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点式阅读     
天地吾知其至广也,以其无所不覆载;日月吾知其至明也,以其无所不照临;江海吾知其至大也,以其无所不容纳。料广以寸管,测影以尺规,航大以一苇,广不能逃其数,明不能私其质,大不能亡其险。伟哉夫子!后天地而生,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没,知天地之终。  相似文献   

2.
蒋晓龙 《学语文》2004,(4):54-54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主次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对语文学科给予了新的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说这一定性使得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性质纷争告一段落。然而在这一新  相似文献   

3.
关于语“姓”什么的争论可谓久矣!自语单独设科以来,先是世纪初的白之争,后是50年代的道之争,再是90年代以来日益激烈的工具说和人说的急诊。近几期《中学语教学》关于“语到底”‘姓’什么?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本身就具有极其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有人这么说:"一个教师就是一本教科书."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应重视利用三大文本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课程标准,很重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的语兴趣,提高学生的语素养。语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外,还有中外名、影视节目、报纸杂志、演讲辩论、家庭社会生活,以及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甚至广告和标语等等。这些课程资源,各具特色和魅力,能从不同的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活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是非常可喜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违背了语文学科的一些常规。虽说教无定法,但教也有定则,有些常规是不能违背的。  相似文献   

8.
直面一年多的新课程改革和课堂调研,欣慰之余,就语文教学的课改不偏离方向。感觉到语文老师应当胸怀“三本”。第一当以生为“本”,寻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学。第二当立足教材之“本”。合理运用与重建“课内资源”,压缩课时、协调教学板块,大力开发课程教学资源。第三应把握教学根“本”,强调语文课就是教语文。语文课应当体现语文味。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改革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究竟具体是什么,我曾以为那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后来翻阅了一些书,也看了许多介绍这方面知识的文章,感觉还是比较糊涂  相似文献   

10.
诗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产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向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应该“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确立了我国在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了教与学的改革:“教”更强调师生互动式和实践式的教学方法,建立学生主体意识;“学”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获取知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建立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新课程背景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我产生了一系列想法,作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课程资源利用技能指教师把课程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的技能。课程资源利用往往是在课程资源开发基础上进行的,是一项创造性工作。不同教师对同一资源的利用会千差万别,同一教师对同一资源的利用也会不断翻新。因此,对课程资源利用技能加以穷尽性的阐释与概括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这些千差万别、不断翻新的资源利用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基本技能值得我们把握。  相似文献   

13.
《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新课程目标,就是要将过去潜藏在知识、技能目标中的人精神凸显出来,引导教师直面,可是,当前的语课堂教学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倾向:人精神张扬有余,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却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人文阅读与精神缺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时代的人文水准 ,不仅从它的阅读群体 ,而且从阅读的内容 ,乃至阅读的方式 ,都能一窥端倪。阅读品位的下滑 ,一方面体现于阅读内容低俗化的滥觞 (如黑幕、色情、地摊文学 ) ,另一方面也体现于阅读方式的形式化的倾向 (如快餐文化、消闲阅读 ) ,二者的共同实质 ,都是以刺激或消遣来填充虚无 ,消解神圣 ,都是对人文精神的严重拒斥。中学语文阅读 ,由于应试的逼促 ,又囿于部分教师的素养 ,长期以来显得先天不足 ,发育不良。以课本代作品 ,以习题代阅读 ,以能力训练代心灵感受 ,从而篡改了阅读的本质 ,降低了阅读的品位 ,这样的阅读 ,是没有…  相似文献   

15.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体,在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也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电视除了娱乐功能外还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对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素质(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具有很大的好处。但是有些学生却不会阅读,其阅读具有盲目性、随意性、无节制性。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个课外学习资源。那么怎样才能阅读好电视呢?笔者就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个方面说起:  相似文献   

16.
“三点式”阅读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正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学生越来越缺乏阅读基本能力却又一天天在远离语文。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了学生远离语文的症结所在。一方面,学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他们从以电视网络等形式为代表的快餐文化中毫不费力地甚至是以享受的方式获得一些肤浅的信息,并以此为资本来代替或拒绝阅读文本;一方面,阅读教学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时代变化和情感需求,或者迫于考试压力过分追求知识性和纯技术层面的分析与训练,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任务甚至是负担。从1995年开始,我连续开展了三轮高中阅读教学实验,试图在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7.
为中学生的阅读“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第一次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提出具体要求(小学不少于145万字;初中不少于260万字;高中不少于150万字。)这个要求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大量的调查表明,有近60%以上的中学生未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读书速度,毋庸置疑,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著名特级教师程汉杰先生主持的快速高效阅读实验课题,从1985年开始到现在已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全国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几十万名学生参加了这项课题的实验,深受其益。“快…  相似文献   

18.
19.
如果今天有人问:“你活着是为了什么?”程翔先生会明确回答:“其中一个目标——为了心中的语文!”  相似文献   

20.
阅读的蓝天     
前些年,我在乡下一所农村中学听课。下课时,看到几位同学争着要看另一位同学的一本旧杂志。我拿过一看,是一本《读者》。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该校的语文教师,他们意味深长地说,农村孩子学习条件较差,课外阅读几乎是零,除了教科书之类的书籍外,平常很难得到课外报刊、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