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忌语”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爱岗敬业教育,都在推行礼貌用语,禁说“忌语”。幼儿园是培养下一代的,其教师的语言,更有必要“规范”一下,切忌使用不文明、不礼貌的语言。譬如:清晨,幼儿入园向老师问早,老师却以一个“嗯”字算作回答,或者以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孩子在园一日生活也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来与老师、同伴互动.可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往往参差不齐,对说话意识不强,不喜欢主动与成人、同伴交流的孩子来说,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开发.因此,作为教师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说"的平台,让孩子敢说、愿说、会说,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前或下午离园后,我都会安排几个早到园或晚离园的幼儿,帮老师把小板凳轻轻放到桌子上,以便于老师打扫卫生。久而久之,许多孩子都以帮老师搬放板凳为荣,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能帮老师搬板凳,要求早入园、晚离园。班内出现了幼儿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板凳、打扫卫生的现象。可最近几天,我发现多数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很纳闷。一天,我问几个正不情愿地搬着板凳的幼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前都抢着帮老师搬板凳,可现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师……”琪琪欲言又止。“为什么?大胆告诉老师!”在我的鼓励下,红红说话了:“老师,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游戏,凯凯不听话,您不是罚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吗?”我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4.
周丽敏 《考试周刊》2013,(37):194-194
从小培养幼儿的礼仪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教师有义务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为懂礼貌讲卫生的孩子。在园期间,幼儿把老师作为榜样,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留下好的印象;在家里,家长是孩子学习的对象,所以家长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相似文献   

5.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语言的重要时期,直接影响到今后一生语言的发展。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让幼儿正确掌握运用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园地处沿海乡镇,幼儿与外界接触较少,家长忙于生意,与孩子语言交流较少,而且都是用方言交流,所以孩子们不习惯使用普通话。许多幼儿不会讲完整的短句,不能清楚的表达请求和愿望,回答问题一般是用点头或摇头代替,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帮,讲究文明礼仪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针对我园幼儿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们通过创设良好环境,开展丰富活动,家校共同携手,进行了一些文明语言交际教育的初浅尝试。古人云:赠人一言,重如珠玉;伤人一言,重于剑戰。可见语言文明所具有的重要性。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文明,让孩子学会使用文明语言。针对我园幼儿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们进行了一些文明语言交际教育的初浅尝试。  相似文献   

7.
<正>一、幼儿古诗学习的现状与原因分析:在这么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一直致力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所以对于孩子语言方面的发展常常会予以关注,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孩子上幼儿园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非常急切的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老师面前显现一下聪明才智,给老师好的印象,于是逮着空的时间就极力推荐":老师,我们宝宝可聪明了,会念唐诗三百首呢!"接着,孩子很木然、机械地开始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着  相似文献   

8.
纵观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一般要经历自创语言、模仿成人语言、简单基础语言、成熟交流语言等几个阶段,这是一个不断取舍、修正、积累、改进、提高的漫长过程。幼儿在最初与外界沟通中往往自己创造语言,如:看见喜欢的人会发出"嗯、啊、哈哈……"之类的虚词,其实他是在打招呼:"喂,你好!"对方的回应:"你好!"会在他大脑皮层上留下这一语言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孩子会产生入园焦虑、恐惧,每天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年轻的家长们也常常觉得束手无策。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家园双方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一、什么是幼儿分离焦虑小班幼儿入园第一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些幼儿当他被父母抱进幼儿园时还笑容满面,可一看到快要进教室了,他们一下子就变了脸,拉着父母往外走,怎么也不肯进教室。如果老师从家长手中抱过孩子,这些孩子就会大哭大  相似文献   

10.
每年都有一批幼儿要上幼儿园。许多家长都在为孩子做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如买茶杯、洗漱用品以及床上用品等等,却忘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教会孩子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培养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新生入园时,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幼儿身体不舒服或有病,却不知道告诉老师:有的幼儿没吃饱饭或尿湿了裤子,也不吱声:有的幼儿被别的孩子打了或抓伤了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方言比较浓,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有些孩子人园后不习惯使用普通话交流,干脆不愿开口讲话,与同伴和老师交流起来很困难。因此幼儿园应该为幼)l,Otl设环境以及与人相互交流的机会和条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趣味签到     
幼儿来园的情绪和精神会影响其一天的活动。我班根据中班孩子乐意模仿成人点名活动的心理要求,在班内门厅处设计了“快乐攀登”这一小天地。 我们把幼儿分为四组,每个幼儿名字后面对应十个空格。幼儿一来园,就在姓名后面的对应栏中签到。签到方式由幼儿与老师共同商议制定,有时盖印章,有时贴小图片,内容是不固定的,也可以与当时的主题教育相联系。每周五进行讲评,十个画面画满了,就奖励幼儿一个教师自制的小礼物,这大大增加了孩子对来园的兴趣,有助于让孩子养成坚持来园的好习惯,活动开展以后我班出勤率月月居于幼儿园首位。趣味签到@于梅$…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学龄前家庭教育,包括父母从小给他(她)的种种引导和影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幼儿成长的起点。这个起点好不好,与其子女漫长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切不可等闭视之。 下面是笔者遇到的几件令人深思的事: 某位干部,每天来园为自己的孩子擦净桌凳,并再三提醒老师不要让其参加各项劳动…… 某位年轻母亲,喜欢给孩子穿各种奇装异服,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奇型怪状……  相似文献   

14.
不少家长送孩子入园时,总是忍不住要给孩子带点零食,诸如糖果、点心、花生、瓜籽、水果……小口袋装得满满的。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会带来种种不良影响。一是影响孩子的学习。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因而老师在课堂上讲故事,教儿歌时,那些带零食的小朋友往往不注意听,不用心学,也  相似文献   

15.
九月,是新生入园的时候,不少新入园孩子的家长往往为孩子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而感到困惑。怎么才能使孩子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呢?让我们听一听方老师怎么说———方老师对您说家庭教育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出现哭闹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因为他们出生后的头几年生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幼儿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幼儿教育者开始重视幼儿语言运用的问题。《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期是学习、运用语言经验的关键期,从小培养孩子想说、乐说、会说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三年来的探讨与尝试,我们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指导策略。记得刚入园时,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三说"能力就是<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所指的:想说、敢说和清楚地说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园虽地处城关,但在新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幼儿园中农民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幼儿园中往往存在着语言表达的弱势.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我们这样小县城的幼儿在动手操作方面表现很好,但他们比较不会说,语言表达能力差,讨论交流不如大城市里的孩子,交流不起来……  相似文献   

18.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许多园所的老师都忙着排练文艺节目,以往总是少数能力强的幼儿有幸参加节日文艺节目演出,而大多数孩子却没有直接感受节日快乐的机会,对此,家长也意见纷纷。那么幼儿文艺节目怎样才能“面向全体”呢?在园领导的帮助下,我尝试着把大班的复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编成了童话剧,配上简短的音乐,让能力强的幼儿扮演主要角色,如鸭妈妈、金鱼妈妈等,能力弱的幼儿当配角,还启发孩子自己编动作。这样,就连平日不爱讲话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要求担任角色。“六一”节,我们全班幼儿都参加了表演。事后,他们都高兴地对自己的父母说:  相似文献   

19.
一、对小班幼儿进餐问题的调查了解让孩子生活得有规律,定时定量进餐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的愿望,“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更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反映孩子的吃饭问题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尤其是小班孩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多数在家是由成人喂食的,甚者追着喂,哄着吃,很难养成良好习惯。当3~4岁的孩子入园后,由于习惯的因素,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我们对幼儿入园后出现的各种进餐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观察调查,旨在…  相似文献   

20.
常小利 《学前教育》2022,(23):42-42
我们幼儿园是2019年9月新建的,园所很大,开园后很多施工还没有结束。为了孩子的安全,教师们压力很大,一直强调孩子在园活动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不允许孩子自己一个人离开教师视线,即使是去做一些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把安全隐患扼杀掉,我们当时管理孩子的状态和这个案例中章老师的想法一致,总是把孩子们看得紧紧的,总是担心孩子们磕着碰着。但因为一件事,改变了我们对待幼儿安全的教养态度,把握住安全管理的“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