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雨颖 《考试周刊》2015,(37):192-193
听说游戏指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幼儿自愿参与并且采用游戏方式开展的语言教学活动。时下,许多幼儿园都流行玩"听说游戏",如"送牛奶"、"捉蜻蜓"、"顶锅盖"等。由于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可以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可以说,听说游戏的意义在于可以高效率地帮助幼儿提高倾听能力,提高幼儿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将语言与游戏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游戏与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在教室外的走廊空出一块大的场地,教师开设了自发游戏区——"好玩区"。在这个区,幼儿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在这个区,教师没有提供精心设计和准备的玩具,也没有规定区域主题和活动规则,一切由幼儿自主。一次谈话活动后,教师让幼儿在这个区自由游戏,幼儿顿时傻了,不知道要玩什么、怎么玩。和当初新设立的活动区轰轰烈烈的"抢位大战"相反,来"好玩  相似文献   

3.
8.让幼儿自主地游戏 有一天我到一所幼儿园去,顺便提出想看看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谁知接待的老师告诉我:今天不玩游戏,逢周一、周三、周五幼儿才能玩.我听了很是感慨,尽管<规程>已颁布实施好几年了,尽管从园长到教师都懂得"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游戏,它是幼儿快乐童年的伴侣,但一落实到行动上,又表现为重上课轻游戏,幼儿没有充分游戏的时间.即使保证了幼儿游戏的时间,又存在幼儿不能自主游戏的问题.不少教师太重组织、领导,幼儿做什么,说什么,用什么,都由教师决定,把幼儿游戏变成了教师"导演"的活动.在这种游戏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无法实现主动性发展,幼儿游戏变成了"游戏幼儿".  相似文献   

4.
张岩 《学前教育》2022,(9):56-58
<正>户外自主区角游戏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和运动空间,但教师常因安全问题而放不开手脚,无法让幼儿真正自主游戏,最终又回归“自留地模式”——各班在自己划分的一片区域中玩设定好的游戏。鉴于这种状况,我们认识到,要想实现自主的户外区角游戏,就要先做好游戏的安全保障工作,让教师免去后顾之忧,支持幼儿放开手脚,自由、大胆地玩耍。下面将介绍我园在游戏安全保障方面的一些实践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合理正确地开展幼儿园球类游戏,不仅要不停揣摩、思考设计形式、引导方法,还要注意引导幼儿自主地去玩,真正体现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即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创造玩法;"解放小孩子的双手",即让幼儿大胆地运用双手,大胆地玩球;"解放儿童的眼睛",即让幼儿自己观察同伴,观察游戏环境;"解放小孩子的嘴",即让儿童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玩球的想法。一、幼儿园开展球类游戏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为幼儿创设不同的游戏环境与游戏材料,让幼儿个人或以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游戏形式,自由探索不同的游戏所带来的乐趣,真正应和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同时也是"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中班幼儿经过小班一年积累的游  相似文献   

7.
幼儿游戏是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是教师与幼儿教与玩的互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幼儿,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而在游戏中,幼儿总会出现"偏区"的现象。教师根据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偏区"现象的特征,自主地寻求相宜的对策,如注意游戏材料的自由度,促进各活动区域有机结合,让自主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相融合,让幼儿切切实实地玩好每个活动区,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幼儿园越来越重视自主游戏,可是就现阶段来说,虽然幼儿每天都有很多自主游戏的机会,不过却未全面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教师所注重的或许只是"游戏"的表面形式,并未让孩子真正体验到自主游戏。通过相关的研究,确保幼儿自主性游戏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得到稳定成长。  相似文献   

9.
张俊 《幼儿教育》2014,(Z1):56-57
区角活动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普遍形式。在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区角活动的开展,但区角活动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活动,大家的认识并不一致。例如,有教师把区角活动称为"区角游戏",笼统地用"玩中学"来描述幼儿在区角中的学习。区角活动究竟重在"玩"还是重在"学"?何以实现"玩中学"?从一般意义上讲,把区角活动首先看作是游戏并没错,因为它体现了游戏的基本特征: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带着积极的情绪参与。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的区角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角游戏材料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段以及教育目标所投放的游戏材料。区角游戏可以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材料,可以选择与伙伴一起玩,也可以选择自己独立完成。区角游戏对幼儿思维的发展、社会交往与合作、主体性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也是从幼儿的区角游戏材料选择中实现的,区角游戏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游戏中,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我们应该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让他们当主人。采取民主的态度,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幼儿一起玩,一起笑,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一起探索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乐趣,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提高自主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育不能以说教为主。因此,幼儿园教学就应该从"玩"出发,让每一个幼儿在玩中学到快乐与本领。教师只有将教学变为趣味性很强的游戏,通过"玩课",牢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才能使幼儿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第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所在目标的选择必须要有整合的思想,需要关注教育的多重价值,其中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方方面面的要求。如,在社会活动"哥哥姐姐真棒"中,小班教师可以和中大班合作举办"小小联欢会",带领小班幼儿到中大  相似文献   

13.
焦素颖 《甘肃教育》2020,(6):184-18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理论也在与时俱进。让孩子自主游戏,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已经成为当下幼儿教育的主旋律之一。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幼儿教育是"每个教师都变成小孩子,加入小孩子队里玩把戏"。换句话说,幼儿是游戏真正的主人。因此,在通过游戏引导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童年的过程中,孩子才是真正的主人翁,而幼儿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支持他们,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在快乐中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实践与探讨,在对自主游戏的内涵及其特点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自主游戏应当遵循自主性、灵活性、创新性等基本原则,以及注重体现幼儿意愿、注重加强隐性指导、注重给予适时评价等指导策略,促进幼儿基于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认知水平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和需要的游戏活动,使幼儿真正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正>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对游戏种类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双边互动活动,这样才能使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在自主游戏开展时,我们是把所有的东西预设布置好?还是让孩子自主地参与这个过程呢?我更倾向于后者,在本学期的自主游戏开展过程中,我就让孩子在游戏中真正自主起来。第一:自主确定游戏主题——你说玩什么  相似文献   

16.
早操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能较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但是大多数幼儿园传统早操形式的单调、动作的整齐、内容的随意均不能让幼儿在真正的快乐中锻炼机体,发展动作.究其原因,就是丢失了游戏精神.因此,教师要将让早操大变脸,让早操具有“玩性”,真正实现幼儿在玩中学、玩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王区区 《考试周刊》2013,(47):190-191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存在大量学习活动,因此教师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是让幼儿在"玩中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多种角色,即游戏内容的确定与策划者,游戏规则的制定与维护者,游戏材料的投放与提供者,游戏过程的引导与参与者。  相似文献   

18.
日前在幼儿园看了两个教育活动. 其一是"角色游戏".游戏一开始,教师分配一组孩子玩"娃娃家",另一组孩子玩积木,这时一个幼儿提反对意见,说不想玩"娃娃家",要玩"理发店",老师说"现在没有理发工具,还是听老师的,去玩娃娃家吧".孩子没生气,用手做成"剪刀",用一块积木当成"电吹风",欣喜地告诉老师"理发工具有了".但老师仍命令这个幼儿去玩"娃娃家",孩子很不情愿,游戏时不遵守规则.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一种自发的、不寻常的行为,这种行会让幼儿快乐,满足幼儿的需要和愿望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佳形式。课程游戏化将最佳的教育因素和游戏形式结合起来,实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置区域游戏时,要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引导幼儿经历自主探究、问题解决、深度理解、知识迁移等学习过程,帮助幼儿达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最终学会学习,热爱学习。下面以中班项目活动“益智区与闯关游戏”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将课程游戏化理念融入区域游戏中。  相似文献   

20.
边巴 《西藏教育》2012,(10):64-64
游戏是指由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料的一类活动。自主游戏是指能充分体现幼儿意愿、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最大限度体现幼儿自主精神的一类游戏活动。自主游戏并不是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不闻不问。自主游戏老师是要参加的。游戏材料,场地,游戏情节的发展老师都要和幼儿一起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