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下午放学以后,小动物们一起到大象公公家去玩。大象公公说:“小朋友们,今天是4月15日,星期四,再过26天就是我的六十大寿了,谁能猜出我的生日是星期几,谁就是我最欢迎的客人。”  相似文献   

2.
姓名:.成绩.一、我会坟:(30分) l、2年二()个月,8月有()天. 2、小良的生日和祖国的生日同一天,他的生旧是( )日. 3、8平方分米二()平方厘米7角二()元,9分米二()米、/,了‘、吸黔月4、在O里填上“>”、“<”或“=”. 0.翁00.096一05‘7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x 19<5(X) 59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课上,汪老师给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农机厂4月份(30天)计划生产农具3600件,前4天已完成计划的16,照这样计算,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大多数同学是这样解答的:(1)前4天完成了多少件?3600×61=600(件)(2)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600÷4=150(件)(3)实际几天完成任务?3600÷150=24(天)(4)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30-24=6(天)综合式:30-3600÷(3600×61÷4)=6(天)答:可提前6天完成任务。而我的解法却很简单:①实际几天完成任务?4÷61=24(天)②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30-24=6(天)答:可提前6天完成任务。汪老师让我说出思考过程,我说:“因为前4天完成了计划…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道思考题:“一本书有132页,小英3天看完,小勇4天看完。小英比小勇每天多看几页?”大多数学生这样解答:132÷3-132÷4=11(页)。教师问:“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学生甲说:“我是这样解答的:132÷(3×4)=11(页)。”教师问:“你能说出这样解答的理由吗?”甲说:“我说不清楚,我觉得好像应该是这样。”教师问其它学生:“这种解法对不对?”  相似文献   

5.
一例回顾 有一天我批改了这样一道数学题:淘气从7月2日开始正式放暑假,8月30日返校报到.淘气的暑假一共有多少天?此题为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中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的几种较合理的解题方法摘录如下(其他明显错误的方法没有摘录): 生1:7月份有1天没放假,共放假30天,8月份30日、31日没放假,共放假29天,30+29=59(天). 生2:7月2日~8月1日刚好一个月,共31天;8月2日~30日(30日已返校)放假30-2=28(天).31+28=59(天).  相似文献   

6.
猜想星期几     
每年过生日的时候,我都能收到许多礼物,所以我特别盼望这一天。暑假里的一天,我在家里翻看日历,找到11月7日,那天是我的生日,对妈妈说:"妈妈,11月7日是星期三,那天我半日课,您带我去哪里  相似文献   

7.
一下面几道题,无人不说是错误的:1+1=12+1=13+4=15+7=16+18=1 怎么会这样呢?其实,只要我们给这些数字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其结果就完全正确:1(里)+1(里)=1(公里)2(月)+1(月)=1(季度)3(天)+4(天)=1(周)5(月)+7(月)=1(年)6(小时)+18(小时)=1(天)简单的数字游戏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思考,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请围绕“思维方式”这个话题,联系你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拓展思维,完成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请不要忘记给…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有这样一道题:计算1-712-152。(1-172-152=12-172-5=102=0)例题后面还附有这样一句话:“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这里显然是说“012”这个“分数”等于0。笔者认为说“012”是分数不妥。分数的意义告诉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12”既不是表示这样一份的数也不是表示这样几份的数,所以说它是分数不妥。如何揭示“012”等于0,可以换一种说法,如“从单位1中连续减掉12个分数单位112,没有剩余,所以结果是0”。也许有教师认为分数意义中的“几份”含有“0份”这一层意思,那…  相似文献   

9.
通用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55页14题:“小明今年8岁,他的父亲38岁。小明多少岁的时候,他父亲的年龄正好是他的2倍?”该册教学参考书第32页写道:“这道题可以这样解答:38-8=30,当小明30岁时,他父亲的年龄正好是他的2倍。”我认为这样列式人们容易误解。因为算式38-8=30所表达的意义是:父亲与儿子小明现在的年龄之差,也是他们任何时候的年龄差。由于父亲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2倍时,这个年龄差恰好是小明这时的年龄的(2-1)倍,所以算式应为:(38-8)÷(2-1)=30(岁)。  相似文献   

10.
常见这样的问题:已知(z-x)2-4(x-y)(y-z)=0,求证x-y=y-z.文[1]中介绍了该题的多种解法,读后颇受启发.本短文即在于介绍这一问题的最简便证法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思考.其实,证明x-y=y-z是很容易的:∵(z-x)2=[(x-y) (y-z)]2≥4(x-y)(y-z),当且仅当x-y=y-z时取“=”号,∴(z-x)2-4(x-y)(y-z)=0x-y=y-z.作为解题回顾,有以下三点说明(1)纵观证明过程,显然“若x-y=y-z,则(z-x)2-4(x-y)(y-z)=0.”即逆命题是真命题.(2)受变形z-x=-(x-y y-z)的启发,考察[2]、[3]中提到的同一例题:“已知a>c,b>c,c>0,求证(a-c)c (b-c)c≤ab.”便有下面的优良解法:ab…  相似文献   

11.
我听了马老师的"函数的轴对称性"一课后感受很深,收获很大.整个课堂讲授精彩,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感受一:马老师在解决巩固练习":设函数在R上满足条件,求方程在区间上解的个数"中若再引入函数y=(fx)同时关于直线x=a与x=b轴对称,则函数(fx)必为周期函数,且T=2|a-b|.这样可得函数为同时关于直线x=2与x=-1轴对称的周期函数,且T=2|2-(-1)|=6的周期函数,所以(f0)=(f-6)=(f6)=0,又关于直线x=-1对称,所以(f-2)=(f-8)=(f4)=(f10)=0,这样方程在区间上共有7  相似文献   

12.
征答题     
方爱斌 《福建教育》2007,(12):51-51
广东省深圳市荔园小学李春优老师问:张老师的生日是m月n日。小明和夺强都知道张老师的生日是3月4日、3月5日、3月8日、6月4日、6月7日、9月1日、9月5日、12月1日、12月2日、12月8日中的一天。张老师把m值告诉了小明,把n值告诉了小强。张老师问:“知道我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小明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小强说:“本来我不知道,但是现在我知道了。”小明说:“哦,那我也知道了。”请问张老师的生日是哪一天?  相似文献   

13.
下面拟对两个教学片段中的评价进行剖析,并阐述我们生4:我是列竖式算的。对在生成性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价的看法。生5:我是这样算的:先64-9=55,再55-20=35,所以64-片段一《乘法的认识》29=35。上课一开始,教师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出示了一个像(生1小声嘀咕“不是跟我一样吗”)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生6:我把64看成70,把29看成30,70-30=40,40-6=34,34 师:“你发现了什么?”1=35,所以64-29=35。学生经过观察后踊跃发言。生7:我把29看成24和5,64-24=40,40-5=35,所以64-29=35。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 师:你们已经知道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呢?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4月份有30天,我的生日就是4月30号。 生3:一年有365天。 生4:一年还有366天。 师:真的?一年还有不同的天数?我不相信,你能不能证明给老师看呢? (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习材料,小组合作探索,情绪高涨)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知道,一年共有12个月,闰年的二月是29天,又有4个小月,7个大月,所以闰年共有(29×1+30×4+31×7=)366天.现在,沿着这个等式,反过来思考,就形成一个题目:自然数a,b,c满足等式:29a+30b+31c=366(a≤b≤c),那么是否一定有a=1,b=4,c=7呢?答案是“未必”.那么a+b+c是否一定是12呢?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问题就归结为如下问题:求一个三元一次不定方程29a+30b+31c=366(*)的所有自然数解.分析与解根据题意,可得30(a+b+c)+(c-a)=366,所以30(a+b+c)≤366,可见a+b+c≤33606=1215,所以a+b+c≤12,于是c≤12.又注意到30(a+b+c)是30的倍数…  相似文献   

16.
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必修)》(人教社A版)第60页例1:如图,某地一天从6 ~ 14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Asin(ωx+φ)+b. (1)求这一天6~14时的最大温差; (2)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 教科书对第(2)问的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从6~14的图象是函数y=Asin(ωx +φ)+b(*)的半个周期的图象,所以A=1/2(30-10)=l0,b=1/2(30+10)=20.因为1/2·2π/ω=14-6,所以ω=π/8.将A=10,b=20,ω=π/8,x=6,y=10代人(*)式,解得φ=3π/4.  相似文献   

17.
曾给许多朋友测试过这几道题,无一不说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答案。你也不妨来试试,请看题:1 1=12 1=13 4=14 9=15 7=16 18=1怎么会这样呢?其实,一语就可道破。我们只要给这些数字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其结果就可成立,完全正确。1(里) 1(里)=1(公里)2(月) 1(月)=1(季度)3(天) 4(天)=1  相似文献   

18.
出彩的课堂     
教学“圆环的面积”一课,我出示了一道题:一个环形铁片,外圆半径6分米,内圆半径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题目出示后,学生们纷纷列式解答。一个学生报出答案:3.14×62-3.14×52=113.04-78.5=34.54(平方分米);又一个学生列出:3.14×(62-52)=3.14×(36-25)=34.54(平方分米)。忽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还有一种解法:3.14×(62-52)=3.14×11,不正等于3.14×(6+5)吗?”没想到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犹豫了片刻说:“这样计算可以吗?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学生们忙开了,有的在草稿纸上写着,有的围在一起讨论。一生:不行,比如:3.14…  相似文献   

19.
《湖南教育》1986年2期的《如此道理不能成立》一文,谈了学生对一道题目的解法。题目是“一项工程,甲独做20天可成,乙独做30天可成,现由两人合做,中途乙因故间断了几天,结果经过14天才完成。乙间断了多少天?”一学生的解答是:“1÷(1/20+1/30)=12(天),1/20×(14-12)=1/10,1/10÷1/30=3(天)。答:乙间断了3天。”作者分析了学生的错误,提出了自己的解法,这是正确的。但我对文中的论断,如说“学生的思维误入歧途”,“由1÷(1/20+1/30)得出12天答数后,教师应指出他下一步为什  相似文献   

20.
【题目设计】曾给许多朋友测试过这几道题:1+1=1,2+1=1,3+4=1,4+9=1,5+7=1,6+18=1。无一不说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答案。怎么会这样呢?其实,一语就可道破。我们只要给这些数字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其结果就可以成立,完全正确。1(里)+1(里)=1(千米),2(个月)+1(个月)=1(季度),3(天)+4(天)=1(周),4(点)+9(点)=1点(下午1点),5(个月)+7(个月)=1(年),6(小时)+18(小时)=1(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