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开展综合性学习,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又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为语文学习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针对语文"学困生",如何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使这些"语文学习上弱势群体"也能快乐地学习语文,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欢乐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一是要诱发他们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动机,重新唤起和稳定其学习兴趣,从中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教师要掌握帮助"学困生"脱困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做好"学困生"的脱困工作。  相似文献   

3.
李滨滨 《教师》2013,(36):32-3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这要求教师从语文本身下工夫,让学生沉浸在博大精深的祖国语言里,感悟语言文字魅力,提升语文素养。语文课应该如何教,才能上出“语文味”呢?本文从奏响情感体验曲;奏响美感教育曲;奏响语感训练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悟”是语文学习的妙法。古人十分重视语文学习中的“悟”。“顿悟”“了悟”“颖悟”“心悟”“意悟”“领悟”等是人们谈禅、评诗、论学时常用的词汇,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语文学习财富。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新课标的必然要求。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学习活动。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提倡综合陛学习,是这一次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际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有把握好合理的点拨度、广泛的参与度、相对的自由度、适当的延伸度,就能实现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审美情感的陶冶、语文知识的实践等价值。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语文作业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语文知识,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技能,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语文作业可以获取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况,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2011版课标这样定义语文课程:“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应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课改以来的一段时间内,相当数量的语文课,内容的分析翻来覆去,问题的讨论贯穿始终,而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淡而又淡。2011年版语文薪课程标准划出了与“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的分界,从而使语文走在回归的路上。  相似文献   

10.
刘向平 《教师》2013,(33):44-44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打破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语文味来之不易,语文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回味无穷,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感受、体悟作品,使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老师要引领学生读好文章、嚼好字词、品好句子、写好文字,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充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1.
李毅 《语文天地》2012,(4):25-26
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居首,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望而生畏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这一学习心态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改进程不断的加快,小学语文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兴趣占据主导的作用,因此,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文章通过教学导入、高效的课堂情境创设、探究式学习活动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李元昌教授提出了一种观点:语文是学生再获取知识的知识,再形成能力的能力。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要教学生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从而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进而帮助学生达到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成长=经验+反思,这充分说明反思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各类"反思卡",并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课前"反思卡"、课堂"反思卡"、课后"反思卡",促进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过程、思路、策略、情感等进行反思,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知道结论.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结论的基础上善于质疑.真正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煮书"说     
新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深层次思考这句话的含义,我认为最好的途径莫过于让孩子学会“煮书”。  相似文献   

17.
王运良 《广西教育》2012,(25):14-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无疑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激励每个学生“动”起来,让他们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加深认识,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8.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说学习有三种境界,从低到高依次为知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所谓乐学就是不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一种被迫的行为,而是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心甘情愿的事,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在学习中体验到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做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性质,而不把语文课上成阅读分析课、道德修养课、表演课、欣赏课或其他什么课。语文不是简单的学科,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它的内容是综合的。语文最终的价值文化取向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关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不是就语文而学习语文。语文不能架空文本,脱离文本;上语文课,必须上出语文味,必须紧贴文本地面行走,在言语的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具体到教学实践当中,始终抓住吟诵、阅读、积累三个环节,就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和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0.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一线教师都明显感觉,如今的小学生词汇量下降,错别字比较多对于生字的学习容易遗忘,这些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