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教学研究》2011,(8):13-15
记者:奚校长,您是镇江市名校长、镇江市学科带头人,是个倡导"快乐教育,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校长。您及您校在全省小学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现向您请教,在促使自己及学校成为名校的过程中,作为校长的您,想得、  相似文献   

2.
跨越平凡     
1995年9月6日,辽宁省人民政府隆重表彰首轮评选产生的“三名”(名师、名校、名校长),大连市中山区桃园小学荣登“名校”之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云:“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题记。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相信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在名学生或“名”在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学生是这种特殊服务的特殊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核心产品就是“课程”,学校正是通过课程这一精神性产品服务于学生的,因此,真正的名校就应该“名”在“课程”上。各校都要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4.
校长更替背景下新校长学校领导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命题。本文以三所名校的校长正常更替为例,对新校长领导力进行了个案分析与评价。文章认为,学校领导力的持续发展,需要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采取相应策略,并处理好四种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调整适应期和创新发展期的关系、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真正的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相信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在名生或名在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真正的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相信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在名生或名在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学生是这种特殊服务的特殊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产品就是“课程”,学校正是通过课程这一精神性产品服务于学生的。因此,真正的名校就应该名在“课程”上,学校应当努力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真正的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相信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生或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学生是我们这种特殊服务的特殊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产品就是“课程”,因此,真正的名校就应该名在“课程”上,努力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8.
“校长组阁”,这样一个学校管理层组成制度的改革,从表象看是校长的权力扩大化,甚者有人认为这会使得学校可能成为校长个人的学校。但观其本源,笔者以为值得期待:“校长组阁”,是推进名校生成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发展成蜚声中外的著名中学。面对学校的发展与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寻求学校发展的新突破,实现从历史名校向现代名校的跨越,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2000年底,潞河中学首批进入“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3年底,通州区教工委、区教委召开了“潞河中学张世义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本期刊发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方中雄(市教委基教处原处长)在参加研讨会之后所写的感想,他的对名校与名校长的关系、如何当好名校长等问题的独到见解,相信会对读者特别是校长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校长个性首先是一种学校领导和管理的职业个性,是校长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的特点、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的心理结构。它是校长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是其在仿效和实际领导活动中逐步形成和经常表现出来的表征性的行为模式,并对学校领导活动逐步产生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个性是校长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校长基本个性在领导、管理学校过程中的集中体现与反映。  相似文献   

11.
记者:徐校长,你认为普通学校和名校之间有哪些差距? 徐健湖:所谓名校,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和标准,其“名”是在不断的成长和超越过程中形成的。从现实的一般意义上说,名校应该是教育现代化的模范、素质教育的示范、教育科研的典范。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教育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观点     
《宁夏教育》2005,(1):4-5
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帮孩子形成好的个性 专家学者建议把民俗和乡土内容纳入中小学教材 名校和名校长应“捆绑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时有名的学校”与“名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目前来说,中国多的是“一时有名的学校”,少的是真正的“名校”。校长在治校的过程中,想法与现实往往有许多冲撞,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特质找准发展定位,或求“你无我有”,或求同质中出“名”。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让学生、家长“  相似文献   

14.
彭钢 《江苏教育》2009,(7):79-80
教育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名校.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主流名校,以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成效显著、人才培养众多而产生了广泛的教育影响和社会影响。如我国的北大附中、天津南开、南师附中等,英国的伊顿公学等,它们构成名校的主体。这样的名校校长固然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某一时期的学校发展,但不会有决定性的影响。学校影响大于校长影响,无论谁去当校长,名校的制度和思想都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第二类为非主流名校,由某一重要教育思想家或变革家对学校教育实践进行了重大变革,从而产生重要教育影响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名校成功的原因很多,但都拥有一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善于管理、无私奉献的干部队伍,而校长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全校师生的航标。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校长灵魂与航标的作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我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必须扮演好以下五种角色。  相似文献   

16.
百年历史名校人才辈出。30多名院士,多位国家领导人,众多大企业家,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从这所学校起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为何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记者走访了该校之后得到的答案是:这一切源于南模中学的百年历史积淀,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坚持“创设宽松环境,注重个性发展”的传统。南模中学历任校长都注重学校这一优秀传统。以刚上任16个月的钱耀邦校长为例,他总结了前贤的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的办学实践,提出了16字办学方针,即:“爱国荣校、勤俭求实、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要培养有个性的学生,首先要有一个有个性的校长。钱校长在教学和管理两方面都是行家,个性鲜明,对拟定的事一般不轻易妥协。  相似文献   

17.
所谓校长信服性影响力,是指校长在实施学校教育管理,带领广大教职工致力于教育管理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依靠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而对教职工施加一定的心理激励或精神感染,使教职工对学校教育管理目标作出预期行动反应的力量。信服性影响力也叫非权力性影响力或自然影响力。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信服性影响力既是校长权力影响力大小的基础,又是校长权力影响力作用的有机补充;校长能否发挥信服性影响力的作用,是衡量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能否取得学校管理预期目标的关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担任了校长职务,便认为凭着某种特殊的行政领导才能就可取得成功,那你还是打消当一名好校长的念头吧!”苏姆霍林斯基这句话告诫我们当校长的,尤其是青年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不能单靠行政命令,更不能用强制性的权力去开展工作。笔者是一名青年校长,本文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校长信服性影响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长期以来,校长领导学校发展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点课题。“领导”的含义是:带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按照学校管理学的解释,校长的领导应该是,在学校组织和师生群体内,为实现学校预定目标,校长运用其法定权利和自身影响力影响师生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由此,自然衍生出校长领导力的概念。描述物理学中的“力”,需要抓准“力的作用点”,更需要画好“力的方向和大小”(矢量性)。  相似文献   

19.
个性是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校长个性则是一种学校领导和管理的职业个性。是校长在实际领导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的行为模式,对领导管理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力。校长个性内容丰富,研究校长个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将为教育选拔管理人才,促进改革提供依据。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估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由此可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现就校长的个性与学校管理试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现代校长个性发展的趋向 校长个性作为一种个体与社会化相结合的社会现象,随历史的发展而进步,每位校长以不同的个性,精神面貌活跃在学校领导管理的舞台上,在当今领导管理学校过程中“个性分化”与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基础薄弱,在基础教育中任务重、困难大。农村中小学校应该怎么办,才能培养出个性鲜明、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四有”新人,使教育主动适应新世纪的挑战?笔者主张,其有力办法之一,就是在农村中小学校也要象城市学校一样,实施“名校工程”,开展学校个性化活动,使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在整体不平衡中求发展。一、名校的内涵界定与特征名校之名,名在特色,它是特色学校在时间上的延伸,并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社会知名度。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把名校的概念界定为: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办学目标鲜明、风格独特、成果卓著;教育个性和管理个性成熟并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