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只有“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那如何按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激活数学课堂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对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作了一些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新认识课堂.树立新的课堂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自由的.同时又是高效率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意识。《新课程标准》明确表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实施新课程理念及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合作学习.是最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形式的数学课堂学习形式。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获取新知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必然要带来课堂教学的改革,怎么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呢?大家都知道新课程标准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作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旧观念,树立新意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课堂,重新考虑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若能恰当地把握传授知识与增减能力的关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果,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新课程中,怎样才能开发好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教师如何在“使用教材”方面多下功夫?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用教材教”的3个依据1.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了小学数学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依据,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该在深钻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和认真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找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与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够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钻研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该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小组讨论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讨论法,作为契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其中,小组讨论法是目前中小学课堂上最常见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是不是真正动起来。《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其展开思维的翅膀,自主探索实践,进发创新的火花,在课堂学习中充满灵性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吴敏 《新课程研究》2009,(12):72-73
新课程为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发挥余地,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取舍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的课堂教学对课堂的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地进行课堂调控是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的有力保证。在教学了《科学》四年级下册中《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一课后,笔者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为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发挥余地,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取舍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的课堂教学对课堂的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地进行课堂调控是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的有力保证。在教学了《科学》四年级下册中《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一课后,笔者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这个要求正如《科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用教材教”。与“用教材教”相对的是“教教材”,后者指的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以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为核心目标,按部就班地严格使用教科书和其他传统教材;前者是指根据宏观课程目标灵活地选择、组织和处理教材。学习数学的过程具有类似科学探究的属性,所以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数学教师“用教材教”不失为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可是,在目前的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是不是摆脱了“教教材”的惯性,在“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我对“问题探究”这一教学法进行了实践.下面谈谈我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实践与成效.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数学教学首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拜读了文[1]后,感触颇深:作为课堂数学教学的主要传播媒介——数学教学语言,是让课堂焕发生命力的动脉,对辅导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本文就新型课堂语言设计作了一次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设计。组织数学课堂教学,逐步改变了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被动接受”变成了“自主探索”。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活力?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读懂数学教材是教师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而用活数学教材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只有用活教材,才能践行新课程理念,使数学课堂丰盈而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追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 首先,要开放教学内容.教材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既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又要努力寻找教材之外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的内涵,让数学课堂充盈着文化的魅力.其次,要开放学习时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要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活”了,学生都“动”起来了。勿庸质疑,这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然而,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形式上追求“让学生动起来”,为“活动”而动,往往会导致课堂疏于管理,出观“活”而不实,“动”而无思的后果。那么,对于初中的数学屎堂,什么样的“动”最有效,又怎样才能计:学生“动”得有效呢?下面我将结合《中心对称图形(二)》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刘学军 《中学文科》2009,(11):10-11
新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新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教师归纳知识点,学生记;教师讲解例题,学生听;教师布置习题,学生练;教师小结评价,学生抄”的高三复习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9.
讨论与交流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讨论与交流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合作教学、问题教学以及探究教学等形式的课堂中,有些新课程教材(如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还设置了“讨论与交流”栏目,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中讨论与交流的重视程度.那么,物理教学中怎样的“讨论与交流”才是有效的呢?本文通过对两个简短案例的分析,就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与交流”的问题设计提出一些粗浅意见,以供中学物理教师参考与借鉴、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主题 促进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关键是什么?实现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化,是当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所应实现的基本变革,也是使数学课堂真正得以重新建构的前提.那么,如何把握教材和学生,提高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目前呈现在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效的互动课堂,不仅教学设计要开放,教学过程也要开放.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又要关注什么?把握什么?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