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段德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3):10-15
关于儒学是否宗教以及儒学的宗教性问题的讨论是20世纪儒学发展史上量重大的事件之一。而儒学的宗教性问题,归根到底是个存有论问题,是儒学的存有的终极性和层次性问题。它同儒家主体性思想的关联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局于本体论层面的,主要表现在自我转化的终极性与存有的终极性、自我转化的无尽性与存有的层次性、自我超越的内在性与存有的终极性的内在关联上。这些关联一方面使儒家的主体性思想呈现出超越于西方主体性思想的面貌,从而对近代西方主体性学说的某些弊端有某种对治功能;另一方面,又使传统儒家的主体性思想总具有某些严重的局限,如“太过立体性”、“太过理想主义”以及社会归属的偏狭性等。相信当代儒家在同西方世界的积极对话中定能开展出一个更为健全的、具有普世性质的主体性学说来。 相似文献
2.
现代哲学是在扬弃了近代哲学唯我性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主体间性理论,现代哲学被称作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旨在克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充分发挥主体间性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而交往则是实现这一转向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冲突与走向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主体性问题是近现代哲学的核心问题。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哲学从古代讨论万物本原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转变到讨论知识经验是怎样产生的认识论问题。“认识你自己”这一古老的箴言成了实际的社会行动。对自我,尤其是其理性能力的认识增强了人的自信,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巩固了这种自信,而不断深入推进的民主化进程则从社会关系方面提高了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与此相伴随,主体性教育也随之产生并发展起来了。然而,从一开始,这种思想内部就充满了由两种不同的主体性概念所引发的对立。从学生的主动性到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5.
6.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5,(26)
价值哲学在我国已经发展了30余年,但由于受机械唯物主义和传统哲学思维模式的影响,价值哲学的变革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归其原因是没有搞清楚价值哲学的真正的旨趣所在。本文试把价值哲学的旨趣归结为人的主体性,认为只有主体性才体现了价值哲学的研究兴趣和构建特点,价值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主体性问题的创新性解答。 相似文献
7.
8.
分析哲学通过对命题意义,即可传达性的强调,以及对康德的先验范畴所进行的语义学改造,实现了对主体性哲学的某种超越。然而,分析哲学虽然否定了作为主体性哲学之前提的关于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或者人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对立的假定,但却保留了康德哲学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对立。也就是说,分析哲学对主体性哲学的否定是不彻底的,并没有放弃对绝对确定性的寻求,仍保留有康德哲学的残余,只能说是对主体性哲学的半截子超越。 相似文献
9.
谢兆树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5,22(3):36-38
主体性思想是康德批判哲学和美学的精髓和灵魂。康德的崇高论尤其突出了主体的价值,侧重于主体理性力量的张扬和内在道德精神的唤醒,并充分肯定了主体在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自然与人的统一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晓辉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0-61,44
胡塞尔的哲学一方面可以视为近代哲学思维的极致,另一方面,它也展示了某种转折,主体间性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正是胡塞尔关于主体间性的探究,才使这一问题在现代哲学主流话语中真正蔚为大观。胡塞尔不仅从现象学角度改造主体性概念,而且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对主体间性概念和理论的构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华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1):44-47
对主体性教育这一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是很有意义的。主体性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人的主体发展,主体性教育的价值在于对教育,受教育主体意识和唤起和对教育功能的拓展及对面向未来教育的选择;主体性教育的实践必须塑造自觉的学习主体和建构有效的进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先富共富论”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和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郑颖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1):29-30
汤斌是商丘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廉吏和理学大师,一生“学术师洙泗,政事慕唐虞”。其哲学思想“笃守程朱,亦不簿王守仁”,“折衷于程朱和陆王两派之间而近于陆王”,在中原和我国文化史上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即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目标和历史过程的统一,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论统一,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角度探析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新中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7):68-71
高职校园安全文化是关乎高职学院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安全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普及校园安全知识,不断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促进整个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效率是相对于人的活动而言的,它是活动所具有的规定;活动具有效率与活动讲究效率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效率与有效性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效率是人的活动的量的规定性,有效性是人的活动的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7.
单春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3):68-69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展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首先要全面发展,在理论素养、个人品质、教研能力等方面为搞好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什么,章抛开传统的理念,从哲学的角度以及数学极限的角度出发,用全新的视角进行教育评价的深层诠释,揭示了教育评价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敏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8(3):85-88
章从图书馆管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加强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实验主义是杜威(Dewey)哲学思想的基础,而民主主义是他理想中的社会形态。本文试图从杜威一系列著作中找出他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将两者的关系凸现出来,以此作为认识杜威教育思想的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