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思想品德》以初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为起点,根据学生现实成长历程的特点和需求,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学习内容整合为统一整体,分别以教育专题的形式予以呈现。同时,教材基于学生生活和经验设计问题,基于富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提供情境,基于组织主题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践行,并突出育人育德。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但是,教材毕竟是“一种育人的媒体和手段”,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的仅仅是范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简单、机械、解读式地“以本为本”,而必须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灵活地、有…  相似文献   

2.
2005年秋季,我县首次使用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新教材整合自然,融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于一体,以学生成长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支撑,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要求学生形成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该教材是真正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型教材。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核心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从课程性质角度来看,它所体现出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要求表述,  相似文献   

4.
新版《思想品德》课教材的推广使用已经近两年了,它为思想品德课的发展创造了非常良好的舞台和理念,为促进当代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空间。面对新教材,要怎样才能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呢?在分析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作者认为首先应从教师的教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陈为 《云南教育》2005,(35):7-11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法》全书分五章14节,具体学习提要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要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规定用于开展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百分之二十。  相似文献   

7.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刘德润 《山东教育》2004,(35):51-54
2003年9月份开始,我市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率先使用和实验了山东人民版《思想品德》教材。自今年9月份起,将有包括我省在内的全国其他省份或地区的省级实验区开始使用该套教材。为此,笔者结合近一年的实际教学试验,联系亲自参与该套教材编写及随编写组参加教育部2003年8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槁)》培训的所学所得,就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教材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用教材的有效策略——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赋予课堂教学新的含义: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走进课堂探索新课程主题活动实施的轨迹。通过采集、分析各种类型的课例,深深感悟到:如何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循着正确的价值导向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乃是决定主题活动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拟从三个方面予以说明。一、活动的价值定位要准确,不要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学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如何用好教材,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囿于教材”和“脱离教材”等倾向。笔者认为:只有明明白白用教材,教学才能具有实效、高效。下面以《中彩那天》的教学为例,谈谈对教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朱航 《教学月刊》2010,(1):54-57
翻开九年级《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全一册教材,不难发现,它们虽是两门不同的课程,但其中的许多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雷同甚至重复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人权问题等等,无论是分科教学还是合科教学,都存在着课堂效率降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等弊端。这就告诉我们,即使相同的内容,在不同学科中所要达成的目标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各有各的侧重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十分注重对教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15.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发布后,为了解现行《思想品德》教材的使用情况及其学校、社会评价,更好地推进以新修课标为指导的教材革新和改进,教材研究课题组于2012年3~5月先后在北京、江苏、山东、湖北、内蒙古、河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区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品德教研员④、一线品德教师、学校分管德育的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高校德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出版工作者等。调研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新课改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中外合编的专题史,分别反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内容.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跳跃性、理论性强,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抓住中心,整合内容,依据历史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7.
探究活动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还是能力培养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互动过程。与学生共同走进新课程,互动学习一年,使我有了强烈的感触:闪光的宝石———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过程是一种“奇妙的综合”过程,也是一个无意识思维,即原始、无理性的方面与其有意识思维的、逻辑的、理性的、平面的和认识方面的合成体。这个综合并不是简单的、平面的共时性叠合。我以一堂示范课《统计》来说明,探究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沉睡的力量,猜测中再现激情小学作为儿童探究潜能最为活跃的时期,激活与唤醒为第一原则,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之所以为…  相似文献   

18.
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否定了以“课本为中心”的狭隘教育观,提倡活用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以多元的内容,丰富的活动体验,为语文学习注入了鲜活的机制,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语文教学游离于教材之外,过早、过多地补充内容,为了形式的需要,过多地进行非语文活动,这些也无疑偏离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从目前班级授课制的实际看,课本仍是教学的重要凭借。因此,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因素,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9.
从实例和新课标出发,构建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理念;提出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三维”“一整合”实施体系、“科学探究”两构成(“基本环节”、“探究活动”)和评价的多元价值观等思想,以及这些理念指导下的系列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杨秀文 《中学理科》2006,(11):64-65
预习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一直是广大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多少年来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过质疑.但我在这几年新教材教学中发现课前预习的作用并不都是正面的,有时反而起到一些负面的作用.本文就此谈谈对《科学》教学中的预习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