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教学,人们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不同要求,如,教学应符合社会的期待与需求,符合国家的政策与规定,符合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教学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与原则,讲究教育的技巧与艺术等,但人们很少想到,教学还应有点骨气与勇气.对于教师,人们也从不同侧面提出了不同标准,如,教师应有崇高的人格修养、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经验、充裕的教育智慧和视生如子的教育关爱等,但人们很少想到,教师还应有真情和自我.美国著名作家、教师和活动家帕克·J·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对人们很少关注或不予关注的“教学勇气”问题给予了极大重视,并进行了深刻阐释,读后让人深受启发.教学勇气指的是教师以真我的方式、以符合自己本性的方式去教学的信念.帕尔默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提出教学勇气的:“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1]本文结合教育改革阐述如何理解与实现教学勇气.  相似文献   

2.
用爱心去教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本职工作之心。当今时代要教好学生得讲究方式和技巧,这么多技巧都要从教师本身的内心深处发出来的,简单说起来就要有“爱生”之源,在我们乡村小学里实施“爱生”之源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真正的爱是“智慧的爱”,是恰到好处的爱,是能够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的爱。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我感到,像因材料施教一样,爱也应该“因生给爱”,由此本人在十几年教学工作当中归结出来以下十法:  相似文献   

3.
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教师表达教育爱的种种方式中,哪些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爱呢?为此,我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教师做到一定阶段,如果再往前走,就需要返回自身,追问我是谁,重新认识自我。这是《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的一个观点。我喜欢这本书,在于这个观点特别能打动我。作者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相似文献   

5.
郭慧 《教师》2012,(31):51-51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躬行的一句格言。他说:“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他认为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那么。我们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呢?我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都奥妙,就是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家长和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呢?我既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也是一群孩子的老师,下面就来谈谈本人关于孩子爱的教育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教了一辈子的书,当一名好教师可以说是我毕生的追求。实际上,我也曾经认为自己是一名好教师,并为此而沾沾自喜。是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这本书让我真正明白了,我还差得远呢!爱护学生、认真教学、受到学生欢迎,以这些标准来理解好教师,确有肤浅之嫌。帕克·帕尔默告诉我:"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说得通俗一点,好教师的教学,与教师自己作为人的真心真我、真  相似文献   

8.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这说明老师必须重视情感的作用,要用爱去激发学生、感染学生。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刘振华 《课外阅读》2011,(11):147-147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的爱,教师的理解宽容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也说过:“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老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  相似文献   

10.
爱的抽屉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倾注了爱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一个好教师最朴素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自身榜样影响学生,以宽容与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专家斯霞说过:“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约教育。”教育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从哪里来?从行为来。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从小事抓起,狠抓习惯,常抓不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户学梅 《教师》2014,(13):46-46
爱是教师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孩子的爱,这是师德;但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英国诗人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我们说,师德最大的秘密是教育爱,而教育爱是需要智慧的。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深深地认识到,真心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懂得老师的爱是需要技巧,需要智慧的。上课铃响过,我已经开始讲课。一名学生迟到了,我很生气,脱口而出:"没听到上课铃声吗?  相似文献   

14.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们都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艺术。问题是有了爱就有了教育的一切吗?爱是包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吗?爱是万能的教育金钥匙吗?不是!决不是!爱决不是教育的全部。高尔基说:“单单是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6.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但是,要做到真正爱学生是很难的。台湾教育学家高震东就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我看来,爱学生之难,主要难在对“爱”的理解,对“爱”的解读。很多老师自以为自己很爱学生,结果未能起到好的效果,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那么,何为爱学生呢?我认为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刘申东 《考试周刊》2011,(60):232-232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全部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一直用“爱”来诠释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盼和关注,在具体的教育中,我将“爱”的教育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萍乡市湘东中学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可以这样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爱,是开展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倾听 激励 耐心 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情感的顶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精髓,更是我们为师者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爱有哪些方式,又有何作用呢?爱,就是倾听、呵护孩子上小学了,可有一段时间总迟到。老师找其母亲谈话。母亲回家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的时候,她对儿子说:“孩子,告诉我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说:“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儿子去河边看日出。母亲很感慨:“真是太美了,儿子,你…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三个“为了”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爱”字。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