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PISA和TIMSS等国际大型比较项目不仅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学生数学、科学和阅读上的学科素养的关注,随之也引起了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密切相关的教师专业素养的关注。为了了解目前职前和在职数学教师的教师知识状况能否满足教学的需要,本研究通过测验调查了三个城市的150名初中数学教师和8所高等师范院校427名数学专业职前教师的教师知识状况。主要调查他们的教育理论知识、数学课程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调查结果显示: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师知识整体状况良好,但不同类型学校间教师知识水平不均衡,学校越好,教师的知识水平越高。另外,研究还发现:在职教师与职前教师在教师知识上具有阶段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高职数学是职业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在目前普遍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是教师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重点问题。笔者深刻剖析目前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历,提出要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重要性,树立自信心;丰富教法、手段,激发兴趣,提高成效;案例选取尽量贴合专业,助推学生学习动力;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促进教学有效性等教学策略,旨在对高职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有一个更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李雪莲 《辽宁教育》2011,(10):41-44
课程改革的发展,给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思考。仅就约占小学数学总课时数二分之一的计算教学而言,新课改删去了过多的课时、纷繁复杂的计算和僵化呆板的法则背诵,同时也带走了一些教师对计算的重视,造成了一些教师在课改的浪潮中迷惘徘徊,只是单纯地训练学生的计算技能,而忽略了计算教学的深层意义。我们不禁要问,计算教学的意义何在?真的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吗?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内涵呢?现在仅将自己的所见所感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MKT是"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其强调以有效的数学知识质量支撑教学,强调在教学的视角下关注数学知识.MKT教学取向下,有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会被凸显并能彰显其意义,如对学生在数学学习困难中的关注,如教师的数学学科知识质量等.理解"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需要教师从学生知识建构的角度思考知识的发生过程,从而让数学知识真正具有教学意义.MKT理论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一部影视作品在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师范教育领域内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师范教育面临更大挑战的当下。重新思考师范教育的使命,关注学科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建设,创造性地探寻多元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工具,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以影视作品分析作为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益尝试,应该是一个充满创新意义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6.
研究新入职教师的课堂是设计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的重要前提,而课堂中的提问与反馈是教师展开并推进教学的主要方式。通过对18节小学数学录像课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小学数学新入职教师对学生想法的反馈表现以及课堂提问发现:新入职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启发,没有引导学生发问;新入职教师不懂得如何把学生的回答纳入教学之中;在学生出错之后,新入职教师没有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给予纠正与引导……因此,新入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提问权,关注学生高阶思维的启发式提问,提升学生的自我获知感,理性地建构开放式课堂。学校应通过针对性强和分段式的研训,提升新入职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预设,而且更应关注动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在课前进行的教学预测和设计.生成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高度关注学生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学习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探究"、"合作学习"、"数学建模"等形式多样的课改方案,强烈地影响着我们原本熟悉的教学环境。无论是课时的减少,还是教学方式的改变,都对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思考:高中数学课怎么上,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思考一:数学课堂的核心应从注重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移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如何有效提问是教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每一课时、每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典型的、针对性强的问题,然后给予学生及时的、适合的引导,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探究,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教师要关注学生听课时的效率,艺术性地对课本知识进行整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知识,并加以应用,提高学生探索数学新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1 背景介绍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知识结构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等.美国数学教育家舒尔曼将教师知识结构划分为:数学知识内容、怎样学习的知识、数学表征的知识、教学法知识等四个相互关联的图式.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职前数学专业知识,而对教师在教学经验中形成的情境知识不太重视.事实上,后者同样重要.新课程特别强调知识不仅具有建构性,社会性,还具有情境性,默会性.教师,特别是职前教师只有关注课堂情境知识的学习,才能让数学教学寓于情境中,生动形象地展现数学知识.同时,贯穿情境的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王传利 《高教论坛》2015,(1):37-41,83
通过分析试教、说课和实习总结,发现职前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感到困惑和困难的事件主要有:如何挖掘数学思想方法并用于数学教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数学史、如何设计问题串和问题情境、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和解决的关键、怎样设计教学目标等,这些均与职前教师缺乏MPCK有关。基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职前教师的MPCK:一是培养职前教师的数学阅读能力,二是培养职前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三是通过数学试教、说课、说题、教育实习加强职前教师的二次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蒋有为 《成长》2020,(4):150-150
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广泛运用。本文从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入手,综合分析微课的实践意义,并深入探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微课应用的有效路径,教师可以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方面共同作用,提高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区所面临的新教师入职高峰现象,为了尽快提高我区初中数学职初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在职初教师培训中,根据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努力倡导“以学定教”,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学情,探索有效的培训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骆杰 《科学教育》2008,(4):F0003-F0004
1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别1.1制定课时计划的差异与新教师相比,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1.2组织课堂过程的差异具体组织课堂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上课只关注表面,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可是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忽视了数学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学生的数学思考。本文为教师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确实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了些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数学地思考是新课标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如何实现与这一要求相一致的目标呢?对学生数学地思考的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一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数学地思考的意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营造有利于数学思考的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地思考的意向,重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路程一课时,学生对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为解决这一难题,上课前,我发现班上学生正好进行了模型车比赛,于是我  相似文献   

18.
<正>"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数学学习",这个观点已为广大的数学教师所认同。当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时,教师逐渐将数学教学的落脚点从重视目标的落实扩大到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上。"新课标"首先强调的不再是向学生提供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更为关注向学生提供具有显示背景的数学(包括他们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果也不再是会解多少"规范的"数学题,而是能否从现实背景中"看到"数  相似文献   

19.
一、提高备课实效才能为高效课堂铺好路基提高备课实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笔者认为,教师的主要精力要放在钻研教材,了解学情上,书写教案的精力要少花.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先吃透教材,而不急于动笔,总是先思考从哪里着手讲、怎么讲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情,他们会不断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怎么样,搭建什么样的教学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理解课文.所以优秀教师在备课时,不是物化备课教案,而是拿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容面对学生.  相似文献   

20.
对韩国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概述和分析,发现韩国数学课堂教学具有课堂连贯系统、教师重构课程、重视数学内容、关注学生差异、学生参与活动等特点.对中国实施数学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恰当把握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平衡,多环节重视教师素质,避免教学二分法分析"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这对研究中国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