为保证和促进中国传媒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4.
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广播影视科技"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05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户,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中国电视将在数字化进程中解构与重构.对这一趋势的预见和规律的把握,于我们传统电视人高屋建瓴、未雨绸缪、积极运筹、主动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柳田国男在《民间传承论》中界定其研究对象为"民间传承"以来,日本民俗学围绕"传承"概念,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立场:一是"从田野看传承"或"由传承思考田野",认为应努力把握田野里传承的实际面貌,借此显示出一种民俗学能够进行独到的调查研究之可能性;二是对传承概念的批判,主张不可以继续拘泥于其所蕴含"同一性/连续性"规范,仅仅探究具有"传承"性质的事象,否则今后的民俗学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传承"概念被"冻结",背后存在着基层文化论和民族性理论的影响,这种传承观将有可能由行为论之传承理论逐渐得以"解冻"。民俗学有必要把握"生活世界中的传承"的实际情况,重新返回到田野,返回到生活世界,重构传承概念。  相似文献   

6.
档案问责的科学化是推进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有效压实档案工作主体责任的现实保障。档案问责的有效和有序展开,应基于档案问责的主客体、情形及其程序的整体框架,对其内在的运作逻辑作出系统性的明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档案问责不断走向成熟,但其在具体运行中依然存在协调性、规范性和常态性不足的现实弊端。当前,应通过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多元协同机制、覆盖关照机制、程序操作机制、信息发布机制和理念引导机制,推动档案问责实现科学重构,为推动新时代我国档案管理事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当下,大众传播行为“失范”、“失规”现象的屡禁不止,使媒介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媒介社会责任的逻辑缘起、担责主体、责任对象、责任范畴以及责任践行等诸方面相关命题的详细厘定、疏阔,试图达到在对其本质内涵的清晰把握基础上,实现“责任”履践的有“法”(度与边界)可依、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曹轲 《青年记者》2012,(31):33-35
一般意义上的政府部门、官员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基于领导和被领导关系上的变化,而是基于监督与被监督乃至接受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不适应和逐渐适应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论新媒体定义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媒体是现在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名词,但对其定义又莫衷一是,造成论述上的自说自话和理解上的千差万别.因此,在分析新媒体特点的基础上,从语义学和形式逻辑学两方面对其定义进行重构,从而保证对它的正确使用,规避它带来的传播上的风险,就成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被广泛使用后,"积极受众"、受众能动性等概念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注意。本文认为,与电视传播不同,新媒体孕育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在传播方式上,体现为受众参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开放性文本的出现、媒介对受众个体的社会化建构;在传播文本方面,体现为意义的"内爆"和本文的失真。同时,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受众的参与空间、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之相应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信息内爆"弱化受众能动性、碎片化阅读削减传播效力、媒介成瘾导致受众行为失范、复制技术降低受众创新力。新媒体对"积极受众"的建构与解构并存。  相似文献   

11.
伴随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媒体也成为一个新兴市场,成为资本和创业者争相追捧的领域.但是,广告与内容是一对瓜分注意力的矛盾,互联网与广电是争夺消费者的一对矛盾,多元化与专注是企业经营的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社会记忆的主要载体,是构筑人类记忆宫殿的基石.档案与生俱来就与社会记忆管控关系密切.基于档案与社会记忆管控的关联,围绕两者的基本概念以及档案管控社会记忆的合理性、必要性,通过对档案管控社会记忆三要素的解构:对叙事客体的解构,对鉴定过程的解构,对主体地位的解构,分析档案在管控社会记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档案合理管控社会记忆的重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王雪野 《今传媒》2011,19(3):26-30
回顾中国传媒业近几年的发展,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产值规模、增涨幅度以及组成结构都发生着迅速变化,新媒体成为了近年来传媒领域的热词,同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与杂志相比,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无论任何一种媒体都是技术发展的产物,如今传统媒体面临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移动技术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可能,媒体必须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把传统媒体的人力资源、人力同技术等优势相融合,使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越来越好。本期选取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副院长王雪野副教授和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诸平三位专家特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15.
“新闻价值”理念传入中国后,在适应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中,创造性地理解和发展出了中国化的新闻价值规范。在数字时代,新闻业由“固态化”向“液态化”转向,近期的人工智能现象级产品AIGC更让机器成为了独立的传播者,传统的新闻规范受到多种因素冲击,因此,新闻价值需要从历史、社会、文化、心理,甚至更具想象空间的应用场景等多重维度重塑建构,形成一种新的新闻选择专业标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受到来自新媒体的冲击.而新媒体的媒介技术快速更新,不断改变着新闻传播格局与媒介生态环境,传播的信息和选择呈现爆炸式增长.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话语霸权的瓦解和传播等级体系的解体来阐述传统媒体的解构,从聚合信息、分散信息和即时信息三个方面对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进行解读,新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连接并逐步形成网络体系的传播结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必将走向融合发展之路,共同朝着智能媒体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开放、互动、自由、个性的特征让普通民众以公民的身份和主人翁的姿态,拿起手中的拍摄设备或者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发布着身边的新闻动态,一种“我在场”的主体意识在公民中间蔓延。随着公民精神的不断成长,公民自我赋权的公民新闻运动迅速崛起。“公民身份与主动参与是公民新闻所包含的基本精神,而媒体接近的开放性则是其基础。”①公民新闻不仅丰富了新闻信息的形式与内容,也成为一股重要的解构力量,变革着新闻传播体系与社会生活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环境下,主旋律电影与受众间的关系受意识形态、资本市场、媒介技术的影响而发生诸多显著变化.一方面,主旋律电影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借助新的传播理念和媒介技术,从主体性和群体性两方面继续加强对受众的积极建构;另一方面,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导向和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方式使得受众群体对主旋律电影的解读呈现差异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主旋律电影的建构过程.传受双方试图在试探、协商、妥协的互动关系中建立新的共生模式,寻求新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石慧 《出版广角》2018,(2):60-62
新媒体已经成为视觉传达领域发展的推动力,是信息设计、交互设计与用户研究领域的交融,其结果取决于传达效果.电子书以此为核心,从视觉、综合感官两个层面重新构建情感的、情境的知觉空间,创造更加多元化、多功能的阅读环境,提升新媒体环境下读者的满意度,从而促进书籍信息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20.
孙志刚 《新闻窗》2013,(6):28-29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见问题的时候,脑海中往往会产生“三段问”,那就是:“怎么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才能解决?”。而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需要站在专业的角度上,试图解答“三问”作出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