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秀琼 《师道》2006,(5):46-46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钢铁厂厂长对公司派来的老总诉苦:工人懒散,产量上不去。经调查,当天日班工人的产量是6吨,老总在场门口的地上写上“6吨”两个大大的粉笔字。接班的夜班工人弄清原因后,稍稍多使了一点劲,一晚上生产了7吨。老总又把厂门口的“6吨”改为“7吨”。日班工人接班后,憋了口气,又生产了10吨……就这样,厂门口上的粉笔字“10吨”“15吨”……不断的变化。是粉笔字的力量唤醒了工人的积极性。于是我在教学中也采取了如此做法。我把每天各个小组的错误量公布出来。比如:第一组错10题,第二组错15题,第三组错9题……学生们都了解了本…  相似文献   

2.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部装的生产线上看到了罗阳总经理。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公司部装的厂房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进行着紧张的加班生产。这时罗阳总经理走了进来,在生产线上从头看到尾,并向主管人员详细地问询了生产的进展情况,一个多小时以后才离去。我问到了现场的工人师傅,罗阳总经理是不是总来呀?那个工人师傅告诉我,他总能在生产现场看到罗阳总经理,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夜里加班,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  相似文献   

3.
表扬与批评     
一天,我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碰到我的多年前的“得意门生”杨鹏。他现在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部门经理,执意要我到他的企业去玩。这家企业以生产袜子著名,其广告长期占据着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据说他们的产品已占了中国袜业的半壁江山。我正想去看看,于是坐进了他的小车。杨鹏引着我参观车间,工人都对他很尊重,一口一个“杨经理”,作为他曾经的班主任,我也感受到一分荣耀。不久,来到成品车间,杨鹏指着一个打包的工人说:“肖原,陈老师来了!”那个工人停下手中的活,看到我时显然愣了一下,才低低叫了一声:“陈老师。”他的胸前挂…  相似文献   

4.
田戈 《阳光搜索》2005,(6):26-27
笑容的力量 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RMI公司曾一度生产滑坡,工作效率低下,利润上不去。后来,公司派丹尼尔任总经理,企业很快改变了面貌。丹尼尔的办法很简单,他在工厂里到处贴上这样的标浯“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分些给他。”“任何事情只有做起来兴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标语下签了丹尼尔的名字。丹尼尔还把工厂的厂徽改成一张笑脸。平时,丹尼尔总是春风满面,笑着同人打招呼,笑着向工人征询意见,全厂2000名工人的名字他都能叫得出来。  相似文献   

5.
“我们并不关心看得见的,而是关心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才是永恒的。”前些日子读到一地板厂商的广告中援引的这句话时,不由为他们的理念所折服。地板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是需要通过“地板”这一媒介实现的。他们把对“人”的关怀转化为对地板质量的提高上,实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6.
宋嘉 《当代教育论坛》2003,(11):128-128
我有机会接触到学校颁发的一些布告、通告、决定之类的东西。每当讨论学生处分问题时,我的心情总是沉重的,很不情愿处分,又不得不处分;而当我看到一些处分决定的文字时,就更沉重了,此时,我不情愿看到的东西就不是“不得不”去看了。 只要我看到“勒令退学”这四个字时,我就断然地把“勒令”两字划掉了。我们文字起草人员:这个“勒令退学”与那个“退学”是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7.
据说朱自清先生做语文老师时批改作文特别仔细。朱先生批改作文从不吝啬心血,有错必改,看到精彩的语句,则用红笔画上圈圈,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有一回,他在学生的作业上改了一个字,过后他又把学生找来说:“还是用你原来的那个字吧!我想还是原来的那个字好。”朱先生的好友俞平伯先生却不赞成多改,理由是学生只注重分数,从不看教师的修改和评语。  相似文献   

8.
张化兴 《师道》2004,(5):27-27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这个工人的一位朋友劝解他说:“把问题变换一种思路看看,说不定能从错误中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一句不经意的话,有如一  相似文献   

9.
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八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这时,有年轻人在下面嘀咕了一句:“为什么?”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不为什么。”那个年轻人回到岗位上还在不解地思考着经理的吩咐。同事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有错。可年轻人偏偏有股犟脾气,非要走进那个房间去看看。他轻轻地叩门,没有反应,又轻轻的一推,虚掩的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我去一所看游戏,见到教师和孩子们正忙碌着安排“工厂”生产、“商店”营业、“医院”就诊、“小吃店”开(?)、“游轮”启航……当我看到“小吃(?)工人”忙得挺带劲而无人光顾时,我好心去“工厂”招呼小工人快去吃点心、可他们都(?)着,“我们(?)在上班,下班再去。”“等把鞋子、(?)子(?)好了才能拿到工资,才有钱去吃呢、”好一个“不劳动者不(?)食!”这个社会主义的基本分  相似文献   

11.
这是在一年级小学生作业时看到的一个例子:孩子们照老师规定,在本子上把“7”字写7排,每排11个,11×7=77。把11×7视力儿童识记所进行的劳动,则77就是识记的成果。观察学生作业:一是慢,才学用铅笔,一笔弯了他也要擦了重写。  相似文献   

12.
我厂从1985年起,改招工为招生,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对提高工人队伍素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一、为什么要搞先培训后上岗近几年来,我厂许多老技术工人陆续退出生产第一线,新工人源源不断接班上岗,技术工人队伍出现了新老交替的局面。各主要生产技术工种中青  相似文献   

13.
拉钩上吊     
挪威的几位工人运动领袖被警察逮捕了。事情牵连到易卜生。一天,警察突然包围了易卜生家。正在家里写作的易卜生没有任何防备。逃走是来不及了,把那些秘密文件销毁也不可能。在警察冲上楼之前的短短几分钟内,沉着、机智的易卜生把重要的秘密文件随随便便地散放在地板上,然后找了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做出要把他们隐藏起来的样子,这一幕正巧被冲上来的警察看到。于是,警察们抄走了那些没用的文件,而散放在地板上的秘密文件却没引起他们的注意。“先生们,你们不能随随便便就拿走这些东西,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易卜生送警察下楼时大声说。机智…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一个学生和一位教授一起散步。他们在小道上看到了一双旧鞋子,估计这双鞋是属于附近田间劳作的一个穷人。学生转向教授说:“让我们给那人来个恶作剧吧——把他的鞋藏起来,然后躲到树丛后面,这样就可以等着看他找不到鞋子时的困惑表情。”“我年轻的朋友,”教授回答道,“我们绝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那个穷人的痛苦之上。但是因为你有钱,你或许可以通过那个穷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乐趣,在每个鞋子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我们躲起来观察他发现这件事后的反应。”学生照做了,随后他们俩都躲进了旁边的树丛。那个穷人不一会儿就干完了活,穿过田…  相似文献   

15.
展示失误     
公司要招聘一位车间生产线的负责人,经过几轮的笔试和面试,只剩下三位应聘者。人事主管对此也难以取舍,只好交由总经理亲自定夺。最后的应聘会是在经理的办公室进行的。总经理让三位应聘者同时进入他的办公室,只是问了他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要加盟本公司?”  相似文献   

16.
活动意图 前不久,我们带领幼儿到我县知名的“长毛绒厂”参观,孩子们欣赏着长毛绒玩具的制作流程,观摩了毛毯生产车间,当他们看到了纺纱锤时更是兴奋不已。调皮的小朋友看到整箱整箱花花绿绿、形状不一的彩色纸管,禁不住想去摸一摸,滚一滚,玩一玩。  相似文献   

17.
在我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之前,曾请教过几位老班主任,他们都说,第一次接班,首要的是树立威信,特别是年轻教师,更要“严”字当头。我把这些话当作金科玉律供奉着。  相似文献   

18.
“历”和“厉”是同音形近字 ,教学这两个字时 ,我主要从字形入手 ,对它们进行了辨析 :都属“厂”部 ,所不同的是“日历”的“历”是在“厂”部里有个力量的力 ,“厉害”的“厉”是在“厂”部里有个千万的万。但是在后来的实际应用中 ,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将“历”、“厉”混淆 ,尤其爱把“厉害”写成了“历害”。鉴于此 ,我又想出了一个比较直观有趣的办法 :我把这两个字比平时扩大了五倍写在黑板上 ,一边写一边说 :“工人叔叔在工厂里出力做工。”这样黑板上出现了一个大的“历”字 ,我又指着它接着说 :“他们干什么呀?原来是加工日历 ,经历…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在电视上看到美国小朋友自己打工挣钱的报道,这些小朋友有的卖报,有的为邻居擦地板,有的为别人洗衣服……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快乐。他们把挣到的钱用来做学费,去参加夏令营,去买自己喜欢的书和玩具……看到这一切,我真羡慕死他们了,我也想去打工。可是给谁“打工”呢?我略  相似文献   

20.
一、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先进国家纷纷改革企业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1988年,瑞典的VoLvo汽车公司把“装配线”改为“装配岛”,为的是提高生产效率;使工人不象原先那样在装配线上重复单调的操作,而是小组分工,灵活协作,组装整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