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是互相补充说明的关系.而语法隐喻理论又进一步提示了隐喻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虽然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3.
杨晶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2):101-104
从本质上讲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都利用了概念系统中两个概念域的建立、两个概念域中单向性与互动性的经验重构,以及最终由经验重构产生双重性语义结果这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因此,这一系列认知过程可以作为研究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综合认知模式。这一模式进一步证明了思维的隐喻性本质,同时基于这一模式可将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看作一个连续体。  相似文献   

4.
认知隐喻作为认知活动,从思维的角度强调了两类不同事体之间的映射,而修辞隐喻则是修辞格中的暗喻。二者都建立在相似联想的基础上,它们最大的差别在于功能不同。修辞隐喻的应用范围更具有文学倾向性,而认知隐喻的产生则填补了词语的空缺,扩大了人类认知的范围。对两类隐喻进行分析和比较,能丰富人们对隐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对隐喻的研究有很多,迄今为止,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学术界对隐喻本质仍无一致观点。从目前的几种隐喻观,即修辞隐喻、语法隐喻、认知隐喻的理论起源及三种隐喻转喻的模式,探讨其内在关系,可看出,三者并不是孤立排斥的关系,其在本质上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6.
刘雨 《林区教学》2011,(1):61-63
对认知语言学领域的莱考夫认知隐喻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作了较全面的介绍与比较后得出结论:虽然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即都承认隐喻是一种语义现象,都试图解答隐喻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意义这一核心问题,两种隐喻理论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7.
在隐喻的系统性这一框架内,从基础隐喻及派生隐喻的角度,探讨Newmark的隐喻翻译法的具体应用,最终发现两种语言之间基础隐喻的一致性与冲突性与隐喻翻译方法的选择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平面公益广告是由图像和文字两种符号相结合的视觉模态语篇,蕴含丰富的图像隐喻和多模态隐喻。图像隐喻与多模态隐喻研究为探讨隐喻的本质与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图像隐喻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隐喻理论为指导,选取禁烟类平面公益广告为语料,研究其中的图像隐喻和多模态隐喻分类,剖析各模态如何协调一致,成功完成与受众的互动,进而达到隐性说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隐喻研究的两种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隐喻已从传统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成为众多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和语用学等的研究对象。隐喻研究已从对语言现象客观条件的真值描述转为参照主观对客观的经验以及对人们隐喻概念体系的解释。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隐喻本质的不同解释构成当前隐喻研究的两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现代隐喻学认为,人类思维模式是一个隐喻的结构系统。隐喻是人类的普遍认知方式。本文在现代隐喻研究理论框架下对死隐喻、库存隐喻、创新隐喻的翻译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思考,即:译文和原文意象映射是否一致;是否出现文化意象转换的亏损。  相似文献   

11.
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 - Metaphors invite. They contribute to our ability to makes sense of experience as they beacon us to make new (and sometimes playful) connections. In this...  相似文献   

12.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性思维模式是人脑认知能力发展完善的产物,是认知发展的更高阶段和重要方式。从认知的视角对英、汉语隐喻现象作比较性分析旨在验证其跨文化存在性,增加人们对英、汉隐喻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促进双语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隐喻、移位法与拟人法这三个英语辞格是人类思维中三种性质不同的方式的产物,并分析了其表现形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bilingual children's metaphorical reasoning was determined by conducting comparative research with children from bilingual and unilingual backgrounds. Two tests of metaphor as well as the Ravens Coloured Progressive Matrices Test (RCPMT) were administered to 30 bilingual Canadian-Greek children and to 30 unilingual Canadian children aged 8 and 11 years. The Proverbs Test (a verbal metaphorical test) and the Metaphoric Triads Task (MTT — a nonverbal pictorial test) were administered to both linguistic group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inguistic groups on the RCPMT and the MTT. The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nadian-Greek and the Canadian children was that the former correctly preferred the moral of the proverbs in the Proverbs Test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did the Canadian children.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bilingualism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of cognitive construct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16.
隐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隐喻意义是两个类属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本文试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隐喻中的语义转移及其特点,以进一步揭示隐喻的认知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介绍对隐喻概念的现代意义和物理学表述中广为使用的科学隐喻,深刻地揭示导致科学隐喻产生的原因及其内涵、特性与功能。  相似文献   

18.
空间隐喻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介词英语中 ,空间隐喻应用之广泛 ,表达之形象更为突出。在时间、范围、状态、数量、社会地位几个抽象概念中 ,空间隐喻以其系统性、广泛性、形象性充分表现了人类语言发展中隐喻思维及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9.
隐喻的认知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在人类思维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菥和探讨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旨在探究隐喻研究由修辞到认知的历史发展走向,隐喻认知本质及其产生的认知心理基础,隐喻的认知功能以及隐喻是如何生成和理解的。  相似文献   

20.
试析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概念隐喻进行了阐释;然后运用实例解析了三种典型的概念隐喻,即战争隐喻,上下隐喻,容器隐喻是如何在新闻语篇中运作的。通过分析,人们能进而确信: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对人类思维方式、语言使用等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