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班级群体心理优化问题提出了六种有效的途径,通过优化群体心理,影响、熏陶学生个体心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2.
颜耀忠 《班主任》2003,(5):27-28
班级群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其群体心理良好,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优化;一个“乱班”,其班级群体心理有问题,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劣化。所以,优化班级群体心理,可以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优化班级群体心理在大学新生心理调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入学后通常会面临许多不适应,但通过增强班级凝聚力、开展群体活动、制定群体规范、设立群体目标和适当运用群体压力、群体舆论这五方面来优化班级群体心理,将有利于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4.
5.
群体是指在意识、行动上相互发生联系或影响,为共同目标协同活动的一群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对群体的心理功能提出了“群体力学”概念,认为群体的行为并不等于群体各个成员个人行为的简单算术和,它包含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状态。“攻心为上”是我国古代已有的心理教育方法,它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班级群体心理教育。学生群体天天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他们大多数人身心特征又较为接近,如果老师能注重对学生的群体心理引导和塑造,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将班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6.
顾玲  许晓豫 《文教资料》2007,(5):109-110
班级管理也是群体管理,本文结合班级管理实际从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加强班级目标、规范等影响班集体形成发展的心理因素的管理方面,阐述了群体心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8.
一个积极的课堂气氛就是学生在其中能相互支持,能分享大量可能的影响——既有学生相互之间的,也有和教师的。高水平的吸引力能在作为整体的群体以及同学之间存在,其中的规则对于完成学业学习,还有最大程度的个体差异都是支持的。本文立足于建立和谐的班级癣体莫系来探讨班级的社会心理学特征,以期让班级群体对学生和老师都有高度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学习水平的不平衡在高三阶段表现异常突出,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取向也明显不同。如何适时建构不同群体,并不断优化群体的结构,促使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与共同的奋斗目标,对班级管理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陆静 《成才之路》2009,(3):64-65
正常的班级结构中,有班委会、“行政”小组、团组织、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正式群体组织。此外,班级中普遍存在学生自发的群体,且称之为非正式群体。作为处于性格形成期的中学生,面对许多新事物、新困惑,多数不愿意和自己的家长、老师交流。他们需要有一个共同探讨问题、倾吐心声、解决疑惑的地方,渴望在某种社会活动的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满足自我认知的心理需要。因此,对于自己所处的校园环境和人际关系,在校园中寻求适合自己的小群体。  相似文献   

11.
陆静 《成才之路》2009,(2):64-65
正常的班级结构中。有班委会、“行政”小组、团组织、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正式群体组织。此外,班级中普遍存在学生自发的群体。且称之为非正式群体。作为处于性格形成期的中学生,面对许多新事物、新困惑,多数不愿意和自己的家长、老师交流,他们需要有一个共同探讨问题、倾吐心声、解决疑惑的地方,渴望在某种社会活动的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满足自我认知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有班级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一些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一群体一直存在,也根本不会彻底消失。若分析这些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自然是非常复杂的,但心理原因是首要的,这也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班主任应该重视。本文以初中班级为例分析了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优化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①设定班级管理目标,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班集体。②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③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这是班级管理工作优化的关键。④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注重管理者人格特征的作用。⑤创造班级文化特征。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班级管理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师生“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作为班级管理首要责任人的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认真分析心理效应,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5.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因此,班级管理就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反思我们当前的班级管理工作,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管理者(老师)与被管理者(学生)之间不能达到心理认同:管理者认为自己尽心尽责,处处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而学生则不以为然,认为老师并没有顾及他们怎样想、需要什么,这样的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6.
群体是一个社会学术语。通常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按一定规范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人群结合体。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或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或松散群体与凝聚群体。班级群体属于小型的、正式的和凝聚的群体。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因为它具有特定的功能。班级群体依然。探讨和研究班级群体的功能。对于科学地开展班级教育与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其品德、习惯、爱好、特长千差万别。他们相聚在一起,构成了班集体。班集体是育人的环境,环境以它特有的力量能影响人、感染人、改变人。所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十分重要。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运用心理效应进行班级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陆静 《成才之路》2009,(4):88-88
正常的班级结构中,有班委会、“行政”小组、团组织、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正式群体组织。此外,班级中普遍存在学生自发的群体。作为处于·胜格形成期的中学生,面对许多新事物、新困惑,多数不愿意和自己的家长、老师交流,但需要有一个共同探讨问题、倾吐心声、解决疑惑的地方。渴望在某种社会活动的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满足自我认知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注意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把它列入未来发展的规划中。具备良好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受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作用和影响。在学校内部,班集体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基层组织。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势必就要善于引导、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经过学校及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逐步形成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