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必须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就是在不断深化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在高校内部管理上打破旧体制,突破旧理念,通过大胆探索和实践,以创新组织机制、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监督机制等为目标,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目标、管理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等高校内部管理的各个层面实现创新.因此,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要实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必须正确处理高校内部管理中若干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实践基础是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构建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提高大学治理绩效.文章在大学治理视域下对高校管理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高校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架构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内部组织框架的构建、权力运行机制的协同、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大学治理视域下构建高校内部管理控制体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其论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学治理结构的调整、高校学术管理、人事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笔者对2005年我国学者对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结构和高校学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一个总的概括和评述。  相似文献   

4.
重构高校治理结构: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论题。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体现为权力在管理的各阶层和高校内各个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分配,以及它们相互间的权力作用关系。这种权力结构,实际上就是高校的治理结构。一般认为,大学内部的权力表现  相似文献   

5.
如何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各校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本文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管理机构与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概念的内涵 什么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笔者认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的一部分,是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微观体制,是高校内部管理机构与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  相似文献   

6.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管理理念、管理结构、管理策略以及领导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来指导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并依据学习型组织理论中的有关管理理念,对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途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岩 《江苏高教》2007,(5):139-141
本文阐述了加拿大高校内部管理的法律依据;探讨了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特点,即:显著的分权与制衡管理的机制、依法治校、民主治校以及外部性的特点.文章对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如何借鉴这些特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管理体制是机构体系和规范制度的统一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文章针对高校传统内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从体系和制度的两大层面展开分析.认清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弊端的成因,明确改革的路径选择,探讨具体的解决措施,有利于高校不断实现内部管理体制的优化,进而提升其管理绩效水平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管理队伍是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职业化的管理群体.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发展受到政策基础、高校重视度、内部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建议通过完善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做好管理队伍职业化发展规划等发展路径,加强高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了我国20所高校机构设置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问题主要在于重"非生产"轻"生产"、重行政轻学术.对此,我国高校应缩减"非生产机构",建立以学术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大学制度: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制度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这是中世纪大学模式确立以来各国大学发展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了的。然而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 ,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并未完全确立。本文针对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中国大学提出的挑战 ,就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马勇 《江苏高教》2007,2(2):9-11
在综述已有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大学之"大"的要素,主要有大校长、大师、大学生、大文化、大德与大爱等.并尝试概括与分析了大学之"学"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特性,即:大学的空间叫学府;大学的时间叫学年、学期、学时;大学的主体叫学者与学子;大学的核心管理叫学术事务管理;大学的风气叫学风.进一步从大学之"大"与大学之"学"的双向耦合中探讨两者的根本联系,揭示大学的本质规定与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一所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大学,正是一所不断忧虑和看到自己危险的大学,没有这种忧虑可能就成不了优秀的大学。大学忧虑包括外部环境和自身两方面的原因。大学不是商业机构,不是政府机构,不是军事机构,大学就是大学自己。大学忧虑社会环境的同时,要始终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大学决不能做的"。那些大学所忧虑的事项或者对象,正是大学忧虑的原由。当忧虑的大学不再忧虑时,大学已不再是大学;当忧虑的民族不再忧虑了的时候,民族的灾难正在降临在头上。当人民可以自由地嘻笑怒骂之时,当大学可以自由地表达之时,真正灿烂的文化亦必形成和发展,大学谓之大学,民族谓之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4.
大学章程,在一所大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是纲领性的,是层次最高的。自2012年初,教育部要求全国各高等学校制定各自的章程以来,对于大学章程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我国已有几所大学制定了自己的章程。毋庸置疑,大学章程对于一所大学的制度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大学与大学章程之间的关系包括大学章程与大学理念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大学章程对于一所大学的地位、意义及作用等,还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学正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转型、从创造知识向应用知识转型、从学科向跨学科转型、从知性到德性转型。大学转型主要是通过不断变革其理念与制度以实现转型合法化,大学章程是大学理念与制度的载体,建设大学章程以凝铸电子文化时代理念、强调"应用性"价值、重构跨学科逻辑制度框架、融德性于制度设计,从而有助于大学实现科学转型。  相似文献   

16.
大学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的企业家精神”和“大学精神”在高等教育领域正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两者之间既有着内在的联系性、又有着内在的冲突性。如何实现大学精神与大学的企业家精神的统协整合是21世纪大学的理性选择,这就是人文精神加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合并的关键是大学文化的融合。大学文化的融合要克服文化的异质性,发挥其融合性。要迅速完成管理体制的统一;加快学科融合步伐;构建新的办学指导思想;重建大学精神;关心教职工切身利益;以发展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大学改革的无效与大学精神的缺乏不无关系,由于大学精神的缺乏,使得大学改革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半途而废。重新认识大学精神在大学改革中的作用,以大学精神引领大学改革的方向,激发大学改革的生命力,使大学改革形成合力;重塑大学自由学术的理性精神、学术自由的法制精神、学生自由发展的教育精神、服务社会的关怀精神,以促进大学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介绍了美国俄亥俄医科大学与图兰朵大学实现历史性合并的过程,提出了两校作出合并决定的背景。作者也评述了合并过程的管理结构和计划结构,讨论了新图兰朵大学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关键期,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发展中的各种体制机制.现代大学制度有利于推动高水平大学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论述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及中国化的过程,研究我国高水平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意义,并从理顺大学与外部的管理体制、完善大学内部的运行机制两个方面提出高水平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