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教材解读《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结构清晰,首尾呼应,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老师,向自然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获取知识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二、目标预设文,概括课文3、4、5自然段段意。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这一要求,结合农村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本课设计试图突出预设,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注重提升朗读、感悟的层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会认“怒、暮、燥”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内”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语言的美:在语言实践中,探究并运用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它有两条线索:一是明明的笑;二是明明的笑对作者的感染。教学中,我抓住描写明明笑的句子一次次感悟,一次次回到主线,引领学生逐步明确“番茄太阳”的含义,让“番茄太阳”永远挂在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一、学法回顾平时我们学习课文都有哪些方法?《山雨》是一篇写景的课文,用什么学习方法更能体会出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读一读,画一画,边读边想等都是学习的好方法)二、自读课文,感悟探究(一)欣赏山中雨声,学习第二段。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在这段话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4人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3.全班交流学习收获。根据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①指导读好第4自然段。请学生模拟远处雨声及近处雨声,体会雨声的变化。练读,师生评议。②引导体会句子:飘飘洒洒的雨丝是…  相似文献   

6.
一、寻“香”质疑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非常喜欢——?(桂花)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是益虫,各有不同的捉虫本领。2.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体验角色,在充满个性的朗读配音中,体会每个角色的内心感受。了解一些益虫、益鸟的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朗读童话故事,对身边的科学知  相似文献   

8.
一、故事导入——探究起点“无痕”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在路上拾到一个别人遗失的契,(投影“契”,下图1)非常高兴,回到家中便把契藏了起来,并偷偷地数契上刻的齿数,他情不自禁地对邻居说:“我很快就要发财啦!”  相似文献   

9.
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习题,一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起到加深巩固的作用;二是注重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重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扣住词语理解句子,扣住句子体悟感情,扣住感情升华知识。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力图在整体把握文本神韵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支点,牵动全文学习,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使语文课堂更加原生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概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仔细读一读,认真想一想,相信一定能从课文中读懂更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感受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学习按顺序观察景物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教材:义务教育版第二册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学会“条、角、爪、公”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部首“ノ”。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不同情景下的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相似文献   

15.
《月光启蒙》是著名作家、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的动人情景。文童以“文学的启蒙”为线索,语言优美,其中的民歌民谣明快、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读来耐人寻味。教学中着力凭借课文清新素雅的语言,创设诤隋画意的农家月夜场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16.
刘春花 《广西教育》2013,(45):56-56,64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散文,主要写“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全文以“望月”为聚焦点,虽形散而神聚。  相似文献   

17.
《嫦娥奔月》拟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会用“竟然”造句。3.感受九色鹿的善良、勇敢以及调达的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形象特点,明白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老人鼓励、关爱“我”的语言、神态、行动及我的心理及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教师始终紧紧围绕“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个文童的“魂”,采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表演、想象、质疑、讨论等,把学生带进了课文的情境,让他们品味作者的感情,随着文本中的“我”一起去享受桂花香、摇花乐、品花乐.感受浓浓的思乡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