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科技史料》2004,25(4):291-291
潘云唐编撰的《黄汲清年谱》已于2004年6月由中国地质出版社出版。作者系统查阅了记载黄汲清在各个历史时期活动的原始资料,以及黄汲清的工作日记、重要往来信件,详细记述了中国地质事业最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黄汲清院士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黄汲清是中国近现代地质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在区域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学、地质制图学等方面取得卓越贡献.除科学工作外,他在中国地质学史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黄汲清关注地质学学科前沿发展和历史进程,对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有冷静、睿智的思考.本文根据黄汲清撰写的多篇地质学史论文及其他新发现的材料,揭示黄汲清除地质学家的另一个身份——地质学史研究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询问闵豫在中国科协代表会议的"会议简报"中所说,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问题,蒋其凯代答是记录之错;第二部分辩明黄汲清说大庆等油田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第三部分辩明张立生"论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之文。客观事实是,李四光在1935年先后在英国八所大学讲学的讲稿《中国地质学》与1954年3月1日在石油管理总局所作的报告的讲稿"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资源勘探的远景"中,都主张在新华夏沉降带中寻找石油。大庆油田就位于新华夏沉降带中,能说与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无关吗?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3):197-198,191,238
1 首席科学家从柏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 ,《岩石学报》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兼职教授。一直致力于岩石学与大地构造学相结合的研究 ,对开拓我国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有系统建树。60年代初在我国最先发表地幔橄榄岩包体研究成果 ;1 973年提出和论证攀西古大陆裂谷 ;80年代初发现并详细研究了太古代特有且少见的含高铁橄榄石的英榴易熔岩 ,得到…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即将来临。翻开20世纪的中国科学史,你会发现一个闪光的名字——王淦昌。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首届毕业生、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对核科学技术有多面的重要贡献;他的科学生涯,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壮大密切相联。1995年1月12日,王淦昌与钱学森、黄汲清、王大珩一起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优  相似文献   

6.
《学会》2009,(3):F0002-F0002
<正>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者,并与他们亲切交谈。  相似文献   

7.
《学会》2009,(4):F0002-F0002
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者,并与他们亲切交谈。  相似文献   

8.
地质调查所沿革诸问题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科技史上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科学机构之一,然而关于该所的历史沿革仍有不少语焉不详之处。文章依据历史文献尤其是政府公报,论证了地质调查所成立日期应从1913年算起,而不是1916年;详细考察了该所隶属关系及内部机构的历次演变情形;考证了所长翁文灏、黄汲清等人的任职时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事业两位重要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丁文江与翁文灏在选拔和培养接班人方面的独到之处,就是不搞论资排辈,任人唯贤,大胆擢拔青年精锐。他们不愧是当代的"伯乐"。年轻有为的黄汲清、李春昱等以先天的秉赋和自己的勤奋努力,得到丁、翁的垂青看顾,成长为中国地质科学界卓越的第二代领导人,给后继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我们根据《世界100科学家排行榜》①、《中国———发明之国》②、《世界发明·发现大典》③、《古今中外三百名人》④、《中华之光》⑤、《20世纪最伟大工程技术成就》⑥、《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⑦等七部书的记载,按年代顺序选编了“世界科技史上的100项重要发明”,制成下表。世界科技史上的100项重要发明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序号发明年代国家或地域发明者发明名称评价或影响1785年1793年1807年1821年1829年1837年1839年1840年1846…  相似文献   

11.
著名漫画家、原《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丁聪,40岁那年当了“右派“后来到北大荒的八五0农场云山畜牧场。今年八十多岁的丁聪,曾在上海美专研究班画过半年多石膏素描;30年代初就开始漫画创作,在上海、香港编辑电影画报及《良友》、《今日中国》等画报;1940年起曾担任《北京人》、《升官图》等舞台美术设计;1946年后任《清明》、《人世间》文艺杂志主编、《人民画报》副主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百科知识》月刊,即将出版200期,在这样一个时刻,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我参加过《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的编撰工作,在那些年里,和大百科出版社的不少同志一同工作,渡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因此  相似文献   

13.
在刚刚进入80年代的第一个年头,美国出版了一本名为《大趋势》的未来学著作,立即轰动美国,继而轰动世界,该书的中译本也是当年中国的畅销书。当时美国舆论界称《大趋势》一书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为“大趋势先生”(Mr.Megatrends)。今年是90年代的头一年,奈斯比特又推出他的新著《2000年大趋势》。此书的境状比他当年的成名作《大趋势》要  相似文献   

14.
1949—1950年间,《留美学生通讯》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发行的一份油印中文期刊,因其发行周期短、发行面广、发行量大,而成为影响广泛的期刊,并为美国9所大学图书馆所收藏。汪衡1930年代翻译《毛泽东自传》,编译《周恩来抗战言论集》,1940年代留美,化名李同创办《留美学生通讯》,担任主编,并响应新中国政府号召,1950年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艳 《科学中国人》2007,(8):130-131
2006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北京会见了第三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者,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15位获此殊荣的青年地质工作者表示祝贺,希望青年地质工作者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开拓创新、发扬传统、团结协作、拼搏奉献,肩负起振兴地质事业的历史重任。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韩润生研究员荣获该奖,并参加了会见和授奖。  相似文献   

16.
徐杰,江苏省通州市人,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震地质》杂志编委,中国老年科协地震分会理事。196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大地构造专业,1978年师从马杏垣和马宗晋院士,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徐杰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地震构造、新构造、地质构造、石油地质和工程地震等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I0004-I0005
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万天丰教授撰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和Springer共同出版的《The Tectonics of China—Data,Maps and Evolution》(《中国大地构造学:数据、图件与演化》)于近日在国内外同步发行。这是我国地质学界有史以来涉及全国地质构造问题的、被国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第四本外文专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大好河山拥有丰富的地质现象,不少堪称世界之奇观(如黄土),因而.这也是一片孕育并诞生地质新理论的土地。如20世纪中后期提出的中国大地构造五大学派和陆相生油理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并于新千年之初形成一定声势的“盆”“山”耦合思想.既是大地构造学家与石油地质学家携手攻关的成果,更是中国地质学家立足于复合大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专家介绍黄润秋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教授, 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兼任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四川省副主委,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工程地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承担国家、省部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科研课题60余项,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出版专(合)著7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国际工程地质协会“Wolters”荣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霍英东奖、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等;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突出贡献博士”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水的尴尬     
迈克·戈德沃特1951年出生于伦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先后在英国《独立报》、《观察家报》、《电讯报》、《泰晤士报》、《先驱报》任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