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时间,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同时也是语言哲学中的语词.而在圣经当中,"时间"这个语词的意义却相当复杂.它既包含客观时间或物理时间,也涉及主观时间或心理时间,既囊括了我们常规的时间概念,又超越了现有的概念.因此,当我们以对人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圣经为文本来审视时间这个语词时,虽然一定程度上不在常规的定义范畴中,但却能丰富我们的认识,也使得我们对时间及其意义有更多的沉思.  相似文献   

2.
俞莹 《华章》2011,(18)
时间问题是近现代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时间划分为自然的物理时间和精神的心理时间两类,而奥古斯丁则是心理时间研究的先驱者,本文以奥古斯丁<忏悔录>为本,分析其心理时间哲学的重要思想,从相对性、存在性、延展性、度量性四个方面来分析其理论,从而理解奥古斯丁哲学思想中时间问题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时间     
时间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很小的时候,我便学会使用时间名词。虽然那时我还不知道一分钟、一秒钟到底有多长,但我总是在妈妈喊我回家时一分一秒地拖延,死活不肯离开邻居家的大彩电,总觉得一分钟是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足够让我将精彩的动画片看完。当我按下想去玩耍的冲动坐在一年级的教室里的时候,我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好慢,就像蜗牛的爬行。上到最后一节课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虽然老师早在开学时就告诉我们一节课是四十五分钟,但我仍固执地认为一节课简直就是几个小时。只好坐在小板凳  相似文献   

4.
“我发现了时间过得很快”,这个题目出得很别致,一个醒目的特征是道出了一种神奇的心理感觉,写出了属于小作者自己的“发现”。小作者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也许是面临升学考压力的缘故吧,他感到时间仿佛加快了前进的步伐,自己学习的时间不够用了。你看他,刚刚开始听课,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起了”,四十分钟一节课感觉中短得“就像只有十几分钟”。特别是与过去“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相比,这种反差就更强烈了。他把心中的疑惑与小伙伴们作了交流,原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抢时间,比速度,就像进…  相似文献   

5.
一、形容时间长久 亿万斯年石枯松老 千秋万岁千秋万代 长年累月日日夜夜 百岁千秋日久天长 日久月深年深岁久 旷日经年旷日持久 二、形容时间短暂 三年五载一朝一夕 一年半载一时半刻 转眼之间 三、形容时间过得慢 度日如年寸阴若岁 四、形容时间过得快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寒来署往幕去朝来 日月如流日月透迈 日销月栋日往月来 五、表示时近黄昏 日薄西山日落西山 六、形容夜深 三更半夜深更半夜 钟鸣漏尽更深夜静 夜深人静夜阑人静 七、表示时近黎明 月落乌啼月落星沉 八、形容时间不停运转 斗转星移星移物换 九、形容时间宝贵 一刻千金寸…  相似文献   

6.
寂寞是必须的,当你极度寂寞,需要表达的时候,好的艺术作品才会喷薄而出。音乐、文字都是一样。  相似文献   

7.
让时间变慢     
时间,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流逝. 人们常常幻想时间能过得慢一些,"恨不得把一分钟变成两分钟使".各种科幻作品中也充满了时间机器之类的幻想,希望可以返回过去,希望时间能够停滞.  相似文献   

8.
萧红的寂寞心态在其创作中表现相当明显。其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萧红自身处于女性生存悖论之下内心所潜藏的文化心理症结。具体表现在:他者地位的无意识认同与自发自觉的自我求证之间的对立冲突;现实时空的远离与精神灵魂的回归之间的矛盾与无奈;生存的寂寞与死亡的恐惧之间的对立冲突、两难共存。萧红正是在这一文化心理症结影响之下呈现出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艺术风格——寂寞。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个作者的文学创作,很重要的一点是研究作者的心理态势。因为作者的特殊心理态势直接影响着作者文本的内涵和审美关照。鲁迅研究同样如此。综观鲁迅的一生,我们发现鲁迅是寂寞的,那么这种寂寞的生存状态对鲁迅的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对作者文本的思想走向起着怎么样的导向作用呢?文章试图探讨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家知道,一切运动无不与时间有关,运动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明确物理公式的时间属性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而且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条件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时间     
迷儿 《初中生》2008,(2):19
有一次,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首散文诗.第一句话就给我很大的震撼.作者说:是事件使时间变得错落有致、泾渭分明.是的,时间本来是没有区别的,一样地来,一样地去,一样地流失,一样地轰轰烈烈,也一样地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也是寂寞的———当自己心仪的人儿离别之后。然而,当回首往事时,那难忘的记忆历历在目,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作者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写下了优美的文字,留下了深深的思念与深情。那朦胧的情愫,那美好的记忆,那别后的思绪,由此而产生的淡淡的哀愁,寞寞的情思,都在笔下涓涓流淌,演绎成诗的语言,幻化成诗的哀伤。那是美丽的诗篇,美丽的青春。是的,有人思念和思念着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有友情为伴,有文字可依,青春不再寂寞,青春变得生气勃勃。这正是作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3.
萧红的情感波折和婚姻磨难,除了社会和他人的原因外,还在于萧红性格中存在的致命的悲剧因素,即她的独立自尊的人格追求与寂寞,柔弱的性格心理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她对婚姻生活的过高期望与现实的不可能性之间的诸多冲突与不和谐。  相似文献   

14.
忘记时间     
在一本书上,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忘记时间的人是快乐的,不论是忙得忘了时间,玩得忘了时间,还是幸福得忘了时间。也许是出于职业的敏感,这段文字让我突然想起一位校长对好课的评价:如果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和听课的教师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即使课讲完时,听者还意犹未尽,这种课一定是好课,是好的教学。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忘记了时间,在忘记中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找到了学习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陈红 《德州学院学报》2013,29(3):59-61,89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回顾人生失意时的一次心灵之旅。由于正青春时双腿瘫痪,史铁生对时间与空间的感受与体验细腻又独特,他在潜意识中拒绝了物理时间和空间,其时间与空间停留在最初与地坛相遇时的时空中,是永恒的时空观念。在自我的心理时间与特殊的空间体验中,作者实现了心灵的成长与对死亡、人生的参悟。  相似文献   

16.
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式来表示,还可以用函数图象来描述.函数图象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特点,能使物理问题简化明了;许多抽象的物理概念用物理图象表示更加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我们知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保持不变.但是,遇到有关速度与路程、时间关系的问题时,学生很容易判断错误.  相似文献   

17.
、.吧狡 别物脚.娜尸.)脚用肺湘酬...秘i 场当寂寞来临.何不登高观看人生风景来陶醉?寂寞是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18.
福克纳在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突破物理时间的束缚,通过多层次的时序倒置、意识流及多角度的叙述手法,揭露美国南方贵族衰败的景象。结合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本文主要分析该小说中时间的处理方式及小说中人物的时间意识及时间价值观,并探讨时间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时间观,理解这部小说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9.
<正>"你的时间太非洲!"到过非洲的人都知道,来到这片大陆就意味着进入一种不同的时间状态,名为"非洲时间",也就是凡事都不能急,要慢慢来。非洲时间有时慢得让人火冒三丈,有时慢得让人无可奈何,但世界各地的外来者都得适应。记得2015年非盟峰会期间,前往做报道的同事跟我抱怨,闭幕当天,原定于晚上7点结束的会议,硬是被拖到了晚上9点,与会的非洲各国首脑不但不着急,反而还高唱赞歌,庆贺  相似文献   

20.
杨荣华 《现代语文》2010,(3):156-157
文学和音乐可谓同源同宗,它们后来各有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是,音乐和文学还是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文学可以描写音乐,可以用音乐来表达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情感。当代小说中,贾平凹的小说中经常有贯穿始终的音乐,它们传达着作者的心声,表达着作者的理想和审美。“精神寂寞方抚琴”,这种寂寞中传达的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类意识和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