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亚运金牌优势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亚运金牌优势项目的发展走向,分析了影响我国亚运金牌优势地位的影响因素。认为:田径和游泳项目是我国夺取亚运金牌的重要支柱。我国对非奥运项目的发展和管理意识存在较严重的忽视和淡化。我国的经济基础、体育体制、奥运争光计划、金牌大项、传统优势项目和非奥运项目的推广都是影响亚运金牌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建议:结合奥运夺冠计划,以年轻选手为核心,制定详细的亚运会夺冠计划。大力发展田径、游泳这两个基础项目,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发展格斗类同场对抗项目。充分重视我国非奥运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非奥运项目发展战略应该选择上下协同发展的道路。撤出一部分项目的竞争,为亚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弱势国家留出奖牌余地,而在参与的项目上则要尊重对手,保证发挥出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历史研究法,对1990年北京亚运会在共和国体育史上的历史地位与大国历史征程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其历史影响,意义在于总结北京亚运会的历史地位、历史意义、历史经验,为杭州亚运会与北京冬奥会提供历史经验与历史借鉴;研究认为,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开始了亚洲第一竞技体育强国的历史征程、强化了民族团结意识、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展现了中国的新形象和实力、加强了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联系、做好了申办与举办奥运会的物质与思想准备,是中国融入世界体育的历史起点,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再到2022年杭州亚运会,中国实现了从融入到积极承办再到拯救亚运会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是经历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和已经申办成功的2022年冬季奥运会,从这种意义上讲北京亚运会不仅仅是在中国体育史上、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目前伟大的中华民族朝着实现“中国梦”一步步踏实前进,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1990年北京亚运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并延续着其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民众对广州亚运会金牌的态度值得反思.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对举国体制下对我国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对中国体育未来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展望,希望新的体育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促进我国体育事业更加健康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亚运会扩容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运会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扩容的历史。亚运会举办至今,在现有亚洲政治版图上的发展基本已达极限,但传统的体育格局和缺少激烈对抗的赛场氛围,使亚运会的可持续发展出现潜在危机。需要在现有亚洲格局之外,按照真正符合体育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新一轮扩容,实现新能量的注入和新刺激因素的生成,形成推动亚运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竞技体育经历了旧中国的"东亚病夫"和新中国的"体育强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新中国竞技体育在国际竞技体坛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本研究梳理了近30年来我国竞技体育代表团历届奥运会和亚运会的竞技表现,认为:(1)我国竞技体育已是国际体坛竞争力很强的国家;(2)我国竞技体育已跨入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列;(3)我国竞技体育在亚洲地域范围,稳居亚洲竞技体坛排头兵的位置;(4)我国竞技体育已步入国际体坛格局的"发达国家"时期。  相似文献   

6.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现实利益的纠葛中,新闻叙事通常是由政府、媒体、民众共同完成的对现实主流思想和观念的复制。《人民日报》在亚运会报道中的亚洲叙事由于中国参与亚运会的历程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疏离与斗争"阶段的政治一维叙事;"参与与竞争"阶段的政治、体育二维叙事;"举办与领先"阶段的政治、体育、文化三维叙事。这种嬗变有其深厚的国际背景和时代背景,既反映了中国体育、体育报道功能的变化,也体现了中国媒体在报道体育、报道亚洲时的"胸怀和眼光"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3-30届奥运会金牌区域及项目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奥运会金牌分布区域优势明显,欧洲为金牌强势区,北美洲、亚洲为金牌优势区,大洋洲、非洲、南美洲为金牌弱势区;各洲均有金牌强势国家、金牌优势国家和金牌弱势国家;金牌强势区中,欧洲除对抗隔网项群男女均较弱外,在各项群中优势都很明显,且男女均衡。金牌优势区中北美洲男女速度性项群、亚洲男女对抗格斗项群获金牌能力持续、稳定,但其它项群获金牌的能力较弱。金牌弱势区中大洋洲、非洲仅耐力性项群男女呈发展态势,南美洲男女多个项群至今还无缘金牌。  相似文献   

8.
第十一届亚运会以磅礴的气势、严密的组织和它“团结、友谊、进步”的伟大精神,长久地鼓舞着人们。一部亚运会的历史,记载的是四十年来亚洲体育发展的巨大足印。亚洲人民和体育健儿,以高超的运动天赋和突出的进取精神,创造出一系列优异成绩,不仅大大丰富而且有力促进了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目前,亚洲运动员在十余个体育项目中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受到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9.
金牌是胜利者的象征,可以说从古代奥运到现代奥运,获得金牌都是足以令一个国家为之欢腾的大事情,金牌成为大国体育崛起的信号和象征,并且它可以成为一种内在的促进国家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因为金牌的背后是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样,金牌也可以使不同的国度会集在五环旗下,让各国的体育健儿们尽情地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下展示各自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广州亚运会大学生社会期待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奥运会的辉煌之后,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将再度吸引全球的目光.人们对广州亚运会又是怎样期待着的呢?以地理位置在广州市的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问卷法和因子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大学生对广州亚运会社会期待的整体特征、个人特征和家庭社会阶层背景对社会期待的影响等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最后,以对赛事保障期待的联想、金牌期待与体育强国、社会流动中的代际流动和期待差异背后的家庭影响等几点思考,替代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了亚运会对中国武术国际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扩大中国武术对外传播、推进中国武术向竞技化方向发展、促进亚洲国家武术水平的提高等,有助于中国武术由亚洲逐步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软网赛讯     
第6届全国软式网球锦标赛于1992年7月25日至29日在上海体院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沈阳、成都、天津6所体育学院和中国邮电体协的12支代表队参加了男女团体、男女单项共4枚金牌的争夺。经过5天激战,我院选手摘取了男子团体、女子单项金牌,女子团体银牌和女子单项铜牌。 软式网球是我院的新兴优势项目。我院自1987年组队参加这个项目的全国锦标赛以来,已获得13枚金牌、8枚银牌和4枚铜牌,并有25人次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入选国家队参加了第1届亚洲锦标赛、第11届亚运会和第9届世界锦标赛,共获5枚铜牌。  相似文献   

13.
对雅典奥运会与釜山亚运会赛事收视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雅典奥运会赛事和釜山亚运会收视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大赛事期间体育节目收视率大幅上扬,妇女、儿童等非传统观众群体踊跃参与观赏活动,对两大赛事的观赏呈现"全民性"特征.两大赛事收视状况的区别:奥运会对体育节目收视率的拉动作用远远超过亚运会的拉动作用;釜山亚运会集锦类节目收视领先,雅典奥运会直播类项目收视领先.原因在于亚运会我国选手夺金点众多,亚运会金牌含金量也比不上奥运会金牌,电视观众不可能全都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因此集锦、快讯类节目成为收视焦点.奥运金牌得之不易,通过直播类节目目睹我国选手的"夺金时刻"成为观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亚运会在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体育代表团通过亚运会回归国际体育大家庭,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水平;在未来的亚运会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必须保持优势,同时要利用亚运会锻炼队伍、培养年轻运动员、为奥运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对中国田径代表队在多哈亚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上的比赛成绩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广州亚运会中国田径队夺金项目与北京奥运会相应项目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田径整体实力在亚洲仍处在首位,女子田径传统优势项目呈下滑趋势,新选手优势不明显,出现断层现象。男子田径实力增加,夺金项目有了新的突破。继续坚持我国田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后备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在完善项目布局的同时,突出重点项目的发展是我国田径竞技体育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取得突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多哈亚运会赛场上的体育展示及其对北京奥运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北京奥运会前的最后一届亚运会,多哈亚运会在体育展示方面给北京做了很多示范。就体育展示的概念、发展状况以及作用进行了探讨,其目的是借鉴多哈亚运会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体育展示的理论,为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提出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奥运会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综合现状,备战2008面临的基本形势,2008奥运参赛目标以及参赛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1)遵循竞技体育训练、参赛、组织和管理等的规律和特点,在继承和发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巩固我国竞技体育国际地位并在2008奥运上实现新跨越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要求.2)备战奥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种要素和矛盾错综复杂、交织连接,只有抓住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制度优势才能圆满完成2008奥运的各项参赛目标和任务.3)围绕"挖掘和拓展优势项目,形成奥运优势项目集团优势;发展和突破潜优势项目,形成新的金牌增长点"的备战思路,把握竞技体育的竞争实质,系统整合优势项目资源,挖掘优势项目潜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拓展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群组.  相似文献   

18.
分析大众体育观念的发展变化,对于把握大众新的体育心理需求、体育新的发展趋势,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以陕西省咸阳市媒体受众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随机走访、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国人体育观念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大众体育观念及其体育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基于"观赏"里约奥运会赛事的视角,大众体育观念及其体育行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从"输不起"到"输得起"、从"金牌至上"到"金牌若何"、从"看赛场内"到"看赛场外"、从"看结果"到"看过程"的转变.大众视域中的体育具有社会化、人文化、娱乐化、生活化的特点,既彰显了中国自信、凸显了金牌本色、还原了体育本真、让体育融入了生活,又体现了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态势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学者对"体育强国"的界定。分析了金牌折射下中国体育的硬伤,指出已经成为金牌大国的我们与体育强国相比,缺少的是体育文化,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入手来讨论如何从金牌第一的竞技体育强国向真正的体育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20.
日本体育制度改革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日本在28届奥运会上,由上届金牌5枚飞跃到16枚,获得奖牌总数第5位的优异成绩,并非来之容易,这与政府20世纪80年代末起痛感竞技体育长期一蹶不振,并积极采取一系列制度的改革措施有直接关系.尤其体育指导员认定资格的不断改进、90年的JOC从日本体育协会独立出来、JISS的设立、文部大臣(现称文部科学大臣)制定的<体育振兴基本计划>等举措的出台,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