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国璋也是袁的亲信,以其籍贯为直隶河间而称其派别为直系。袁世凯窃国后,冯曾任直隶都督。1913年“二次革命”时,冯被派遣南下攻占南京,其部属即驻守长江下游一带。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冯国璋任副总统,但冯仍驻南京。1917年,因参战问题发生了府(总统府)院(国务院)之争,段祺瑞驱走了黎元洪。在张勋复辟事件平定后,段请冯国璋到北京继任大总统。但,冯不愿做没有实权的总统,怕中了段的调虎离山计,直到段答应了他所提出的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的督军人选后,他才到北京任职。  相似文献   

2.
1917年夏,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北洋军阀内部的权力之争,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矛盾激化,形成“府院之争”,导致张勋复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府院之争”是怎样演变的呢?美国与日本在其中又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府院之争的发生,虽然是当时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的结果,但就个人来说,是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权力斗争的结果;就集团利益来说,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间的争权夺利。其实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权力冲突由来已久。早在袁世凯时期,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就已构恶了。当时黎元洪是中华…  相似文献   

3.
清末因皖系军阀头目段祺瑞与总统黎元洪之间矛盾,致使府院之争日益尖锐化.为一已之地位,段不惜以国家为赌注,支持张勋复辟,促成了近代史上一次反动事件.  相似文献   

4.
林增平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一书,引用了下述一条史料: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国务院”的名义通电全国说:“袁大总统子本月六日已在京因病薨逝,业经遗令遵照约法第二十九条宣告以副总统黎元洪代行中华民国之职权。”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风波》是写一九一七年七月张勋复辟事件后所引起的一场风波。张勋原是清朝军官,曾伙同袁世凯镇压过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时他在南京顽抗,被革命军击败之后,仍拖着辫子,表示忠于清廷,他的部下也留着辫子,被称为“辫子军”。民国成立后,张勋仍窃据军政大权,任安徽督军,带兵驻在徐州。一九一六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总理。他们争权夺利,都想拉拢各省督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张勋便自命为督军团首领,召集部分督军在徐州开会,密谋复辟帝制。接着张勋就以调解黎、段纠纷为名,带兵进驻北京。一九一七年七月一日,张勋把溥仪抬出来做皇帝,这就是张勋复辟事件。但是历史是不会倒转的,张勋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七月十二日即告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在二十世纪初年曾积极宣传西方思想文化.1907年,得罗振玉推荐入仕清廷,从此便转向宣传中国封建政治、道德文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随罗振玉避居日本,矢志做大清遗民.1916年,自日本回沪,与遗老往来,时时议论复辟事.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王国维闻讯很兴奋.未几,复辟失败,王国维顿时心灰意冷,他在7月14日致罗振玉的信中说:“此次之变,段、冯、梁(启超)三人实为无恶……人心险诈,乃至天理尽绝.”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