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女子职业学校是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不断深入、妇女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其创办得益于社会需求的推动和社会各界对女子职教的支持。近代女子职业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其创办主体呈现出了私人办学、联合办学和政府办学"三足鼎立"的局面,学校类型、科目设置多元化,重视学生学习环境和就业。在《申报》的舆论影响下,近代女子职业学校在女性地位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其历史启示至今可鉴。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创办于1871年,前身为晓明女子中学、第六女子中学和市六中学。学校继承百年校园文化,遵循"晓知明理,多才多艺"校训,注重素质教育。2003年,市六中学更名格致初级中学,学校传承格致中学"格物致知,求实求是"的精神和"理科见长"的特色。在践行"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目标的过程中,学校以课程为载体,着力强化数学学科,使数学成为学生普遍喜欢的学科,成为在市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学校办学成效显著,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发展,促进女子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对女子高校学生应该实施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女子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人格教育、学习智能训练、生活辅导、人际训练、性心理教育、挫折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辅导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女子学校协会(GSA)是英国校长联合会属下机构,于1974年成立。英国有近10万学生在女子学校就读。在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三地都设有寄宿制女子学校,为女学生提供单性别教育。女子学  相似文献   

5.
女子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目前中学女子德育处于困境的种种原因进行了剖析,介绍了开展"美丽女孩·自主成长"德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及该活动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价值意义,强调中学女子德育教育应以突出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为旨归,促进学生学会考虑未来,拥有自主成长的能力,从而为当前中学女子德育工作探索出一条高效切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时期推行的"文明开化"使得日本女子教育获得合法性。女子接受中等教育,女子师范学校、教会女子学校、女子专门学校相继开办以及女子留学教育的开始,为日本女子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它普及了女子教育思想、确立了女子教育制度、奠定了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为儒家文化圈其他国家效仿。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黄浦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是黄浦区教育局向社会推荐的"家门口的好学校",是首批入选的市"新优质项目"学校。张宝琴校长提出:"让学生在体验快乐中成长、让教师迸发喜欢的内力,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学校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前身是1850年创建的上海最早的女子教会学校裨文女塾,其操场是1919年上海各界声援北京"五四"运动的集结地;学校有着优质的硬件设施:最先进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数字化实验室,游泳、轮滑、综合球类等场馆。学校注重以科研提升办学质量,围绕龙头课题《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校本学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中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新高考》2008,(6)
建校于1912年3月,前身系无锡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后改名无锡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江苏省立第二女子中学、无锡县立女子中学等。解放后易名无锡市立女子中学、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学校秉承端庄勤朴的女学校训,要求学生诚(立身)、勤(治事)、和(处世)、爱(待人)。1960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五年一贯制试点校,一直按省示范中学规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研论坛》2009,(11):F0002-F0002
横扇中心小学是一所以体育为特色的学校,曾获“江苏省体育传统学校”、“苏州市体育传统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等称号,连续两次被吴江市教育局命名为“AA级特色学校”。学校女子篮球队多次在吴江市小学生女子篮球比赛中获得冠军,学生广播体操连续四年获得吴江市一等奖,被誉为“吴江第一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之人,生齿繁昌,心思灵巧,女范虽肃,女学多疏。"19世纪末,近代意义上的女子教育在中华大地上萌芽,中国人自办的女子学堂在民间逐渐兴办起来。1915年,清朝贡生杨维周先生在徐州创办了"国民敬仪女校",这是徐州历史上专门接收女子入校读书的学校,它就是青年路小学的前身。学校现有99个班,4000多名学生,200多名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7人,中学高级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女子教育真正意义上始于民国时期。民国初期政府制定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将女子教育平等的内容列入到学校教育制度中,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第一次使男女教育平等权在法律上得以确认。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和清末时期的女子教育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女子教育的出现便是一项很大的进步,清末的女子教育并没有受到政府的支持,而在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从具体来看,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在法律保障、教学设计等方面较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广大进步知识女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批判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压迫和束缚,并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大力兴办女子学校,推广女子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显示了女性的社会主体意识。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发展有两方面:一是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把妇女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了"男女平等"的现代思想;二是兴办女子学校,鼓励男女同校学习,把妇女从被剥夺受教育权的境地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韩国有许多享誉亚洲乃至世界的女子大学。在汉城就有梨花女子大学、淑明女子大学、诚信女子大学、汉城女子大学、同德女子大学等。韩国女大的学生多数是坐地铁或乘巴士来上学。每到上学的时候,你会在学校附近的路口看到许多留着披肩长发,身背双肩包,手拿文件夹的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七十年前五四运动时期,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简称直隶第一女师)是在天津市乃至我国北方影响相当大的一所女子学校.那时这所学校以邓颖超、郭隆真为代表的约300多名女同学,在"救国不能后人"、"爱国不分男女"的口号下奋起,与以周恩来、马骏为代表的南开学校等各男校的广大同学,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并肩战斗,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1923年邓颖超同志回顾这段斗争的情景时,满怀激情地说:"当时女师学生的勇敢、奋斗、牺牲的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专注女性教育的全国首批示范中职学校,学校把"实学"精神融入"双创"教育,取得了特色成效。对"实学"精神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去领会:宏观层面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实事求是思想,中观层面要深刻领会各种学术的经世致用功能,微观层面要深刻领会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改革创新实践。一、厚植"双创"文化底蕴中职学生文化底蕴相对薄弱,在创新创业中往往缺乏高度。对此,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  相似文献   

15.
朱跃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4):115-119,124
郑辟疆是中国现代蚕丝理论的奠基人和蚕丝教育家,他主张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人才培养注意与蚕丝业之现实相结合;在学校教学管理上全面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体系,使其与职业教育的特点相结合,并提出要"精选教师"、"苦练学生";在学生就业方面注意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积极帮助学生联系蚕丝机关,拓宽学生的就业面。郑辟疆的言行使得江苏女子蚕业学校的教育模式成为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优秀典范。  相似文献   

16.
南昌女子职业学校是民办全日制学校,历经了13个春秋,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前进,凭着全新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育体制和严格的教育管理,办成了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女子学校,先后被评为"先进学校"、"南昌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南昌市示范建设学校"和"优秀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7.
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成人教育中心学校于1999年,开全市之先河,创办了女子职业中专,短短三年,女子中专由当初的70名学生发展到了目前年招生六个班,近300名学生,专业也由原来的财会、计算机扩展到现在的家政与社区服务、双语型幼师、办公自动化与文秘、服装表演等适合女性特点的专业。2002年9月,学校正式挂牌“淄博市女子职业中专”,成为淄博市唯一一所国办女子职业学校。一、注重教育科研,规范学生管理,走特色办学之路。学校以“女子中专办学特色的实验与研究”为课题,以活动育人为出发点,以“发展个性,体验成功”为宗旨,…  相似文献   

18.
<正>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建校已160年,其前身是创办于1853年的福州私立文山女子中学,是我国最早一批现代班级授课制学校。学校现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等。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始终遵循"志存高远,笃行勤学"的校训,弘扬"团结、苦干、向上"的校风精神,秉承"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变迁体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从现实与需求的角度探讨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以近代江苏省女子职业学校为例,分析其课程设置、学生就业等方面,以期对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有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王璜 《辽宁教育》2013,(9X):90-90
<正>挫折教育是国外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很多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家长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设置一些考验来培养孩子坦然"接受失败"。英国:英国顶级女子学校"失败周"教育学生英国家长们常常把"给孩子失败的机会"这句话挂在嘴边。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英国人的观念不是索性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