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的一日生活离不开活动,他们是在活动中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表达自己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情感的。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把活动看作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首先,要给幼儿提供活动的空间。作为幼儿园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园舍和条件挖掘潜力,留给幼儿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重视园舍布置的观赏性、教育性和多功能性。如可在室外的活动场地上用各种颜色画上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小格子,四周的墙壁画上有趣的故事画,楼道的地面上写上英语字母。让孩子们每天一走进幼儿园,就仿佛步入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我在美术教学的实践中,发现不少幼儿画的侧面人,常有以下几个缺陷: 身子是侧面的而头却是正面的,或是两者相反;画五官时,把眼画在耳朵的部位,耳朵竟画在后脑勺上,对鼻、嘴的大小、位置及其两者距离也掌握不好;画人体活动姿态时,两臂是胸前、背后各一个,两腿是正面开立而两脚却朝着侧面方面。所以产生这些现象,是因为幼儿的空间感知能  相似文献   

3.
幼儿美术教学提倡幼儿的自由表达和创造,所以想象画是幼儿园普遍开展的一种美术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题材都适合孩子进行想象画创作。我们认为,幼儿想象画教学的题材选择应遵循以下几大原则:一是具有想象空间,避免具像;二是贴近幼儿生活,孩子有相关经验;三是奇幻可爱,幼儿喜欢。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可以辅导孩子画下列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平面化是现代绘画的基本走向 ,探讨南阳汉画平面感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南阳汉画平面感的成因 ,包括近似形象的重复排列、图形的均匀分布、多空间系统、图形的顶边处理、透视大小的忽略、图形排列的横向结构和对称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透视规律是在平面上再现物体的空间感、立体感和与之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将三维空间物体经过巧妙的变形再现到二维平面上,它解决了立体空间和平面、画者和对象的空间关系与平面的矛盾;是造型艺术的精髓,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绘画技法。掌握透视规律,能使作画简捷、准确,能迅速地构思、构图、写生,能提高对物象的观察、理解、形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透视规律对于绘画教学,犹如语法对于写文章一样重要,正像达芬奇所说的:透视是绘画的缰和舵。中学透视教学主要是指线性透视中的焦点透视,焦点透视是由固定视点、一个方向在一个…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国内外教育界都在强调必须通过各项教育活动,促进幼儿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发展。几年来,广东省汕头市中山幼儿园的老师们从实践中发现,指纹画、印模画的教育活动,对促进幼儿的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一、指纹画、印模画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喜爱画画,但他们的手腕部大小肌肉群还不能很好地协调活动,握笔作画时常出现身不由己的现象。况且幼儿尚未掌握绘画的技能,这就使他们的想  相似文献   

7.
刘会 《教育文汇》2004,(10):39-39
以前,我上美术课,总是先画好示范画,让幼儿观察后讲解画面,然后要求他们跟着我一步步学画;幼儿基本上都能完成作业,图画也画得很漂亮。学习新《纲要》之后,我认识到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实际上禁锢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想像空间。于是我尝试在教学中让幼儿对实物多观察、  相似文献   

8.
绘画是一种把立体的空间关系表现在平面的纸上的艺术活动。幼儿绘画时,其造型与构图能力都与他的空间知觉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五岁以后,幼儿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对前后关系观察的反映。例如:用多条地平线来表示出各种物体有前有后;略去被遮挡的部分;用大小差别来表示远近;在某些好的作品中,甚至还出现一个物体内部的某些透视,等等。但是,这些立体感的表现是很幼稚的,他们只能注意一些明显的前后位置的差别,不能察觉细微的变化,在一些物体间的透视不明显,或前后关系比较复杂时,会更顾此失彼或用过去的印象来补充或调整,错误则大大增加。另外,幼儿的观察能力与观察后的描绘能力不适应,因而在作画时产生一系列的困难。幼儿的  相似文献   

9.
日记画是意愿画的一种形式,指幼儿在成人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将自己一天中所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在画面上表现的一种绘画形式。日记画强调让幼儿自由自主地作画,因此它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表现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很喜欢画人物的。要画好人物先得教会儿童会画人物的头部。怎样教儿童画好人物的头部呢?第一次,我让幼儿通过学画苹果、皮球、气球、花朵等练习画圆的技能。在这基础上我教幼儿画大小两个圆形组成的不倒娃娃。我告诉幼儿,娃娃的头象苹果一样圆圆的,眼睛和小嘴巴也是圆圆的。就这样,用大圆、小圆、小小圆开始了第一次画人物的头部。第一次画画总不大象样。如娃娃的眼睛,有的画得高到额头上,有的画在耳朵边;如娃娃的嘴,有的画得太高成了鼻子,有的画得太低,快要落到脖子上……所以幼儿掌握画人物头部的技能是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要求: 1.教会幼儿用毛笔、墨和色彩画出小鱼的基本形状。 2.要求幼儿正确用笔、用色,注意远近和大小比例,并能适当地丰富画面(波浪、水草、苔点)。 3.教育幼儿爱惜用品,不浪费色彩。二、教学准备: 1.观察小鱼,了解其主要特征和鱼在水中游动的姿  相似文献   

12.
图画和语言都是符号.两者是相通的,在发展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一直坚持让幼儿在自主画中进行讲述。通过这种方法使进入大班的幼儿不但能创造性地画出具有一定情节的自主画.而且能够主动、积极地向他人讲述自己的作品内容。这一阶段.幼儿讲画已达到能说明主要内容的水平,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水平,则要使幼儿将画讲述成一个具有较为完整情节的连贯故事,  相似文献   

13.
大班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李梅大班幼儿的绘画能力发展处于一种“布图”也即开始画“形象画”阶段,他们基本上能在图画中表现一个事件或表述一个故事。然而,幼儿对于图形大小和其所包括的细节的量的把握,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即他们对该物体的体验以及表现该物体对他...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孩子之间绘画基础的差异,无论选材还是设计、组织教学活动都要做到面向全体,注重个别,避免使集体中出现“画得好的爱画———多画———画得更好”和“不会画的怕画———不画———更不会画”两个极端。可结合手工活动开展绘画活动,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这里所说的手工活动包括泥工、纸工活动。爱玩泥、撕纸是孩子的天性。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美工活动,不像单纯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自然为幼儿所喜爱。幼儿在捏泥、撕或折纸、粘贴的活动中所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  相似文献   

15.
第三阶段:集合之间数量关系的守恒对两个集合之间数量关系的守恒,是幼儿数概念形成的标志。这阶段活动的教育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不受物体排列的空间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特征的干扰,准确地判断出集合间物体数量的多、少或一样多。小班这阶段的活动限制在5以内的数量范围,而且只学习一些比较的基本的活动方式,为幼儿到中班后进行守恒训练打下基础。实例一:《一样大的放一起》目标:幼儿把卡片分成两类,卡片上两个相同图形一样大的放一起,不一样大的放一起。材料:分别在卡片上画两个图形,有的两个图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幼儿手指图式心理表征和感数发展的特点、年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画手的投射测验和感数实验两种方法,在画手任务中年龄与不同画手指标为自变量,画手成绩为因变量;在感数实验设计中,年龄与不同数量类型为自变量,感数成绩为因变量.研究结论:(1)四五岁的幼儿在手指心象基本上能区分出手指与手掌,对于手指数量也有了较好的把握,但对不同手指相对大小和具体位置的表征还欠精确.(2)幼儿手指心象加工精确性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即五岁幼儿明显优于四岁幼儿.(3)当数目在3以内时,数量大小对感数成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当数目大于3时,数量大小对感数成绩的影响差异显著;总体上数量大小对感数成绩影响差异显著.(4)年龄对感数成绩的影响差异显著,即五岁幼儿感数成绩显著高于四岁幼儿.(5)幼儿的手指心象加工的准确性与感数成绩的高低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爱幻想的天性,他们的画质朴天然、幼稚可爱、随心所欲、吞吐自然、无所顾忌,不为形累、不为物牵。绘画最能表达孩子的心理要求,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当孩子把自己的心理世界用绘画这一方式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时,心里就会充满成功与自信。多引导幼儿画创作画,是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开发创造潜能的有效方式。怎样才能在创作画中拓展幼儿创造的空间呢?下面谈谈我在引导幼儿画创作画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意义上,中国画没有西方绘画所主张的焦点透视。中国画面的处理,总体特征是追求平面化的效果,在平面上寻找各绘画要素的多样性协调统一,中国画历来就没有把深度空间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而是注重对平面空间氛围的营造。以移步换景的散点透视自由地表现自然万物和画家的主观情绪,是中国画最重要的观察和表现方法。这里之所以涉及中国画的"透视",是因为中国画的确存在着给人以"空间联想"的众多因素。  相似文献   

19.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追求社会化、个性化的空间,它以特有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教师和孩子们。但是由于区域活动需要一定的空间,这对于班额较大、空间又相对较小的幼儿园来说,确实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区域活动的卡式管理和墙壁利用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拓宽空间。一、幼儿持卡入区,能够保证区域活动的空间和质量所谓持卡入区,就是教师事先在每个活动区的显要墙面上,根据空间的大小为幼儿设置数量不同的小物件(如小挂钩、小曲别针、纸叠的小船、小包等等)。…  相似文献   

20.
顾海香 《家教世界》2013,(10):33-34
幼儿是一个发展的群体。在这个发展的群体中,我们发现他们身上所持有的一些欠缺。如:有的幼儿大小肌肉不灵活,有的幼儿脾气暴躁、好动等。当幼儿身上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怎样去更好的、更全面的帮助他们改正这些欠缺成为了我园最首要的问题。我园南丰幼儿园就把生活中常见的沙子经过加工搬到了课堂之中。让幼儿通过儿童沙画、沙箱画、沙雕、沙植、沙皮画多种形式的沙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画沙教学,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