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算命     
一算命先生号称铁算子,十分灵验。一天,有三个进京赶考的书生来算命,问三人中谁能考中。算命先生闭着眼朝他们伸出一个指头,却不说话。书生们  相似文献   

2.
一副复字联     
清代有这样一副奇特有趣的复字联: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小朋友们,你知道这副联语是什么意思吗?上联是说,有位书生,重读原来读过的书,现在又感到很陌生了,于是去问先生,谁知先生早在书生重读此书之前也对此书陌生了。下联中的"步快",是指衙门中步行的  相似文献   

3.
先生先生     
清代有一副很有趣的对联:“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这是一副极其巧妙的复字联。它的意思是:有位书生,所读过的书现在重读又觉得陌生,于是去问先生,谁知先生早  相似文献   

4.
有这么一副叠词佳联:“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意思是学生读书有疑问,忙去问老师,殊不知老师亦生疏;徒步的捕快速度快,去追赶骑马的捕快,但骑马的捕快的马更快。  相似文献   

5.
2000年6月初,已调包头东河人大工作的我,仍然用三周多的时间,进行了我计划已久的“教育之旅”。结束了在铁岭(向傅东缨先生学习)、盘锦(向魏书生老师学习)的考察学习之后,6月8日,直奔上海。在那里,计划拜访顾泠沅先生、刘京海先生、冯恩洪先生。  相似文献   

6.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位书生拿自己的文章请饱学之士批阅雅正,先生面对一篇言之无物干瘪无味之文实在难下批语,最后只得用杜甫两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做眉批,书生未领会其真意欣然而去。其实先生借"两个黄鹂鸣翠柳"之句指文章"不知所云";借"一行白鹭上青天"之句说文章"离题万里"。先生的批语曲折委婉,含蓄凝练,一语中的。  相似文献   

7.
吴平文 《湖南教育》2010,(12):42-43
今年6月26日,县教育局统一组织各校校长到郴州市,聆听了魏书生先生的学术报告。笔者听后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8.
这里所说的少女评诗是一个通俗、畅晓、浅易、明白的故事。这个生动、具体的故事 ,能解决中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和灵活性两个大问题。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 ,有四个书生 ,一天 ,趁先生不在 ,便溜出书房去游玩。他们来到一座小桥边 ,看见迎面走来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女 ,便忍不住想挑逗他一下。于是 ,甲书生高声吟道 :“二八佳人姿多娇”。甲书生话音刚落 ,乙书生接着高声吟道 :“八幅罗裙向东飘”。随后丙书生接着高吟道 :“三寸金莲多婆娑”。最后 ,丁书生高声吟道 :“想必此女要过桥”。这少女见那四个书生举止轻狂 ,心中不悦 ,决心教训教训他…  相似文献   

9.
田恒平 《师道》2010,(1):16-17
今年5月,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即将告别他所挚爱的教育事业岗位而光荣退休。作为一个阅读着魏书生的书、品鉴着魏书生的文章、聆听着魏书生的讲座成长起来的一个教育工作者,内心感慨良多,既感慨于魏书生一生的成就,也感慨于岁月无情。我想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众多魏书生的崇拜者、追随者、研究者和学习者会从不同的侧面对其进行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
笑弹X枚     
水往上漏有三个书生,同坐一条船,突然,船漏了一个洞,水渗了进来。第一个书生说:“我们把船扣过来,把水倒出去。第二个书生说:“我们再凿一个洞,让进来的水流出去。”第三个书生说:“别动,这一定有鬼,人家都是水往下漏,而这怎么水往上漏?”  相似文献   

11.
上小学时读《三味书屋》,一直不明白那个私塾为什么要叫“三味书屋”。及至为人师,教此文,遍查资料,方知此“三味”原来是寿镜吾老先生家的家训,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意思。品味再三,猛然顿悟,此“三味”不正契合于我吗?我一介清贫书生,蜗居山村小学,三餐有食,寒冬有衣,相伴有书……  相似文献   

12.
郑磊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4):103-104
在《聊斋志异》描写婚姻爱情的作品中,蒲松龄抨击了封建礼教和当时的婚姻制度,歌颂至真至纯的爱情。作者借助书生的爱情生活来表现自己的爱情观;而清另一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通过对书生涉及婚恋的描写也可看出那些书生们的爱情观。拟从至情与无情,婚恋的目的条件以及男权的社会这三方面来分析这两部书中的书生爱情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文虫:酸辣书生在吗?咦,您怎么改名啦?酸辣先生:来啦来啦,既然教你们作文,那我就是老师啦。古时候先生就有老师的含义,你们也可以直接叫我先生。文虫:好吧,那以后就亲切地叫先生啦。发布一个好消息,经您的指点,我的作文在班上当范文朗读了呢!  相似文献   

14.
日记育人心     
我做班主任工作已经将近三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曾有过很多的不眠夜,总担心自己班的学生会不会打架,会不会受伤,会不会有哪个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而我一无所知,等等。后来我就在想,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事先预知这些事件?暑假里细读了魏书生先生的《班  相似文献   

15.
清朝康熙年间,一天,有一个书生来到某渡口。渡船停在岸边,却不见船夫,书生很焦急。正在四下寻视,忽见不远处柳树下泊一渔舟,书生便去求渔夫送他过江,并说愿出三倍船价。渔夫见他彬彬有礼,身背书囊(náng),  相似文献   

16.
一句话提醒了周乡绅,愈觉不能放走这个书生。周乡绅是个有身份的人,万一将这事张扬出去,可怎么好,忙赔笑道:“方才老朽急中无礼,先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应注重朗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人周密所著《齐东野语》卷二十载,从前有一名书生带着自己写的诗去拜见极负盛名的大文豪苏东坡。他在朗读了诗作后,便请苏东坡予以指教,并问:“这首诗有没有分数呢?”苏东坡回答说:“有十分。”这书生听罢分外高兴。东坡先生随后徐徐地说:“此三分诗七分读而已。”此虽一时戏语,却说出了善于朗读的积极效用。《齐东野语》同卷又载,王楚望素日善于朗读,纵然是篇文采一般的文章,他都能够抑扬顿挫地顺其辞句而读来,使听者陶然其中。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语文教研会第三次年会上,辽宁省代表魏书生的发言,获得满场热烈的掌声。当他走下讲台时,坐在前排的特邀代表香港中语会理事郭全本先生,立刻趋身向前握住他的手,热泪盈眶,赞不绝口。代表们一下子围住了他,表示祝贺。年仅三十三岁,只有五年教龄,原来才初中毕业的魏书生,为什么会引人注目呢?  相似文献   

19.
胡爱花 《上海教育》2008,(14):52-53
校长作为教育管理者要身临一线,执鞭上课,我认为这是一个不争的道理。从远而说,陶行知老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正是从课堂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从近而看,走遍大江南北,名扬海外的魏书生先生,不管他是任校长还是做教育局长,从不放弃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形成了魏书生特有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巧。  相似文献   

20.
赵荣光先生是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自1968年主持教席,至今已入第46个年头。在平日读书、教书之余,先生笔耕不辍,"格律诗为读书爱好、著作之外遣兴之作",已出版诗集八册。文章以赵先生已版诗集为研究对象,试从创作的内容、题材、诗作的思想感情与文学特征等角度出发,赏析、解读先生从诗文中倾吐的书生心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