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淞江从烟波浩淼的太湖缓缓东去,其流经上海境内的下游河段,因能上达当时的江南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城,自近代以来,就被习惯地称作“苏州河”了。 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其以内外贸易为主的经济的拉动,苏州河的内河交通运输功能从此大大加强。通过苏州河航道,上海和长江三角洲与内地的物资交流大为增加,河上来往航船频繁密集,沿河两岸逐段修起了石质驳岸,筑造了大量的新码头,苏州河终于繁荣起来了。在河南路以东的外滩地带,可称得上是苏州河的公关建筑区。这里有黄浦滩花园,外国领事馆区、光陆大戏院、英美烟草公司、百老汇大厦、公济医院、  相似文献   

2.
历经改革开放二十年流金岁月的洗濯,上海曾经闻名遐迩的一道道世俗人文“景观”正悄然褪色,只能成为后代历史资料中的黑白照片。 生活在改革开放社会大变动的年代,人们注定就要感慨万端,千千万万上海人身不由己地充任了时代的见证。上了年岁的上海家庭主妇们都曾记得,20多年前领取计划购货票证时的珍惜心情,与每月清点薪水绝无两样。当年陶醉爱河的情侣们,月挂树梢时分密密匝匝筑起的“情人墙”,名气比外滩景秀的长堤更响亮。那时:商店购物要排长  相似文献   

3.
1846年开业的礼查饭店,曾是20世纪初远东最豪华的饭店。1897年11月5日,为恭贺慈禧太后60寿辰在礼查饭店举行的盛大舞会,是上海开埠以来第一个中西人物  相似文献   

4.
言宏 《文化交流》2009,(1):37-40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5月3日考察北大时,殷切寄语:“留学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国际视野多元发展》《依华的梦》《英国青年在浙江》。这是一组反映外国留学生和青少丰在浙江学习、体验中国文化的文章及图照。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谱写成友谊之歌和美好篇章。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两会”首次准许境外媒体记者在征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本人同意后,可进行直接采采访,在他们看来,这是《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后的第一次演练,并把“两会”采访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前中国对国际媒体的透明度越来越高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上海石库门     
在上海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有一条石库门街。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上海在英国炮舰轰击威逼下开埠,西方列强纷纷涌入。上海出现了外国租界,开始华洋分地而居。1860年,太平军向上海推进过程中,江浙一带大批难民涌入上海租界避难,其中既有带着财产的富人,也有手工业者、农民。租界国当局视之为一次发展经济的机会,于是请欧洲的建筑师设计了外墙为欧式联排屋,内部保留  相似文献   

7.
位于中国南部的广东省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40%,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占据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这是国人尽知的事实,但是许多外国人甚至是有相当层次的外国人,谈起中国则只知北京、上海,而对广东或日不知,或日知之甚少。这“实”与“名”之间的不相称已日益成为广东走向世界的障碍。面对新世纪,  相似文献   

8.
本期以法新社《上海外滩世博前重生》和新华社的《中国学校怒斥〈纽约时报〉黑客报道“无中生有”》两篇文章为实例,前一篇梳理了外媒给我们对外报道的一些启示,后一篇则就如何反击外媒不实报道总结了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9.
朱珏  双林 《文化交流》2010,(4):58-60
2009年年底,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36个国家的500多名留学生齐聚杭城,在浙江大学永谦剧场内阵阵“洋腔洋调”的精彩表演中,揭开了“梦行浙江”全省第三届外国留学生系列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月18日,宁波市鄞州区都市森林社区热闹非凡,一派欢乐喜庆气氛.居住在宁波的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以色列、丹麦等15个国家的约35名外籍人士,与都市森林社区居民“欢度春节”.外国友人写春联、包汤团、做饺子、学戏剧、挂灯笼.在活动现场,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海娟说:“文化交流贵在参与,外国友人走进中国社区、家庭,祝福中国年,就是最好的文化传递.”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未来50年”为主题的“'99《财富》全球论坛”于1999年9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举行。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财富》论坛年会前四届的主题分别是“同一个商业世界”、“全球竞争新秩序”、“保持奇迹”、和“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创造财富”。本届年会把一个国家的未来作为主题,这是第一次。会议开幕之前,我们有幸采访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  相似文献   

12.
《职业圈》2008,(33):178-178
沈雪生,男,1941年出生于苏州,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大美术系,当代花鸟画名家,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黄浦画院画师,杭州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上海交通大学思源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民进上海市委文化艺术委员。  相似文献   

13.
何谓外宣,何谓内宣?当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时,国际社会无法再一味地固守冷战时期的阵营,很多话题都有了国际意义,比如: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还有中国人民币是否升值的问题等,都已不再仅仅是国内新闻的关注点。每当《对外大传播》的记者采访外国驻北京的新闻机构时,每每会听到这些外国人提及的是《瞭望东方周刊》、《南风窗》等,那些有可能仍被我们视为“内宣”的刊物,占据了惜时如金的外国读者的阅读时间。而在这其中《瞭望东方周刊》又是一本让国内外读者也同样青睐的刊物。是什么力量让《瞭望东方周刊》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快速崛起于如林的期刊市场?是什么原因让它在前有独霸了半壁江山的《南方窗》的“围堵”,后有刚刚崛起的《中国第一财经》的“追捕”下,却能在上海,在这个中国新闻业群雄并起之地站住了脚跟,并且让人看到一片光明的前途?他们成功的经验对于从事外宣工作的人来说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为此我们采访了《瞭望东方周刊》的常务副总编辑韩松。  相似文献   

14.
姜宝珍 《文化交流》2014,(12):35-37
代表团首先抵达上海,参观了外滩、城隍庙和浦东新区,接着来到了亦古亦今的风景文化名城杭州.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设立已经10年.瓦尔帕莱索大学孔子学院是该校与浙江工业大学于2008年合作成立的,多年来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5.
归来的孩子     
华雷(音)在1989年作为一名建筑学者去英国的时候,从未想过再回上海。那年,32岁的他到英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读博士学位,这样他就可以在英国呆更长的时间。但是,1992年他所在的英国公司倒闭的时候,上  相似文献   

16.
首个由民间个人发起的“世界环保宣言”系列活动,近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幕式新闻发布会。外国驻华使团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埃利先生,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戴伟先生,联合国驻华机构代表以及来自中外新闻媒体的记者,共100余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环保、友谊、和平,邀请了50余位外国驻华大使和联合国驻华机构代表,包括联合国系统驻华总协调人马和励先生发表书面“环保宣言”。活动得到了全国政协、国家环保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有关部门领导人的肯定和支持。新闻发布会后,中外人士的“环保宣言”首次展出,拉开了这次系列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世博会即将拉开帷幕,我们就要迎来一场期待已久的视觉盛宴。哥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把建筑喻为“民族的象征”“立体的诗篇”“社会的缩影”等等,上海世博园中的外国馆以其巨大的体号和鲜明的风格巍然屹立,闪耀着人类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在地处浙江省东部的台州市路桥区不时可见到举着DV四处取景的外国友人,当他们走到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方林村时,不禁用极为生疏的普通话赞赏道:“真是太美了!”  相似文献   

19.
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形成了一种“内外有别”的所得税制度和内资企业实际税负明显高于外资企业的格局。新《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两税合并”,内资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和外资企业适用的“外国企业和外国投资企业所得税”相统一,这势必会对内资企业产生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国杂志社于1994年第十期举办了“历史与旅游知识竞赛”,两个月的时间收到答卷近600份,这是我们创意时不曾料到的。通过这次竞赛我们还获得了多方面的信息,这也是其他途径所难达到的。选择一个好题目1994年国家旅游局与国家文物局联手推出的“中国文物古迹旅游年”,对于外国读者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项目。我刊抓住了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