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这句话在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4题中,被当作成语使用不当的例句,原因是该句将“炙手可热”与“滞销”对举,误以为它是“畅销”之意。《“炙手可热”的滥用该“冷”了》(《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年第4期)一文正是从该题说起。  相似文献   

2.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这是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4题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该句将“炙手可热”与“滞销”对举,误解为“畅销”之意。举国瞩目的高考对该成语的考查理应使人们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该成语的正确使用似乎只与千万考生有关,至于新闻媒体等则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且看几个病例:犤1犦陈丽敏担任了澳门特区行政法务司司长———特区1.7万名公务员的头儿,舆论立时大哗。连续多日,这位名列五司之首的女长官,成为澳门报刊炙手可热的焦…  相似文献   

3.
如今读报上网,发现使用“炙手可热”的句子真不少。比如:台湾炙手可热的人气组合F4今早抵达北京;名校炙手可热,小学择校“赞助费”高得惊人;《哈利·波特》新书炙手可热,该书加印80万本;在“阜阳奶粉事件”报道中,由于一些强势媒体和栏目的介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奶粉事件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南京)几所多年来炙手可热的高校遭遇“滑铁卢”,线上生源不足,可能要吃二志愿;……以上“炙手可热”的含义为热门、走红、受欢迎、为大众关注等。究其本义,炙,烤。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使人不敢接近。其出处与…  相似文献   

4.
他原本是一名技校毕业的初级技工,却一举获得“工程师”和“高级技师”的双料头衔,成了一名炙手可热的“数控技术应用专家”。  相似文献   

5.
一、炙手可热例:今年入夏以来合肥市持续高温天气,酷暑难熬,这可使得合肥的各大家电商场着实地“火”了一把,原来销售不快的空调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摘自安徽某电视新闻) 这段话中“炙手可热”用得不准确。延边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成语大词典》: “手被火烤得热得烫人,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指杨  相似文献   

6.
一、“炙手”非“抢手”《南方日报》2001年11月15日特刊“九运快报”(以下简称“快报”)第28期有一则标题:《<九运快报>炙手可热》。标题中的“炙手可热”一词显然用得欠妥。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灼人,多用于比喻某人权势很大,气势很盛。它不同于“抢手”,不能表示“热卖、畅销”等意思。  相似文献   

7.
芒果台的选秀节目又一次火了,“曾羊羊”和“包太郎”之间“谁走谁留”的故事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抱着吉他一口缔羊音的曾轶可也成了年中的娱乐焦点。有关她的戏谑和恶搞随处可见,从“曾哥”这个“炙手可热”的称呼,便可以看到许多人对曾轶可的怀疑。  相似文献   

8.
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第4题是成语使用题,其中 C 项考到了“炙手可热”一词,原句如下: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很显然,无论从该词语的语源看还是从实际语用看,该句中的“炙手可热”都是误用。然而,有些考生望文生训,只抓住“热”字理解,结果造了误判,丢了不该丢的分。请看语源:  相似文献   

9.
肖国芝 《河北教育》2005,(14):30-32
一、检查预习 1.你能认出下面几个字吗?颈 掳 灸 骇 脐(不会的,查字典解决。)引导学生区别“灸”与“炙”,组词“脍炙人口”“炙手可热”。从造字法的角度区别字型、识记字音、理解字义。  相似文献   

10.
成语的误用     
①7000余名莘莘学子在讨论中形成了共识。“莘莘”就是形容众多,前面不能再加上数量词,正如不能说“一百多个芸芸众生”一样。②家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10岁女童亚历山德拉已成为全美炙手可热的人物,被称为“小毕加索”。“炙手可热”原意为手一挨近就感觉到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这与原文的意思没有关系。可改为“遐迩闻名”之类。  相似文献   

11.
从60年代全民景仰的雷锋到今天炙手可热的“超女”,所谓偶像,历经了几十年,虽然有所变化,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却是稳固如初。也反映着人们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为国选才”的高考期间,各地都采取了不少的“护考”措施,今年尤甚。不但高考房、高考餐、高考补品、高考文具等炙手可热,一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也积极参与到“护考”的行列中来:领导干部亲临考场检查指导,考场附近的建筑工地停工、噪音大的企业停产,  相似文献   

13.
丁丁 《阳光搜索》2005,(11):46-47
尉迟琳嘉,自称“澡堂子”.昵称“盆盆儿”。因为在央视最火爆的综艺节目之一(挑战主持人)中的出色表现.这个普通的22岁大四男生,转眼成为炙手可热的传媒新宠。  相似文献   

14.
在报刊中,“炙手可热”这一成语经常被运用,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懂得它的确切含义。他们将“炙手可热”理解为“抢手的,热闹、火暴的,红极一时的”.不分对象地乱用一气,造成了这一成语的误用。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5.
《阳光搜索》2005,(12):42-44
当“优质偶像”已不再是娱乐文化唯一追捧的对象。当“我就喜欢”已不再是炫出自我的唯一口号,当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已不再是死啃书本的唯一代言的时候,当“芙蓉姐姐”被“菊花姐姐”所替代也就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闻了,如何成为校园里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便是一门大学问了。  相似文献   

16.
“炙手可热”在报刊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然而不少人却常常因望文生义而滥用。请看下面三例:1.《还珠格格》自出炉之日起便引起巨大轰动。热的程度不亚于《泰坦尼克号》力博全球票房首座……热得赵薇由一个不为人知的北影学生成为红极四方炙手可热的红星。(《校园周末》1999年11月6日)2.在科技如此炙手可热的背景下,把“记忆移植”这根指挥棒看歪了,也属理无可恕,情有可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扩招的同时,许多高校实行了学分制改革,有的甚至号称实行了“完全”学分制,实行了学科大类招生,学生在校学习期问可以“自由”选专业,“学分制”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流行关键词。从理论上讲,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近两百年的成功经验看,学分制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多样性和多变性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楚天都市报》1999年7月发了一篇感人的“大特写”,介绍中国一位老专家与荷兰的一位老女士的黄昏恋,在一个小标题中用“炙手可热”形容二老的热烈恋情。笔者对这一成语用例觉得不妥。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也有个此成语的误用例,即第4题 C 项:“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此二例一用于人,一用于事,都用作褒义了,意思分别大致是“热烈无比”和“很俏销”。据倪宝元《成语例示》称,此成语是贬义。这就与此语的来源有关了。《新唐书·崔铉传》:“郑(鲁)、杨(绍复)、段(瓌)、薛(蒙),炙手可热。”杜甫在《丽人行》中说:“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屃。”形容杨国忠等杨贵妃家族气焰极盛,权势极大。上二误用例均无此意,故属误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6日《南充晚报》上刊有《玫瑰花香飘情人节》一文,开头两句是这样写的:“情人节临近,玫瑰花又成了情侣间炙手可热的礼物。昨日,记者在市内各大鲜花店了解到,随着情人节的临近,玫瑰花又开始在果城俏卖。”从后句可看出,本文是说玫瑰花在情人节前夕很好卖,但前句用“炙手可热”来修饰“礼物”,让人费解。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习》2011年第10期编后载文《当阅读遭遇考试》,第二段说道:“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多样性’问题同样受到关注。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尤其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