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我们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弘扬和培育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战略意义,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逻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理论基础、隐性机制和实践范式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进行逻辑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探索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隐性机制,即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民族情感和具有民族价值取向的对象性活动三重驱动,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具有激励和凝聚全民族的强大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三大体系及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历史传统,二是以无私奉献为精髓的革命精神,三是以开放创新为主题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其民族精神觉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针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进行分析与解读,从红色文化自觉视角着力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是高等教育更好地完成自身所肩负的重要使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吸纳中国以民本主义和人格自由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主自由精神,它是培育当代中国民主自由精神的心理和文化基础;必须吸纳现代西方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自由平等、分权制衡、民主法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自由精神,它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必须发扬党和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与现当代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它是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基础;必须创造出新时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和宏伟纲领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以民主自由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教育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应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审视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培育的过程就是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使命感的培育过程,民族精神的培育和确立就是中华民族复兴志向的培育和确立。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对中华民族的所有成员进行国家意识教育、中华民族意识教育、中华文化意识教育和中华民族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党员干部要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典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者,而且还要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典范,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在21世纪,我们的民族如何形成新的强大凝聚力,以强健的魂魄雄立于强国之林?如何发挥民族精神在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这些都是关涉到民族发展的宏大问题,回答它们必须要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有更新更全面的理解,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与认同的灵魂和精神纽带,是民族肌体的骨髓。坚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神圣职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实质及其重要作用,理解民族精神的历史性、时代性,不断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要突出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内容,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同传统化教育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得以存续的精神血脉。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地域优秀文化孕育出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和认识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有着战略意义,使高校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又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校园文化建设是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培育出来的文化精华。然而在文化激荡的今天,我们的民族精神受到严重的挑战。如何重塑民族精神的地位,这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败的重大课题。因此,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现时代,不仅重要,而且急切,当然,主体是在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中。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学科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对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实施途径、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为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及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先进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建设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全面开展国民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有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20.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校园化活动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应该在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塑造自尊、自信、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