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变“被动接爱”为“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2.
陈静 《考试周刊》2010,(2):176-177
一、问题的提出 授人以渔是师者的最高教学境界。本次新课改的亮点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就是建立在学生对化学问题探究解决的过程之中。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无疑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前提与关键,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陈慧颖 《教书育人》2014,(10):39-40
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学生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学生的行为选择方面的无意识和习惯性逐渐减少,开始较多地体现出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必须生成切合学生思维的实际问题,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倾向来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相似文献   

4.
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相似文献   

5.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告终。"问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起点。研究性学习是学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鉴于以上认识,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8.
生物新课程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设有不少的科学探究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探究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究精神。教材中的活动课常以“科学探究”四个字写在前面。且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发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实施过程并记录;经得出结论等环节。这让刚刚跨入初中的学生感到这种“科学理论”很深奥,要完成一个探究活动不容易,畏难情绪油然而生。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巧点探究活动火花,加以启发和引导。那么,如何巧点探究活动火花?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课堂巧提问     
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西方学者德加默有“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的看法。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教师的课堂提问要能紧紧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使提问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要做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评价者。课堂教学的特定目标决定了教师应是课堂的灵魂所在。探究问题的开放性不等于学生思维的随心所欲;探究过程的自主性不等于学生的放任自流;互动生成的多样性不等于学生探求结果的鱼目混珠。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强有力的组织、指导、调控是必要的,否则探究过程就可能失去正确的方向和必要的秩序,要做到精心组织、及时调控,当好“导演”。  相似文献   

12.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般来说,显而易见的问题毋需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所以,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  相似文献   

13.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徐彩燕 《时代教育》2006,(12):118-118
阅读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为此作者倡导教师优化教学方法,跟上时代步伐,在课堂教学上体现以指导学生自己会读书为最终目标,进行全面训练。  相似文献   

15.
探究教学重在问题意识,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带着问题、疑问学习,才能善于思考,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成主动探究事物的究竟。下面,我就探究活动中创设问题情景的过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科学探究也是如此。疑,是科学探究的前提,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动因和目标,是整个探究过程的纽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即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习探究的习惯。鉴于以上认识,我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实践活动,积累感悟,促其自学自悟,学会学习,实现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课上教师要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主动体验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他主张教师应当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脑海中出现疑问,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仓库加以清点、回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正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问题是探究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行问题诱导,要发动学生勇于质疑,并为学生的善于质疑创造足够的空间与时间,从而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使他们既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又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