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然而,当前课堂互动中出现了不少误区,只讲形式而忽视效果的现象到处存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互动要讲究策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策略之一:预设好"动"案.课堂互动既指形式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先设定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按照笔者的理解,这里所说的“预先设定”是指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方案,而“开放地纳人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观点。事实上,师生互动能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以生为本,彻底改变师本教育模式,正确认识学生,全面依靠教育资源——学生,教学中尊重人的内部自然。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国家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这是次教育的革命、教学的革命、学习的革命,更是一增强国力、积蓄未来与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整个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革、国家课程标准的重新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引自《人民教育2001·9教育部王湛副部长讲话稿)在这次课改中,师是实践者,是推进者,教师的能力、素质对新课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教师自身也是…  相似文献   

6.
陈华忠 《福建教育》2006,(9A):44-4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更是动态生成的过程。为此,教学时要科学地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然而,现实中,人为地制造虚假的互动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学生,给教师,给教育带来隐性的伤害。让我们看看下面几组案例。  相似文献   

8.
郑金宏 《小学生》2012,(8):57-57
师生互动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感悟、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师生全面协调共同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和学生的积极有效互动,力促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教师的爱心、人格、魅力,感受同学的互助合作友爱,信息共享与优势互补。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互动策略,以便和更多同仁更好地互动教学。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至今,课程改革已走过了6个年头。在广大实验区教师的热情付出和艰辛劳动下,课堂教学发生着种种变化。从“课文换了,要求变了,说法新了,形式活了,师生笑了,掌声响了”这种课改之初课堂“观感”上的变化到“教学内容由胖变瘦,教学环节由碎变整,读书训练由浮变实,教学形式由花返朴”,浮躁与盲动慢慢褪却,课堂教学一步一步走向理性和求真务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此,必须给予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把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政治课教学中,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知、  相似文献   

11.
徐斌 《中学文科》2007,(8):20-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了各科课程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也提出,  相似文献   

12.
黄书文 《青年教师》2007,(10):27-29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去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  相似文献   

13.
2001年6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这个《纲要》专门在题目后写上“试行”二字,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实事求是的态度。现在,《纲要》已“试行”六年了,小学已经过一个周期,初中已经过两个周期了。应当以科学态度,认真总结“试行”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2001年6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纲要》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有助于增加广大教师的理解力和执行力,让新一轮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证意义的教学。因而,教学过程的这种交往属性决定了教学中师生的双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王芳 《考试周刊》2011,(85):192-193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教学计划是否完成,在三维目标中,不能过分强调知识技能是否训练到位,而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目标是否在教学中是否生成。我们要把传统的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变成过程开放、动态生成的“生成性课堂”。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不要对学生过于强调接受掌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冀皂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冀皂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互动”就是指在教学中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通过教与学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互动”能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积极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为课堂增添新的血液,促使学生全员参与,人人相互促进,以达到激发创新潜能的目的。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了各科课程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李琳 《考试周刊》2011,(49):130-131
当前,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决定性意义。课堂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将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因而我国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变革。新型课堂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取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强调课堂互动,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下面我仅就英语课堂的"互动"教学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