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氏世范》(以下简称《世范》)三卷,南宋袁采撰。袁采,字君载,信安(浙江常山)人。“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登进士第,三宰剧邑,以廉明刚直称,仕至监登闻鼓院”。所“宰剧邑”,可考者有乐清、政和两县。任乐清知县的时间为淳熙五年至十年(1178—1183年)。著作除《世范》外,可考者尚有《乐清县志》、《欷歔子》、《政和杂志》、《县令小录》等,今皆不传。《世范》是他任乐清知县时于淳熙五年写就并准备版行的,但实际锓木已是绍熙元年(1190年)。袁采自称“好论世俗事”。他写作《世范》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用以“厚人伦而美习俗”。全书分《睦亲》《处己》《治家》三门。对于此书,为之作序的刘镇誉为“其言则精确而详尽,其意则敦厚而委曲”。《四库提要》也认为:“其书于立身处世之道,反复  相似文献   

2.
曾经少年时     
特级教师、闵行二中校长余安敏很重视读书。他对每位教师的要求是:一年阅读量超过二百万字;他对每位学生的要求是:在中学里养成读书的习惯。 1972年春到1976年春,余安敏在上海市闵行中学读书。这之前。他有过一段特殊的经历。余安敏一家五口: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他有两个弟弟。他从小生活在浙江瑞安的外婆家。因患脊髓灰质炎,他两岁到上海求医,之后又回到瑞安,这样反复多次才定居上海。有一天晚上,他听见父亲对母亲说:“这孩子长这么大了还不会走路,今后怎么办?”母亲于是带着他请骨科名医陈中伟会诊。陈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四年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中,浙江瑞安中学高三学生吴声积以118分的成绩居全国第一。吴声积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老实的农民,兄弟姐妹中最高的文化程度只到初中。他在村小读过五年,在乡中戴帽的初中班里读过三年。初三时,他遇到了一位要求严格的数学老师,学会了几何证题的书写,萌发了对数学的爱好。进入瑞安中学高中部后成绩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4.
自《琵琶记》问世以来,对其主题就一直争论不休,事实上,这部作品思想确实是比较复杂的。在五十年代,刘继祖先生就提出要把作家写什么和为什么写联系起来考察,以进一步探讨作品的主题。本文不讨论作品的主题,而是就刘先生指出的方向来考察高明的遭际与他在作品中对科举的否定是有关联的。高明,字则诚,瑞安(今浙江瑞安)人。他出身于一个懂得诗礼的地主之家,父亲高功甫早死,祖父高天锡、伯父高彦都是诗人。《瑞安县志》载高明“居崇儒里,性聪敏,自少以博学称。”《苏仲平文集·郑璞集·序》赞曰:“高君之文,根柢六经,出入子史…  相似文献   

5.
刘峰 《语文知识》2000,(5):61-61
高中语文第六册邓拓杂文《欢迎“杂家”》有一处说法值得商榷:清代学者洪亮吉,他的文集和历来其它学者的文集一样,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就包括有他的人口论著作,比达尔文还早半个世纪(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文中“达尔文”应是“马尔萨斯”。依据有三:一、高中语文第五册《治平篇》(作者洪亮吉)的”预习提示”明确说:本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专论人口问题的文章,写于乾隆58年(公元1793年),比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公元1798年)发表早五年。  相似文献   

6.
1898年7月温州府试开考之际,因妹夫黄泽中应试一事陈黻宸在考棚外殴打廪生彭某,事件后来扩大为持续半年多的诉讼案,黄体芳、孙诒让、陈虬等也受到牵连。为此孙诒让对非直接当事人陈虬大加斥责,不过这与其说是针对打人案,不如说是孙、陈之间近二十年宿怨的总爆发。同在瑞安小城的孙诒让与陈虬,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几乎都保持着不相往来的敌对状态。孙诒让对陈虬颇有偏见,陈虬也因狂傲不羁的个性饱受挫折,悲愤一生。  相似文献   

7.
三孔籍贯考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北宋江西临江军孔文仲、武仲、平仲兄弟,“皆文章之雄”(《宋诗钞》),嘉祐、治平年间连续三科顺次登进士第,元祐初同入朝为官,声名卓著,号称“三孔”。孔氏兄弟生前很受士林推许,苏辙谓平仲“能使多士服”(《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黄庭坚则将三孔与苏轼兄弟等量齐观:“二苏上连璧,三孔立分鼎。”(《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三孔著述  相似文献   

8.
巴金的原名     
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中介绍巴金的生平为:“巴金,1904年生,四川省新繁县人,原名李芾甘”,此说有误。巴金原名应为李尧棠。巴金先生所著的五卷集《随想录》封面上有极其醒目的个人小传:“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另外,我们从该书第三卷《病中集》第102篇《我的哥哥李尧林》一文中,也可得知巴金先生的原名是李尧棠。旧时代男人有“名”亦常有“字”,而“名”和“字”有别,不能混为一谈。古时小孩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自称称名,对长辈或平辈称字以表示尊敬或客气。巴金曾解释他的…  相似文献   

9.
书恋     
父亲教了近40年的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父亲嗜书如命。他常说:“我的书就是我的生命。”为了得到一本好书,他宁愿少买一件衣服,少吃一顿饭。刚粉碎“四人帮”时,时任民师的父亲,用家中半年的积蓄给已在病榻上躺了一个月的母亲购买的唯一“补品”竟然是“四大名著”,弄得母亲哭笑不得。为了买到“三言二拍”和《太平广记钞》、《荡寇志》,他生平第一次求人———请他在市新华书店工作的学生四处求购。经年累月,我家已有好几千册的藏书,在我们那个小镇也算是“首富”了。每年暑假,父亲都要动员全家把所有的书从书架上搬到院坝里…  相似文献   

10.
<正>一坨醉红从地平线上落下,沉落在无尽的黑暗中;一抹皎洁从背后升起,悬在青黛的夜空中。今日中秋夜,万家皆团圆,苏轼的《水调歌头》萦绕在我的耳畔、心间。苏轼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中了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他参加制科考试后,入朝为官。治平三年(1066年),苏轼的父亲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后,苏轼还朝。  相似文献   

11.
古时的蒙学范文,许多都已经为人们耳熟能详了.譬如《三字经》中写道:“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有学者这样解说:第一个故事说的是今属湖北省云梦市的黄香小弟弟,非常孝顺他的父母.他家条件不好,母亲在他9岁那年就去世了,父亲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十分辛苦.冬天的时候,他看到床上很冷,体谅到父亲干了一天活睡冷床不容易入睡,就先上床把被子睡暖和了,然后才招呼父亲睡下.夏天的时候,大家都热得睡不着,他先用扇子把枕头和床扇凉,使得父亲能睡得更好.总之,黄香故事就是孩童对待父母的榜样.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孔融小弟弟,与其兄弟间团结友爱的故事.据说,孔融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好,爹是山东省曲阜市警备司令,先祖是孔夫子.孔融这一辈是七个兄弟,有一天他父亲让七个兄弟按年龄从小到大挑梨子吃.小弟挑走了一个大的,他却拿了个最小的,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他爹问“那你弟弟更小啊”.孔融答“因为我是哥哥,所以我要让弟弟”.又总之,孔融故事,就是孩童在对待兄弟姊妹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K·瑞安(Kevin Ryan)在总结了二战后美国道德教育的得失后,提出了实际上是植根于古典教育思想的新的道德教育方法(五个“E”)。本文以瑞安的《The New Moral Education》中的要点加以编译。 瑞安首先简述了二战后美国的道德教育。他指出美国的教育有许多成功的地方,如  相似文献   

13.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24):F0003-F0003
一、生平介绍朱之瑜(1600-1682)字鲁屿,号舜水,浙江余姚人。中国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8岁丧父,后来家道衰落。他初在同乡李契玄门下接受启蒙教育,后寄籍松江,从学于宋永佑、张肯堂等人,“读《礼》三十一载”,潜心于古学。崇祯十一年(1638年),以文武全才第一名为“恩贡生”。鉴于明王朝社会政治黑暗,他不愿外出做官。  相似文献   

14.
算起来,我和孙功炎先生(字玄常,平时朋友都叫他“孙公”)从相识到他离我们而去整四十年了。 他于1998年7月1日逝世,我曾和杨宗礼先生合写一文《儒宗懿范,艺海明师——孙功炎(玄常)先生不平凡的一生》(载1998年7月13日《运城日报》),向社会介绍他的生平及成就。本文想写些我与孙公四十年交往的片断,来对我这位师友再做一缅怀。  相似文献   

15.
有关杨慎生平年代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上聂索同志写的《杨慎和他的“升庵诗话”》一文说:“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年间(1506)试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在位的嘉靖五年(1527),以直言极谏,谪戍云南永昌”。这里,共提到杨慎的生平、卒年、进士及第和谪戍云南等四个年代。这四个年代中,除杨慎生年正确外,其余三个都不确。这有的是聂索同志一时疏忽弄错了;而有的倒是《明史》及《杨升庵先生年  相似文献   

16.
翻阅新教材《苏武传》,发现其中有不少注释似可商榷,现提出一些肤浅的意见,就教于教材编者与广大读者。一、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课文注:年青时,因为父亲职位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任,指他父亲的职位。汉朝制度,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养子弟一人做郎官。任,这里不是“指他父亲的职位”。释“任用”也不妥。任,当释为“保任”。因推荐者负有担保的责任。《汉书·爰盎传》:“孝文即位,盎兄任盎为郎中。”颜师古注引如淳曰:“盎为兄所保任,故得为郎中也。”《后汉书·公孙述传》:“公孙述……哀帝时以父任为郎。”李贤注:“任,保任也。”又,“保养子弟一人做郎官”句,“保养”二字使用不当,宜改为“保举”。《汉仪注》:“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同母兄弟)若(赤子、幼儿)一人为郎。”(《文献通考》323页括号内文字系作者注)此“任”字乃  相似文献   

17.
沈括生平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一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沈周(字望之)曾在泉州、开封、江宁做过地方官。母亲许氏,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妇女。沈括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十四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后来他跟随父亲到过福建泉州、江苏润州(今  相似文献   

18.
面孔     
■陈虬:创办利济医学堂我国近代著名的改良派思想家陈虬还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中医师,是我国最早的新式中医学校创办人。1884年,他在《医院议》一文里提出建立中医医院和中医学堂的方案。1885年,他与陈黻宸、陈宝善、  相似文献   

19.
一八三九年(清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五日,出生于宁夏固原县毛居井(现划归甘肃环县)。名福祥,字星五,汉族;兄弟三人,他为老二。《清史稿》有传。祖父董焕章,父亲董世猷。世居王朝山阳,以农为业。祖母曹氏,母亲王氏,忠厚贤德,皆家庭  相似文献   

20.
苏洵与北宋古文革新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卒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他的一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七岁以前,是他“少不喜学”的时期;从二十七岁到四十七岁,是他发奋读书的时期,四十七岁以后,是他的文章名震天下的时期。 关于苏洵二十七岁以前的情况,我们现在所知甚少,只能从他和同时代人的一些简单记述中略知梗概。他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