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 Hello, how are you? B:Very well,thank you. How are you.? A : Fine ! B : Good ! 这是一段完全正确、又不失礼貌的对话。不过,太过于客套和刻板了。谈话完全可以换个方式。  相似文献   

2.
表达要得体     
高考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社会交往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语言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情景进行表达的能力。从内容到题型。涉及面广。富有变化。分值也越来越大,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平时训练时。要学会思考,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写作的材料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我们根据写作的要求,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作为所选择的材料写进文章中,那这些材料就被称之为题材了。这些根据题目要求所选择的材料,不是通通都能用的,还必须按照作者表达的需要,既要围绕文章中心进行一番认真地整理和加工,将那些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保留下来,又要把那些与中心思想无关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十年的新课程洗礼,语文课堂已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满堂灌、满堂问已被许多教师摈弃,代之以多元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教学已成主流教学形态。在这些对话中,  相似文献   

5.
情景语境包括发话人、受话人以及各自的主观状况和社会角色等。本文旨在从情景语境的角度分析得体原则在话语交际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各个领域的语文实践中,修辞主体在修辞应用上只有做到得体,才能取得理想的修辞效果.依规合体、合情合理、解释得通、认同接受是得体原则的基本要求,而对语言语境、物理语境、文化语境和心理语境的适应则是得体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中学文科》2006,(10):40-44
【解析】参考答案:(1)④③①②;(2)而、又;(3)“同呼吸、共命运”或“彼此息息相关”。(1)从“自从20世界80年代以来”可知紧接的句子应是④,而③是④的结果,又是①的前提,①句中的“交往”和后一句中的“语言”联系紧密。(2)“而”表承接“又”表并列。(3)语意重复。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其更深一层意思是:教学是一门运用语言的艺术。因此,语言是教学的第一要素。学校日常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用语言来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启发智力,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发挥着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描述"功能,为的是澄清、  相似文献   

9.
高媛媛 《教育导刊》2006,(11):47-47
现代幼儿教育中,我们提倡教师与幼儿交往时要遵循民主、平等、对话的原则,这些观念已被大家熟悉、认可并接受。殊不知,在对话中我们仍然有一种对话方式不可忽视,那就是潜对话。潜对话,顾名思义是指没有通过口头而是通过文本从而借助心灵进行交流的一种对话形式。从总的目的和价值出发,潜对话与一般对话没有任何区别,但就其所指的对象而言,潜对话一般没有任何具体对象,它可能是某种意识、某种观念或者一段历史,而代表这种历史或观念的有可能是语境中的自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笔者观察到不是每名幼儿都有机会与教师进行交流,而在幼儿的…  相似文献   

10.
礼貌和得体     
言语得体是一全面性的语用策略。合作原则、面子论和礼貌原则都是得体的具体表现形式。礼貌的目的是为了得体 ;不礼貌有时却也是得体的。  相似文献   

11.
自从德国的文化教育学派提出“批判——交往教学”主张。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以知识传输为主的教育观下,由于教育者居于无可置疑的独白者地位,受教育者则成为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12.
与古人对话     
坐在灯光昏暗的书桌前,睡意不觉中向我袭来,我努力地睁开双眼想探求一下古仁人之心……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认为,记叙文更能体现学生的语文功底与写作水平,高考作文命题应该适当向记叙文偏移。所以,考生应该加强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4.
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引导学生复习语言简明得体的有关知识,并懂得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通过高考题或模拟习题例析,探讨高考的试题改革趋势、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学生根据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培养学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以简明得体的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师生双方平等的交往活动,对话是师生交往的开始,这种对话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交往的意义就体现于师生之间的对话中.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95):16-17
改革开放以来,热点词不断涌现,有的已经家喻户晓,成了新的习语;有的刚刚诞生,正在逐步流传。对于热点词的翻译和解读,已经引起了我国英语学术界的重视。作者根据得体性原则的一些基本理论,结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关于热点词的解读问题,提出了热点词翻译和解读的一些见解,包括得体性、语境及翻译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德育的最高境界是本真的德育。本从人性、交往与对话三个元素入手,重新解读德育,旨在构建本真的德育。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较其实验稿增添了“阅读还要有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内容。选入小语课文教科书的多是名家、名篇的作品,但却是普及型读本,这是因为选文已经过教科书编者不同程度的改编,并形成了教材体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势在必行,要做到“走进课程,了解编写体系;走进文本,把握编写内涵;走进细节,理解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19.
"对话",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字眼,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谈话,其结果不管是交谈双方"对路"形成共识,还是"对立"产生分歧,往往都给人以"对照",相互造就,促成你我.对话,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20.
对话教学:负责任的课堂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深入“师心”,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对话的实质应是一种对学生集体、知识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负责任的教学。对它的基本表征、遵循原则及实现途径进行探讨有助于实现“负责任的课堂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