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的热门话题,美国把人权作为其政治工具,打着人权的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对美国黑人民权的探析可以了解美国人权的实质,揭示美国人权的种族性。本将从种植园制隶制及战后重建的结局分析美国人权,揭示美国人权的种族性。  相似文献   

2.
人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人无论其性别是男是女,都应该享受平等的人权。目前,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世界,正日益频繁地祭起“人权”这个法宝,动辄以“人权”为名制裁他国。而美国自己的人权状况又如何?历史地研究美国的人权政治,可以宏观地探讨和揭示美国妇女在美国的政治、历史上所处的受歧视的地位及其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3.
人权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作为这一政策的积极制订者和实行者 ,在人权外交的理论和行动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影响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政治波谲云诡 ,错综复杂 ,“人权高于主权” ,“人道主义干预”的论调甚嚣尘上的形势下 ,这就需要我们对人权外交的本质和现实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 ,而美国的政策恰好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因此本文从回顾人权观念及其在外交政策中运用的历程入手 ,剖析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社会性和制度性基础 ,揭示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演变动态 ,从而勾画出美国人权外交的概貌  相似文献   

4.
3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从司法侵权、种族歧视、虐待囚犯等几个方面揭示了美国的人权现状。美国对自身存在的人权问题避而不谈,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喋喋不休,充分暴露了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5.
人权问题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之一。西方资产阶级往往以人权的抽象形式掩盖其阶级实质,把符合自己政治经济要求的具体人权夸大为一般人权,以此规范和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必须揭示人权的阶级实质。本文拟从人权理论的提出、演化及人权的普遍形式和具体内容的关系角度,对人权的阶级性作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试析人权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凸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文学又称美国非洲裔文学,它的发展同美国的黑人文化、种族身份、政治地位等的发展密切相关。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纽约市黑人聚居区-哈莱姆的“黑人文艺复兴”(又称哈莱姆文艺复兴)是美国黑人文学以成熟的姿态进入美国文坛的标志。本文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的观点出发,回顾了黑人文学发展繁荣的简要历史,透析了人权状况在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哈莱姆文艺复兴中的凸显。  相似文献   

7.
在3月20日举行的第56届联合国人权会上,尽管前8次反华提案全部失败,但美国仍不甘心,第9次再提反华提案。此前,2月26日,美国务院又发表了((19年国别人权报告》,该报告使用双重标准,不仅无视中国人权不断改善的客观现实,怀着严重的政治偏见,再次用大量篇幅对中国横加攻击,而且还肆意歪曲他国的人权状况,对他国的内部事务说三道四,就是对美国自身的人权问题闭口不谈。对此,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7日发表((1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对美国人权问题作了公开揭露。今日中国的人权状况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这是举世公认的现实。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对外关系中占重要地位。从卡特到克林顿、小布什,美国的人权外交政策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特点有:人权批评实行三重标准;人权外交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片面解释人权,以美国的标准强加于人;人权外交是通过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军事进攻即搞对抗实行的。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在全球推行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也是为了称霸全世界。  相似文献   

9.
人权的法律地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繁感话题。重视人权、促进人权是国际社会所共同关心的。但如何正视人权的法律地位,以便更好地维护人权、促进人权的发展,值得研究。本文从人权问题的历史发展,人权问题的国内性与国际性的关系,人道主义干涉与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人权的法律地位。 人权是指一个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是个发展的概念,最初是17、18世纪欧美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了反神权、反封建而提出的。最初的人权只是作为国家内部政治生活和立法原则而存在,只涉及国内法问题,即一国政府如何对待它的国民是一国的内政,同国际法无关,国际法著作中也未提及人权问题。如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法国1789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利直言》,以及1789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等涉及人权问题的法律文件都是国内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侵略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特别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义愤,人们  相似文献   

10.
人权和美国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人权外交始于卡特任总统时期,里根时期加以完善;到布什时期,成为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其对外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美国的人权外交是美国政府和国会把美国的人权标准强加于人,以维护人权为名,干涉他国内政的对外政策行为。它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一、人权斗争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野蛮轰炸南联盟,袭击中国驻南使馆,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以所谓人权的伪善名义进行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要认识“人权高于主权”谬论的虚伪性,首先要对我们与美国当权者在人权斗争问题上出现的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现代化。在价值意蕴上,中国式现代化人权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权保障相互融通的必然产物。在核心要义上,中国式现代化人权发展道路凸显了人权主体的普遍性、人权内容的普惠性、人权性质的双重性、人权维度的代际性和人权关系的和谐性。在本质要求上,中国式现代化人权发展道路在政治导向、制度依托、权利向度和全球视角四个方面创造了人类人权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曾经指出,“可以表明这种人权的特殊资产阶级性质的是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阶级特权被置于法律保护之外,种族特权被神圣化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45—146页)显然,这里所指的“有色人种奴隶制”,首先就是对美国黑人的奴隶制。尽管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宣布废  相似文献   

14.
褚夏 《考试周刊》2012,(81):103-104
体育与人权具有紧密的联系。体育作为一项人权得到了国际人权公约和体育公约的广泛承认。国际体育比赛对于国际人权事业来说,可以扩展自由的范围,加深对自由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平等,反对性别、种族之间的歧视。国际体育运动是国际和平的重要象征.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还可以推动各国国内体育事业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人权是指每个人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国权是通过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两者在政治、法律和价值层面存在着种种的冲突。政治和法律层面的冲突侧重于权利本源性问题,价值层面的冲突涉及本体性问题。关于冲突的协调,笔者提出促成人权与国权的和谐,具体分成三个步骤。人权与国权也应当是和谐的,这是政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人权外交在美国外交政策史上的地位李英桃卡特是把人权放在外交政策中心位置的第一位美国总统。卡特本人及其政府的对外政策,尤其是人权外交受到了来自美国囚内和国际卜的诸多指责:“他(卡特)在官僚制度和全球政治上的天真导致了其雄心和良好愿望的更多的犹豫不决和交...  相似文献   

17.
美国无权充当世界人权法官北京大学教授陈志尚读了美国国务院1994年人权报告(中国部分),联系到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对中国施加政治、经济压力的行为,我和我的同事们对此非常愤慨。中国和美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18.
人权学说是一定时代社会需要的产物。在它的实践时期,主要发挥政治效应。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人权是资产阶级的鞭子。美国把“人权攻势”的矛头集中指向中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提出反华提案遭到十连败的结局。“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成为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一个政治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一、人权斗争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野蛮轰炸南联盟,袭击中国驻南使馆,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以所渭人权的伪善名义进行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要认识“人权高于主权”谬论的虚伪性,首先要对我们与美国当权者在人权斗争问题上出现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作一分析。第一,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权既是美国霸权主义者进行“和平演变”的手段,又是武力侵略的工具。过去,我们对前一点认识得比较清楚,因为在这一点上,中国人不仅亲眼看到“人权外交”、“人权攻势”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的作用,而且还亲身体会到美国  相似文献   

20.
美国通过发布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攻击他国人权状况 ,却对本国的人权问题熟视无睹。在国内 ,美国种族歧视严重 ,枪击案件频发 ,贫富悬殊加剧 ;对他国 ,美国推行“新干涉主义”的人权战略 ,粗暴干涉他国内政 ,践踏他国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