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19):53-54
语文教学设计"教"与"学"的二元关系是语文有效教学的主要矛盾之一。研究当前语文教学设计存在的遵循教参保守性和主观意识性的"教",提出教学设计应从"学"教参转向学参考书。反思语文教学设计中的二元处理关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枚举"教"与"学"之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教"与"学"二元协调统一建议。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真正的"教语文",是检验语文教学改革有效与否的试金石。课堂上传统的"教课文"只是关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大意的理解,并没有体现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技巧和语文素养的培训。把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教语文"的学堂不能仅仅只是教师对课文的阐释,需要在教学中抓住教学关键点,利用课文"相似性"特点,探寻独特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行语文教学中"教多学少"现象客观存在,老师事事都替学生想到了,生怕遗漏了重要的知识点,语文教学过程常常形成为了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急需要"少教多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追求教师"少教"达到学生"多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理清教路,以教导学"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改以来,一些语文课追求标新立异,追求抓人眼球,往往是看上去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多大提高。笔者以为,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改变“高耗低效”的现象,还是应该回到“教”的环节来,在“教什么”和“如何教”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5.
当下语文教学存诸多问题,较为明显的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教课文"。学生在一堂课结束后,学习到的内容只有只限于当堂课教师所讲的部分,而"教语文"则是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研究中,研究“教什么”比研究“怎么教”更重要,因为它涉及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不教“泛语文”的内容,不教“伪语文”的内容,不教不可教的内容,不教学生已懂和易懂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意识还不成熟。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采取科学有效且适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本文就"教其学渔"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养成预习习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指引方向;培养学习兴趣,学生的语文学习定会事半功倍;尊重欣赏学生,为语文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9.
邓超 《教育》2014,(6):58
正常有关于语文应该"教什么"的言论见诸报端,见仁见智的观点、层出不穷的理念、五花八门的流派,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笔者在慨叹语文教学博大精深的同时,也不免产生这样的疑虑:语文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有百年历史,为何至今对于这门学科"教什么"尚无"定论"?反思当下的语文教学,不难发现,除了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这些显性的教学内容外,其它教学内容都很模糊,不同的老师因视角不同、阅历各异,"教什么"也就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哲学的角度审视,"用什么去教"的语文教材内容观混淆了语文教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阉割了教材,陷入了肢解选文、各取其用的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泥淖.其根源在视语文为"工具"、"虚器"的传统哲学.从"语文是介质"的本体论出发,语文教材内容确乎是指"教什么",而非"用什么去教".  相似文献   

11.
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身,不仅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更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语文"就是要淡化文本的内容,重品味文本语言;就是要淡化学习的结果,而聚焦学习方法;就是要淡化教师的精彩,而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于漪是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她创造和积累了许多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她始终坚持以服务于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为宗旨.“教无定法,学无定式”是于漪所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美,“教无定法”理念运用于她的课堂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于漪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案例入手,可以发现于漪教学中的“教无定法”之法是由具体学情、不同课文和课堂情境三个不同方面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要做到"让生命涌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一定要不拘一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相似文献   

14.
"长文短教"是指从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出发,充分利用教材,简化头绪,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端,根据教材重点,取其精华,加强整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如何使"长文短教"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实施。一、找准"切入点",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彰显"长文短教"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长文短教"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基础,对于小学生形成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对学习其他科目的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文是最受重视的一门科目。教学语文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懂得课文的意思,而是通过教课文让学生学会语文。本文介绍了利用课文教语文的方法,以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在教语文的同时,要把学生学习的视角引向课外,引向其它学科,要有"一切皆可为语文所用"的学习意识,即"泛学"。同时,教师教课本中的范文,却要力求其"精":所教内容要精、教学步骤要精、采用方法要精。要把"精教"作为一种教学标准去衡量,把"精教"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相似文献   

17.
陈霞 《考试周刊》2014,(9):39-40
小学新课改要求做好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作者就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的"一课N教"教学方法,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作者重点以"一课N教"教学方法为出发点,介绍了这种教学方法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做好"一课N教"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语文课堂不再是死水一潭,而是变得热闹、丰富、活泼、多元起来。新的理念、新的追求,尤其是“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成为广大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什么”的问题。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闲惑所在.这牵涉到语文教学的目标、特点、效率以及教学走向。本文重点谈一谈小学语文“不教什么”的问题,因为只有弄清楚“不教什么”,语文教学才会有效乃至高效。那么,什么内容不需要教呢?  相似文献   

20.
严悦 《现代语文》2014,(4):24-25
翻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全书的精髓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那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最终使命便是达到“不需要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